国产传媒久久久久精品a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chinese勾搭videos

陶瓷

石材+巖板結合起來做!水頭歷史性攜手佛山找共識

字號+作者:華夏君 來源:華夏陶瓷網 2023-05-22 15:09 我要評論()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巖板石材如何共生共榮?

  曾幾何時,瓷磚和石材的行業之爭一觸即發。

  而如今,藉著巖板這個“階梯”,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摒棄了過去的敵意和誤解,談起了合作做起了買賣。

  只不過,巖板這“新物種”到底該怎么干?搞專賣還是批發?追求發展還是短期回血?針對巖板衍生出的種種問題,產業上下游眾說紛紜。

  4月3日,來自瓷磚、石材、設計等不同專業領域的12位精英齊聚在晉江家博會“潮流家”活動區,圍繞巖板和石材之間的發展模式展開了一場緊張又熱烈的深度探討,尤其是針對巖板這種新材料應不應該“品牌化”的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碰撞,現場可謂是火花不斷。

  作為由中國(晉江)國際家裝建材博覽會組委會主辦,華夏陶瓷網承辦,水頭石博會組委會、海西設計聯協辦的“首屆巖板×石材渠道融通共生沙龍”,本次交流會旨在經歷三年的大疫后,讓巖板和石材兩大材料再次進行深入的對話并獲得重新的認識。

  本次活動由華夏陶瓷網總編輯劉小明(老牛)擔任主持,并特別邀請到了各界的精英代表,包括:

  晉江家博會組委會負責人·周世偉

  水頭石博會總干事·潘鵬章

  簡梵高巖板副總經理·姚碧國

  克雷莫納巖板副總經理·晏子良

  意斯密巖板總經理·何利民

  三翔貝佳斯巖板經理·董曉梅

  開山設計創始人/設計總監·郭坤仲

  天沃巖板總經理·鄧紹清

  巖顏科技(產品設計·策劃公司)創始人·朱麗珍

  巨式構造總經理·蘇國屏

  索瓷集成巖板創始人·蒙政強

  本次議題包括:

  1、大疫三年后,水頭石材人怎么看巖板?

  2、石材人目前干巖板有哪幾種模式?

       3、巖板石材如何共生共榮?

  4、晉江家博會、水頭石博會如何引導巖板發展?

640.jpg

  巖板代表TALKS

  水頭對話佛山:巖板×石材如何實現渠道融通共生?

1.jpg

  Q/老牛:我先介紹一下這次交流會的由頭,3月份我們周總組織佛山巖板界的幾位大咖到水頭去做調研,受到了水頭石博會潘總的熱情接待,在調研過程中也發現水頭的石材界經過三年的疫情,經過三年的時間對巖板新物種有了新的認識,而且也非常的迫切希望跟佛山的巖板界有一些深入的交流,所以我們就趁著晉江家博會期間,舉辦了這樣一場2023水頭×佛山巖板企業交流會。我想直播間的小伙伴們可能很多也是我們巖板界,陶瓷界的朋友,也會有一些石材界的朋友,第一個問題想問一問水頭原來是石材人,現在可能也是巖板人,你們對我們巖板,接下來要共同做的巖板有什么新的認知?新的看法?先請上一次調研拜訪過的意斯密巖板的何總,說說您對巖板新的認知。

  何利民:

  把巖板和石材結合起來做,才能解決行業的痛點

2.jpg

  A/何利民:

  2018年我們發現巖板這樣一個好東西。從2019年開始萌生了在水頭要做一個巖板品牌的想法,于是便創立了貝奈利巖板。在創業的這幾年中,我認為巖板在水頭其實就是工業化產品,也是同質化程度比較高,導致連批發都在打價格戰。做了三年后發現,品牌不僅沒有建立起來,還產生了一堆不良庫存,賺了一些貨,沒有賺到錢。從去年年底開始一直琢磨巖板接下來的發展之路,做了很多工地項目,出現巖板可塑性等問題,而且很多設計師感覺有一些地方做巖板不合理,所以從去年年底我就想把巖板和石材結合起來做一個品牌叫意斯密,解決行業的痛點。Q/老牛:好的。水頭的石材界跨界做巖板,今天也來了一位嘉賓姚碧國先生,你的巖板品牌叫簡梵高,佛山有一個瓷磚品牌叫梵高,請你介紹一下我們簡梵高現在想怎么干巖板?

  姚碧國:

  結合瓷磚的營銷和石材的加工,巖板的方向就能走下去

3.jpg

  A/姚碧國:

  這兩年出去見到每家每戶家里都有巖板的產品存在,未來的市場還真的是蠻大的,只是說怎么做的問題。我覺得更應該去學習瓷磚行業一些營銷方式,結合我們石材人一些加工服務能力,這才是能把巖板做起來一個關鍵,瓷磚的營銷和石材的加工,這兩個如果能結合,能解決另外一些問題,巖板的方向就能走下去。

  Q/老牛:你的意思是要用瓷磚的專賣店形式做巖板嗎?

  A/姚碧國:未來應該會在一二線城市設立展廳,從高維度先去做,把品牌基調建立起來,通過后續服務能力真正落地。之前我們一直在做批發,這兩年批發的利潤直線下降,必須要轉型,只有轉型才可能活下去。

  Q/老牛:你們的打法是把多品牌的進口巖板做成一個平臺,這種思維賣的很好,展廳面積不斷的加大,為什么你要堅持做品牌?

  A/姚碧國:我倒覺得模式沒有對錯,只是最后執行落地上面,每一種模式都有存在的價值,大家都在摸索,我也不能說目前的這種模式對還是錯。只是我們在試錯的過程中能不能及時調整,這個是看我們執行人的能力,所以我沒有辦法說我的是對的,他的是錯的。

  Q/老牛:今天我們也請到了一位做進口巖板,叫做克雷莫納。不同于佛山巖板的“專賣店模式”,晏總是用石材人的思維來做進口巖板。晏總,請你介紹一下自己的經營模式,同時能不能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你們要用石材的銷售方式,而不是瓷磚的做專賣店的銷售模式來做巖板?

  晏子良:

  不管國產還是進口,都要先打通供應鏈

4.jpg

  A/晏子良:我做巖板才3、4年,就我看來我們做建材是產品導向行業,以產品說話,做石材是沒有品牌的,我們做巖板是有品牌。克雷莫納是匯集意大利優質巖板產品的品牌,提供服務給經銷商。在我們看來做店面的話,這兩年大家狀況都不太好,由于疫情也好,或者是房地產也好,我們想要的是怎么扶持經銷商,能讓他先活下來,賺到錢才可以跟我們細水長流合作,所以我們是先扶持經銷商的模式。我們公司也比較簡單,以經銷商為主,接下來就是推廣工程渠道、設計師渠道,兩條腿走路。

  Q/老牛:我還有一個問題,你們為什么不走專賣店的模式?為什么不要求經銷商做專賣店?不要求他們做品牌?

  A/晏子良:做整合店是為了做品牌服務,把所有品牌匯集起來,讓產品得到更有效的介紹落地。不管是國產也好,進口也好,必須統和在一起,只有一個進口高端的專賣店,但是二三線城市必須符合其他客群。

  Q/老牛:你的意思首先必須把供應鏈做好,供應鏈是多元的,而不僅僅是某一個品牌?

  A/晏子良:是的。

  Q/老牛:能夠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今天佛山也來了幾位巖板的企業家,一位是歐文萊陶瓷天沃巖板鄧總。今天在水頭邊上的晉江談巖板,開始談品牌,談專賣店,這個應該是你希望看到的。請你介紹一下你們天沃巖板的打法,然后給我們晉江的新巖板人,包括他們現在的做法給點評價。

  鄧紹清:

  品牌模式和批發模式相看“兩相厭”,選好適合自己的路堅定走下去

5.jpg

  A/鄧紹清:

  巖板這一塊,我認為對于2021年、2022年佛山陶瓷老板不顧一切去上生產線,石材人尤其是水頭的大老板給了佛山陶瓷老板很多的信心,因為這些老板手上有資金,自己有渠道。但是很多水頭的老板在做了巖板之后,基本上以大批發,走量為主,他們追求的是資金的增值和回籠。當然,也有選擇做品牌的,比如姚總的簡梵高,還有無上巖板。主要看你的定位,你是想走哪一條路,走批發也有空間。我贊成姚總的說法,沒有對與錯,只是你選擇的問題,你選好了方向,只要你堅定去走,定適合渠道的戰術來打,一定就會成功。我們并不能說做批發的就干不過做品牌,做品牌干不過做批發的。我認識很多石材老板,在市場上跟他們聊天,一看兩生厭,做批發看不起工程的老板,做工程的老板看不起批發的老板,歸根結底是一個選擇的問題。作為天沃來說,我們選擇的是一條品牌之路。目前我們主要的客戶是全國各地的臺面加工商,從這方面來看的話,通路做的比較窄一點。但在整個運作過程中,我們很多以前做石英石臺面的加工商也在轉型。就是通過一定的資金和實力積累以后,可以在渠道上做橫向的擴展,比如就會接觸到很多設計師以及裝飾公司,接下來我們的客戶就可以嘗試做全案,做巖板上墻下地,做全案的量顯然比臺面量要大很多。

  Q/老牛:我覺得鄧總做巖板兩三年,看問題越來越客觀了,越來越平衡了。今天我又看到一個三翔貝佳斯巖板的曉梅總,能不能介紹一下貝佳斯是怎么做巖板的?

  董曉梅:

  石材企業做巖板,還是要利用原有的渠道資源,把批發做到底

6.jpg

  A/董曉梅:

  水頭的貝佳斯主要以批發為主,這個是有淵源,沒有做巖板之前我們是做崗石,十幾年積累了很多客戶。在轉型做巖板的時候很多客戶就跟著我們一起做起來了,而且接觸巖板之后發現原本做大理石或者做石英石的很多同行都加入到做巖板行列。這其實就像剛才鄧總說的,品牌也好,批發也好都是選擇的問題。我們想說利用原本的資源把批發做好,貝佳斯源頭在佛山,把品牌創新這一塊做好,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

  Q/老牛:你的意思是你們要把批發做到底。

  A/董曉梅:我們要把批發做到底,好好做批發,做服務。

  Q/老牛:形成兩派觀點。一派是按照瓷磚的思維做品牌,做專賣店,一派就是曉梅總剛剛講的要把批發干到底。

  但是我想進一步補充一下鄧總不僅僅是做品牌,還要做細分的品類。他們是從臺面巖板干起,最終做成全案。也就是說還是要從細分的角度去切入,那么我們今天還請到一位也是做細分角度的代表蒙政強先生。

  蒙總過去十幾年從業經歷一直是干大板,干巖板,中國巖板這個詞都跟他們有關系,我們早期都叫大板,后來叫巖板,他服務的上市公司在2018年的時候和石功夫譚建華一起做活動開始叫巖板一直到現在,從去年底他開始創業做的是索瓷集成巖板,請蒙總介紹一下自己現在做的,也評價一下前面討論的關于巖板兩派的觀點。

  蒙政強:

  開辟“集成巖板”新品類,實現工業化生產與交付

7.jpg

  A/蒙政強:

  感謝劉總。我剛好從業15年做板,我思考了很久,整個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交付,這個是老生常談,存在運輸破損比較高,施工比較難。

  在這十幾年研發應用領域,研發了很多專利,很多施工方式。但目前巖板,臺面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都是手工作業,用很多手工的方式解決巖板的問題。所以我思考很久,出來創業后,我投入也是比較重的,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和安裝一起,通過一年的時間,我們就探索出來儲備了目前全屋巖板用工業化手段來實現。

  什么叫工業化?一定是批量生產,以前歐派給我們3000個訂單,就會有一個問題,我們花半年時間才能交付,交付過程中產生很多的問題,有些對不上的,包括破損各個方面。所以我一直思考,怎么用工業化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那么從巖板出發,我們有四個領域:建筑、定制、成品、家電,覆蓋了整個行業,每一個都是有特點的。建筑是墻地面包括外墻,定制是臺面為主,主要是加工,成品家居對應移動家具,有固定尺寸、磨邊就可以了,家電回歸到家電的要素包括3C驗證方方面面。

  首先產品是不一樣的,大家談到產品或者渠道的問題,沒有錯與對,談到產品一定要對應不同的市場。

  巖板沒有辜負這個市場,量我覺得還是很大。剛才也講到,裝修或者大平層肯定會出現巖板,不管是背景墻或者是買的家具,所以我們不要否定巖板的市場。

  第二個渠道的通路,本身石材也好,瓷磚也好,有時候很賺錢的是大批發。所以早幾年前巖板有點像期貨,鋼材一樣。目前在佛山最賺錢的是做平臺,可能一個月流通30、50萬平方米。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做品牌,尤其是石材的市場,比如我們看到的英良。

  我認為品牌的打造有兩大關鍵,一個是產品,一個是服務。

  我創立的索瓷,也是往品牌方向發展,索瓷的意思就是探索中國陶瓷的無限可能。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巖板可以在全屋應用,但我們目前只聚焦做墻面落地,墻面在工廠可以實現大批量生產。

  我們以前所有規格都是1.2m,上樓各個方面都很困難,破損也很大,目前我同一個花色1.2m做了標準有點像定制企業,比如300、400、800、600、900這種模具大規模供應墻板。我們開辟一個新的品類叫集成巖板,薄形巖板+裝配式干法施工,實現工廠化生產。目前可以做到施工比較快捷,想往品牌方向走,做了很多案例,不管是工裝還是家裝。

  我就先講這些。

  Q/老牛:佛山、水頭做巖板的企業代表各自講了自己對巖板的看法,未來的一些打算。今天我們也請到了設計界三位大咖,一位是來自巨式構造的蘇總,我想問一下設計師,聽我們做制造講渠道、產品等等,首先你在設計案例里面用的巖板多不多,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你怎么獲得巖板,從哪個渠道獲得巖板,方便不方便,或者你建議怎么樣你們才能夠用更多的巖板?

  設計代表TALKS

  蘇國屏:國產巖板不要急于打造品牌,把成本降低,讓更多人買得起,且把重心放在安裝落地交付才是出路

8.jpg

  A/蘇國屏:

  可能我的觀點都跟別人不一樣。如果說的不對請指正。

  如果是我們目前一些高端案例,我基本上全屋巖板,把瓷磚全部替換掉,我的做法可能跟別人不太一樣。

  第二個不一樣的觀點是,我覺得國產巖板應該更多的去品牌化,不應該太追求打品牌,過度花錢打造品牌,或者建展廳,我覺得這條路不一定是很好的。參照進口巖板他們有自己一套工藝標準,他們更多在研發產品安裝、交付標準,更多解決落地服務,往這方面做工作。

  比如德賽斯,他們的重心就是在研發工藝標準,研發在解決交付這一塊的難點問題。

  從我們行業來說,巖板可能會替代石材,因為可以解決石材安裝,后期維護難點問題,但是從應用角度來說,我覺得巖板也有一些難解決的問題,我不看重品牌,我看重品質,更看重落地服務和交付能力。

  我很認同蒙總講的,巖板如果慢慢能解決工藝標準,做到工業化的加工,這個才是出路,能解決很多工地上存在很多手工安裝、打磨、修邊這些問題的話,我覺得后期推廣應該會更好。

  如果問我現在的供貨渠道,我不一定會選擇國產里面什么特別有名氣的,特別是我考察過以后,我不太喜歡用他們。第一造價方面就承擔不起,他們專賣店包括批發渠道,到裝企渠道的話供貨價格就非常昂貴,我們更多是做地產精裝樣板,更多考慮到是成本。

  第二個考慮加工和交付能力,這個是非常關鍵的。我們自己裝企一般整合會自己買板,找加工廠,然后找自己專業的安裝團隊來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一家能從供板、供貨再到加工,再到落地整套很完整給我們提供服務的國內廠家,這個是我們目前遇到的一個難點。

  我比較推崇巖板的一種方式是和英良合作的模式。他們不是在做品牌,他的巖板到目前為止大家可能叫不出什么品牌,只是投資了一條生產線,投資了一個廠在專門做巖板,大家都知道他們是賣奢石、石材為主。巖板目前還沒有打出品牌,但是英良在做渠道,我覺得他做的還是蠻成功的。通過批量化,把成本降到最低,把重心放在安裝落地交付這一塊,這個渠道是我們想要的,可以解決我們的一些痛點問題。

  從趨勢來講,我覺得巖板流行什么就做什么,做成定制化的巖板更是一條通路,網紅經濟什么東西紅就做什么,我覺得是對的。

  巖板更多解決靈活性的問題,我本身是從產品設計師到方案設計師再到自己經營裝企,我很清楚市場上什么東西適合我們,流行什么,什么東西好用,未來的趨勢是什么,我可能會相對敏感一些。我的建議就是巖板廠家不要太多花精力打品牌,更多還是要做落地交付這一塊的綜合能力,解決這塊痛點問題,這個才是出路。

  Q/老牛:我給蘇總梳理一下你的想法,英良這次我們考察也去了,你會和英良合作,我們回去也研究過,英良在石材領域,我不知道你認為他是不是一個品牌,我認為一定還是個品牌。

  我是想說英良實際上還是用原有石材渠道做巖板,他們就是直銷、工程和設計師渠道。但是整體來講,我理解你剛剛講的去品牌化,你主要做的是精裝修房,包括一些工程項目,這一塊肯定要追求性價比,是大宗材料采購關系。

  你剛剛也談到德賽斯,也談到進口巖板,德賽斯是不是品牌,在巖板界來看他目前做的國內最頂流的高端的市場,整個塑造也是做專賣店,所有的專賣店體驗都是沉浸式的,高端的。但是德賽斯主要做的是高端家裝市場,別墅、豪宅包括深圳十幾萬精裝修房、電梯間的巖板,實際上德賽斯他是我們這個行業最早用巖板這個名字,他跑在整個家裝領域也是品牌塑造包括專賣店塑造,包括分銷渠道的前面,我們認為它也是最成功的。

  所以我覺得可能你剛剛表達出來去品牌化,我覺得要細分一下,還是根據不同的渠道去設置品牌塑造與否,或者你的通路構建,這樣表達似乎會更好。

  我們認為如果做家裝尤其是中高端的家裝,尤其是豪宅,一定要問是不是進口的。進口本來在中國人心目當中就是值得信賴的品牌,有沒有旗艦店,設計師要帶業主去看看旗艦店,體驗一下。

  所以我們認為中高端的市場還是要按照品牌的邏輯去構建,如果是做工程渠道就是材料化。剛剛蘇總講的,主要是講工程渠道,要做工程渠道可能要學習的是英良的模式,做工程渠道,在座也有很多是石材人做巖板,還是要按照原有石材渠道邏輯做巖板,我不知道這樣的理解蘇總同意不同意?

  A/蘇國屏:我還是想表達完整一點。我剛剛說了,現在很多案例都是全屋用巖板,我的經歷早期用過德賽斯的,用過拉米娜的進口巖板,現在用國產的巖板,坦白說我用不起,早期很多業主一平方米曾經做到3000、4000元,這個是多么高昂的代價。

  我為什么提倡全屋巖板,這樣子工藝很多都能相對不會太復雜,有的用石材,有的用瓷磚,如果巖板價格下來,我干脆全屋巖板給你配進去,方便很多。我承認德賽斯、拉米娜是品牌,沒錯,但是我覺得未來中國的市場他們的份額會慢慢變小,大家接受度也會沒有那么強,一定是進口的?一定是國產的?這個不一定。

  如果未來巖板要發展,要走上量的話,還是要走進老百姓的家里,并不是說做工程才能用得起,現在老百姓家里能把它做進去才是巖板的出路。價格降下來,標準做好,落地做好,綜合成本降下來,未來才是出路,而不是追求品牌,品質也是很關鍵的。

  A/何利民:

  只有石材和巖板結合,才能實現“品牌化”的未來

  這個我打斷一下。我認為巖板這個東西不管是品牌也好,批發也好沒有對錯,但最終材料要解決交付方案。

  為什么英良會做巖板?我跟他們老總也深入溝通過,英良在石材工程領域優勢非常大,算是工程領域里一個比較強勢的品牌。正是因為他們工程領域強也遇到很多問題,比如石材吃色、變色。而且石材最大的特性是大部分傳統的包礦,礦一旦被某個公司包,價格就定下來,價格上沒有辦法靈活,高低沒有辦法解決工程造價問題。

  所以出現了石材第一造價部分特別是白色石材造價很高,一個工程3萬平方米、5萬平方米、10萬平方米。但礦山不可能所有東西品質是一樣的,最終給甲方交付的時候出現了什么問題?色差、變色、吃色問題,石材是很難解決。在這個領域巖板是比較好解決的。

  剛才蘇總講到這個問題,我認為不管是巖板、石材去品牌化沒有對錯,但是最終要解決客戶的問題。我也不贊成客戶全屋用巖板,因為有的風格不適合巖板去做,而巖板最大的優勢是做橫平豎直的應用,歐式、法式完成裝修和設計風格,做這個風格巖板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而且有的地方巖板應用不了,我用巖板也做了一些工程和別墅,做一些吧臺、樓梯,后期弊端非常多。橫平豎直做的吧臺只能用90度轉角解決這個問題,做弧形不能看,巖板的膠粘上去通過水蒸發,特別是室外,膠會慢慢脫化。

  我也做了行業里的第一棟巖板外墻,后面巖板做上去出現什么問題?巖板缺點只要釉面一旦破壞,外墻釉面的邊上一樣會出現吃色和變色的問題,還有踏步樓梯只有90度粘貼,膠也會退化。

  我為什么說巖板和石材要結合起來做?因為可以解決設計師的設計風格問題,還能解決后期真正使用的客戶不會產生后期的產品問題。

  巖板和石材結合起來做解決方案,把該用石材的地方用石材,該用巖板的地方用巖板,這個行業一定要結合起來,才可以真正實現品牌化的未來,不然的話這些事情都有很多弊端。這個設計師更有發言權,請郭總談一下。

  Q/老牛:下面請來自廈門的開山設計總監、創始人郭總談一下,巖板+石材混搭的全案設計,這兩個你傾向于哪個?怎么評價巖板的去品牌化問題?

  郭坤仲:

  市場定位決定是否品牌化,工藝/細節不研究,成就不了品牌

9.jpg

  A/郭坤仲:

  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不同,市場定位的問題,蘇總有做施工的,他考慮的是施工工藝問題,所以才會客觀要用英良的。他認為價位、款式、綜合各個方面剛好和他契合,這個是市場定位的,要不要做品牌各家回去思考。

  我個人認為要做品牌的,只是怎么做的問題,你定位是平價,就要考慮銷售渠道。

  所謂銷售渠道,你是賣低價,走量可以往農村走,往三線、四線、五線城市走。如果考慮高端像德賽斯設了兩個大的展廳,請了誰做設計,一個是請了潘冉做設計,一個是請杭州陳林做設計,直接定位就是很高端,幾千元一平方米,這個就是市場定位,考慮給誰用的就往那方面拓展。

  我們今天更應該探討不是品牌的問題,而是接下來如何解決巖板渠道,怎么樣搭起來,而不是講品牌,因為每家定位不一樣,定位不一樣決定你想做的是不同的市場。包括剛才問英良是不是一個品牌?英良絕對是一個品牌,渠道也做的非常好,和設計師打交道非常多,已經有很大品牌認知,每年跟設計師打交道花的心思特別多,怎么能不算品牌?只是它不像某些廣告狂轟亂炸的方式做品牌。

  英良2013、2014年我們給他們做展廳,5號倉庫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模仿意大利很出名的展廳做的,人家那個時候就很重視做品牌。做了幾年以后,5號倉庫賺的錢還是很少的,5號倉庫這么出名,5000萬—1個億左右,真正銷量最大還是灰色、白色的石材。通過一個品牌拉高品牌認知,讓很多人知道它,渠道建立起來,人家買的最多的還是普通的石材。

  他們現在做巖板是打敗自己的石材,因為巖板興起是一個沒有辦法抑制的事情,是一個新興的東西,你想要放棄這個市場嗎?不需要。他已經研發幾百款仿石材的巖板,非常漂亮,我自己辦公室裝修也是用他們的巖板,他們也講細節,也在研究細節,研究工藝。

  我們講陰陽平衡,沒有一個人把品牌做的非常好,但是工藝、細節不研究可以把它做得很好。同樣的,把工藝研究做的非常好,天天在講工藝,但是沒有研發產品,也不可能把品牌做得好。所以,我覺得是相結合的,跟一個人兩條腿走路一樣,沒有渠道能做得起品牌嗎?一個一直做渠道沒有做產品可以跳的很高嗎?不可能。

  Q/老牛:我們今天的主題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全案設計,巖板和石材的融合放到一個空間里面,該巖板的地方該巖板,該石材的地方該石材,這個模式是不是未來?

  A/郭坤仲:石材和巖板的結合是他的一個觀點,私下我再請教他是如何操作的。我還用很多瓷磚,我認為瓷磚有瓷磚的優點,比如廚房油污,一直踩的,根據客戶需要,不能一味全部用巖板。我認為巖板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大面積用地板,巖板一個過去,我反而覺得并不美。其實瓷磚小塊,反而有一種空間感,所以我不會大面積用巖板,而是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磚板石材結合使用。

  蘇總做很多樣板房,要有一些稀缺性,有一些新奇性,樣板房、精裝修房需要給客戶、購買者看,我覺得各自結合客戶的角度是對的,我做很多客戶,也要很務實考慮他們的問題,一定要結合,不是一味只用一個東西。

  Q/老牛:觀點很鮮明。還有一位設計師來自佛山顏巖科技朱麗珍,她是做產品設計,講到石材+巖板整體空間交付,你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講,郭總講了很多產品細節,你聽了前面兩位設計師想法,你作為產品設計師有沒有什么看法?

  朱麗珍:

  不管是巖板還是石材,最終都應服務于用戶的舒適性

 10.jpg

  A/朱麗珍:

  從產品本身來說我并沒有把巖板和建陶產品分開來講,從工業產品角度來講,陶瓷產品就是巖板。那設計就是在二維上點線面的結合,從設計開發來講,我是比較注重點線面結合的美感,再和后端生產工藝結合。

  如果是往石材方向的話,我們有巖板面、硫酸面,就像石材最開始開發出來有不同的效果,也是處理出來的一樣,陶瓷產品現在工藝是遠遠超越原生石材。作為一個工業產品各項優勢不能說是大于天然石材,或者價值大于天然石材,但是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市場范圍更廣泛。

  另外從設計師美感,從居住的舒適型來講,也可以分為從產品到空間設計,再到色彩的舒適性三大面。

  就像剛剛提到的英良,他們所提供的不管是寶石類個性化產品也好,還是能走流量黑白灰產品也好,都是服務于空間美感的,最終是體現在用戶的舒適性上面。

  Q/老牛:接下來要請出潘總。“巖板和石材的融合”這個話題是潘總首先跟我講的,我也深受啟發。潘總跟我說的是,我們現在石材行業經過三年的疫情,整個供應鏈的紊亂,加上房地產的轉折和下滑,未來存量市場環境下,他也在思考石材企業怎么樣走進家裝渠道。

  潘總您是倒數第二位發言,請您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展會代表TALKS

  潘鵬章:巖板+石材,期待創新融合的模式出現

11.jpg

  A/潘鵬章:

  對于剛才各位發言,我認為是這樣,任何一個模式的選擇或者任何一個客群,還是要圍繞一個基礎的邏輯出發。

  首先這個企業或者這個老板到底有什么樣的基因,有什么樣的資源,之后決定用怎樣的模式去面對怎樣的客群的選擇路徑而已,所以千人千樣沒有辦法一概而論來斷定選擇怎樣的材料,選擇品牌還是去品牌,選擇家裝還是工程?甚至選擇的客群,每個人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我想分享的第二點是,我們要先搞清楚未來很重要,未來是什么?未來一定是能活的好,所以要先搞清楚商業的本質。商業的本質是什么?一定是賺錢,商業如果不賺錢絕對是耍流氓。賺錢是什么?有時候是直接的材料賺錢,服務賺錢,講故事也會賺錢,為什么英良可以賺很多錢,故事講的好,故事講的好也會成品牌,服務做的好也會賺錢。

  上個月我和劉總、周總討論在思考,我們石材是2B程度比較高的行業,石材基本上面對各地落地服務商,石材是需要重型加工設備來完成最后成品的交付,所以這個行業必須非常的依賴每個城市的石材供貨商,沒有辦法直接由具體的施工工人來解決成品的加工,是重度依賴于B端的行業。

  巖板我認為其實瓷磚的升級版,可以面對普通老百姓,普通的泥水工拿一個刮刀想切多大想切多大,想切哪塊可以切哪塊,可以2C,當然也可以2B。我覺得兩者之間商業的邏輯其實是不太一樣的,巖板的優勢也很明顯,石材的優勢也很明顯,首先我們要先思考兩者之間怎么結合,兩者之間可以分析自己的優缺點,雙方是不是可以找到結合點,我認為是需要兩個行業碰撞的。

  比如很多陶瓷門店干不了二次加工,但是石材又沒有辦法做C端客戶溝通和服務,石材行業擁有重型加工,巖板也需要有相應的特種的加工設備,這也是為什么巖板和石材會被石材行業稱作“一池春水”。

  其實三年前很多石材人也在問我,要不要做巖板?我一直說你讓子彈飛一會,找到融合的地方,找到融合的方式,找到真正商業本質的時候,你再去介入這個事情。

  在座很多是做巖板的,也有很多是從石材界轉過來做巖板的,我們應該站在商業的本質來探討巖板到底要怎么做,石材到底要怎么做。我拋磚引玉,談一下自己淺顯的看法。

  希望在今年23屆水頭石博會上,能夠看到兩個行業之間圍繞這些話題再做一些升華和提升,同時歡迎巖板企業參展,但是我更希望巖板企業考慮清楚,我們之間能不能有創新的融合模式出現來參展,這樣子才是真正為兩個行業的明天負責任,去思考。

  Q/老牛:接著“巖板+石材”創新融合這個話題,剛剛已經把這個火燒起來了,還是希望能夠再燒一燒,我們東道主晉江家博會負責人周總談一下您的看法。

  周世偉:

  石材和巖板的融合是必須的,展會平臺不只是帶來訂單,更是方向的引領

12.jpg

  A/周世偉:

  大家都對巖板和石材有深入的了解,我是做展覽的,接觸比較多是各方面的資源和人群,那給到我們的反饋信息后面可以做一個梳理和匯總。

  今天關于石材和巖板的話題,我認為模式先不談,我們先融合,我認為融合是必須的。不可能一樣產品就能滿足到所有的市場需求。現在雖然也有很多做巖板的品牌做出了很多好的案例,但我認為還是不夠。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和潘總以及老牛一起建議做一場沙龍交流會,我們的出發是希望展會的平臺不只是一個訂單的問題,而是引領一個方向。

  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話題在下一屆能呈現一些落地的東西,能讓更多來到晉江家博會的經銷商、代理商也能參與到巖板。因為巖板確實是好產品,我去參觀過索瓷蒙總做的案例,交付方案我認為是非常可行的,如果能跟想進入巖板行業的經銷商多些交流,讓他們多深入了解,我相信應該會有很多的合作。

  老牛:剛剛后面的觀眾也有話要說,我們給一個機會。

  余顯達:

  大家好!我是晉江騰達陶瓷的銷售老總余顯達。騰達是福建唯一一家有做巖板的,而且巖板每年產量也不少,去年大概有500萬平方米。

13.jpg

  我聽到蒙總說到,能不能工業化去操作?我們做巖板我有一個心得,我們做了很多小的家具巖板。家具巖板都是定制的,尺寸定制,全屋定制巖板的尺寸可以定制,有沒有做這方面的標準化?

  我們做茶幾、電視柜、圓桌都是有尺寸定制,包括做衛浴板塊,剛開始根據不同的尺寸,面盆不同尺寸,連水龍頭孔都開好,面盆的孔都開好,一個成品給到消費者,只要做無縫粘貼就可以了。巖板運輸、切割會不會裂,施工過程中,以后使用過程中會不會脫落等等,聽了各方面大咖很好的建議。

  作為生產企業,我們也是陶瓷生產企業,不僅僅是生產陶瓷,也生產巖板,讓子彈先飛一會,我們也在飛的過程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我們在投入巖板的時候,巖板當時是100多元,逐漸往下一直滑,從中也總結了很多經驗。

  Q/老牛:周總,我覺得騰達加上蒙總再加上鄧總再加上水頭石博會,包括在座意斯密、簡梵高這樣一些品牌,能不能做成一個可以初步實現潘總的意愿,比如做一個融合館,像意斯密何總講的,該用巖板的地方用巖板,該用瓷磚的地方用瓷磚,做一個體驗館出來,這就實現了周總講的晉江家博會引領這個行業。

  包括在水頭的石博會,也做一個大展,也來引領,這個才是我想象中不僅僅是我們在這里做直播,在這里談,而是下一步真正可以把它落地,整體來講瓷磚+巖板+石材,我本人認為是需要去做一些融合,而不只是石材,只是巖板,或者只是瓷磚,這是我的一個看法,一個小小的建議。

  接下來論壇是不是也要持續下去,水頭石博會也要繼續進行市場的說服,市場的教育,觀點的宣導,下一屆晉江家博會也要繼續做類似的渠道融通共生沙龍,我更希望能夠落地一個東西,周總你要下決心,參與的人怎么參與,也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方案,大家有沒有好的建議。

  周世偉:

  現在沙龍的場所就是我們要打造的潮流家,今年是第二屆了。

  “潮流家”的概念就是要把大家居中不同的類別的好的產品或者新的產品進行共同打造,包括巖板和石材,以及安溪藤鐵也說可以進來布置軟裝,這里面怎么去融合,讓更多人看到不同材料間還可以這么多應用,進而引領整個大家居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期待大家的共同參與。

  老牛:我建議開山設計的郭總,你能不能承擔點設計的工作,把“潮流家”所有石材、巖板所見即所得,能夠做成這樣的體驗館,這個是可以考慮的,有兩位設計大咖,也可以借鑒他們的智慧做,每個品牌提供的樣板,比如這是騰達的,這是歐文萊的巖板,這是英良的石材,有沒有這種可能?

  郭坤仲:

  在晉江這個地方按理說陶瓷、瓷磚這個品類是這個地方很大的產業,理論上叫家博會就沒有把它定義死只做瓷磚,本來不適合只做瓷磚。

  還是講到流量的問題,叫很多人來看展會,看什么?不只看什么專業的東西,還有一個什么,我感覺我不虛此行,我來看了一次展會收獲更多,我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剛才這種建議肯定是對的。

  但是要怎么做,還要主辦方再去思考,就像水頭石博會做了大師之家,美石市集,展會里面還有專門的陶瓷展廳,接下來有專門巖板展區、陶瓷展區很多東西結合在一起,會更有意思,還有很多論壇帶來更多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聲音,這是對的,既然叫家博會,范圍更寬泛。

  Q/老牛:進來要有一個潮流家“潮”的體驗,或者沉浸式在這里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材料,不同的應用搭配,以及所顯示出來家居裝飾整個潮流,這可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郭坤仲:

  如果投入足夠大,我甚至把國內很多很厲害的藝術家帶過來,可以做一些藝術展,更好玩會有不同的聲音,來的人流也會更多。

  如果只是陶瓷展,經銷商要來,設計師要來,廠家來,解決三方的關系,如果是家博會可以更廣一點,把安溪帶過來,甚至可以有石材展區,可以有其他展區,潘總,水頭石博會做了美石市集,也可以順便交流一下,可以更多維一點。

  總結TALKS:石材人的落地/服務+陶瓷人的業務是可操作的雙贏模式

  Q/老牛:鄧總,剛剛有網友讓您發言,有什么要講的嗎?

  鄧紹清:今天關于巖板和石材聊了很多,我認為大家更想說的就是,在市場上或者在上游都會有一種說法,尤其是巖板剛誕生的時候,很多人在內心要把石材干掉,要搶石材的份額,包括我們后來去云浮,不給我們拍照,不賣給我們板,對我們有防備和敵意的,主要有一點陶瓷喊的太大聲了。

  另外有一點,我認為巖板做石材的品類對它來說是一種促進。消費是分層次的,從材料角度而言,石材有它的天然屬性,是一種資源性的東西。這個礦山和那個礦山可能同樣叫某某米黃,但是出來的顏色還是不一樣的。而巖板是一種工業產品,有的消費者喜歡天然屬性的東西,有的消費者還是喜歡工業的制品,感覺有一致性、整體性,天然石材有色差。

  那今天探討巖板和石材的競爭以及融合的話題,我從三個方面來說。

  首先材料,石頭是天然屬性,是礦山,剛才我們也說了很多,石頭是沒有辦法做品牌的,老板搞一個企業,首先都是想搞基業常青,想搞百年企業,礦山挖兩年就沒了,所以石材做不了品牌。巖板是可以用產品來做品牌的,是工業制品,可以無限復制,通過工藝的更新迭代做出來的東西非常漂亮。

  從上游、老板的角度來說,石材是不適合做品牌的,只能做企業品牌,像英良等等是企業品牌,不是某一個品類的品牌。巖板是可以做品牌的,比如天沃、德賽斯、拉米娜等等,就是巖板材料的品牌。

  從中間商來說,包括在當地很多石材客戶,陶瓷客戶也好,石材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何總說的,對于異形表達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做羅馬柱等等,巖板就只能做平面表達可能會舒服一些,橫平豎直,是可以做一些弧形,但在立體表達上是有差距的。

  有很多石材客戶加工能力特別強,巖板對于石材客戶來說,這個加工對于他來講就是小case,陶瓷客戶品牌運作騰空,團隊管理能力以及設計師通路能力特別強,在加工這一塊就不強了。

  剛才我們說到石材需要重型設備加工,巖板也差不多,有很多客戶巖板到他們倉庫怎么卸貨都不知道,不會卸,沒有航吊。我們現在有很多客戶有品牌運作能力,有品牌思想的,有渠道能力的在當地找一個合作伙伴。市場上很多現在都在這樣玩,找一個有石材加工能力,兩個人一起來做,你做落地,我做渠道,我做業務端,你是后面落地端,服務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客戶選擇產品的角度來說做石材還是做巖板,有很多客戶尤其對石材不了解,他做石材會慌的。剛才何總說的,一個項目做下來有色差,后面又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算材料價格的時候都算不清楚。可能進價300元/平方米,報800元/平方米有可能虧錢,做巖板不一樣,做巖板進價300元/平方米,報330元/平方米,只要合同一簽就可以大概算出賺多少錢,這是石材和巖板最大的區別。

  石材人有一個好處,比如從第一代通體微晶石、石英石、崗石,他們非常愿意嘗試,很愿意接受新東西,這是石材人非常大的優點,愿意吃苦,基本上做石材的都是福建人。這是從經銷商角度來說。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不管我們承不承認,消費者一定會擔心一個問題,用天然石材會不會有輻射。做石材的人都是認為輻射量是很低的,但是消費者會有這種擔心。前一陣子我接觸一個老板,他家里裝別墅,設計圖紙很厚,全部是石材,所以他也在說這個東西會不會有輻射?要不要改成巖板?這就需要靠設計大咖,該用石材的地方用石材,外墻、戶外用石材非常好,在室內、客廳跟人接觸比較多的地方是不是可以考慮用巖板,就是怎么樣結合。

  剛才會長講的資本唯一的邏輯就是賺錢,我認為不要去排斥巖板,也不要排斥石頭,才有可能做到更多的業績,做到更多的客戶,這些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老牛:鄧總把我不能完成的總結,總結完了,下面不再給總結時間了,包括我本人在內。

  我最后用一句話,我們希望通過2023水頭、佛山巖板企業交流會能夠達成一個巖板界和石材界由過去充滿著敵意,有很多誤解慢慢可以成為朋友,最后可以成為生意伙伴,而且做大生意的伙伴。

  今天作為一個起點,在未來的整個石材和巖板瓷磚融合的里程上,我們也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我們會成為歷史人物,會有人記住我們的。謝謝水頭石博會的潘總、東道主晉江家博會周總,謝謝今天在座的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有些人可能意猶未盡,沒有辦法,包括兩位女士沒有照顧好,今天的沙龍到此結束,謝謝直播間的小伙伴們。

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原阳县| 凌源市| 绍兴县| 宣汉县| 凤凰县| 京山县| 葵青区| 上高县| 思南县| 宁蒗| 长垣县| 海南省| 温州市| 泽州县| 贵溪市| 宝兴县| 西昌市| 阿克陶县| 潍坊市| 宜章县| 镇巴县| 通渭县| 太仆寺旗| 平凉市| 容城县| 屏边| 广河县| 隆化县| 九台市| 阿鲁科尔沁旗| 石棉县| 汝城县| 苍南县| 杭锦旗| 稷山县| 唐海县| 板桥市| 喀什市| 九龙坡区|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