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對話新生代:創變與傳承”2024福建陶瓷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二屆精匠獎頒獎禮活動在晉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
此次活動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指導,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精匠獎組委會主辦,晉江市建材陶瓷行業協會、泉州薈源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華夏陶瓷網承辦,山東省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協會、夾江西部瓷都陶瓷協會、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會、福州市裝飾工程協會、南安市陶瓷工業協會、漳州市陶瓷協會、《IID室內設計》泉州工作站、泉州市建筑裝飾行業協會、晉江市室內裝飾協會協辦。
另外,本次活動也得到了華夏陶瓷網視頻號平臺的全程直播。
本次活動重點嘉賓領導▽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侯文全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樊瑞新
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晉江市建材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吳聲團
福州市裝飾工程協會會長·黃建林
南安市陶瓷工業協會會長·蔡天嘗
中國裝飾裝修材料協會陶瓷分會常務會長·姚若晗
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葉少芬
佛山陶瓷學會秘書長·黃賓
泉州市建筑裝飾行業協會秘書長·何珊珊
國家建筑衛生陶瓷檢測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劉亞民
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IID室內設計》泉州中心主任、泉州市室內設計師協會秘書長·蘇成溪
知名技術專家、晉江市國星陶瓷三廠總經理·朱水根
國瓷康立泰技術開發主管·楊偉
福建攬盛企業總經理·蘇志明
銘盛企業副總經理、尚豪麥品牌總經理·蘇斯榮
福建省晉江市聯興建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偉鑫
福建宏華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海涵
華夏陶瓷網總編輯·劉小明
泉州薈源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世偉
01/
福建如何邁向高質發展?
聚焦專業,設計引領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樊瑞新
樊瑞新在致辭中表示,在國家提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今天,行業如何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是目前非常緊迫的問題。現在陶瓷行業處于一個蹲苗期,只有在這個期間把過去快速發展過程當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解決掉,行業才能真正地獲得一個高質量的發展。
他還提到,高質量發展有很多路徑可以選擇,比如在設計上,在產品品類上,在使用功能上等等。那么參考發達國家的發展路徑,可以看到行業在產品的設計上還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從而改變過去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進入到以設計為主導,根據設計的需求來生產建筑陶瓷的時代。
接下來的論壇,相信通過新一代年輕企業代表的思想碰撞交流,能夠為行業成功把脈,為福建陶瓷下一步的發展明確一個更優的方向。
·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晉江市建材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吳聲團
吳聲團會長在致辭中表示,福建是中國建陶行業四大產區之一,晉江陶瓷以專業化、特色化的優勢聞名全國。尤其是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晉江在外墻磚、木紋磚、地鋪石、仿古磚等領域,誕生了一批隱形冠軍。今天,這些企業正引領著福建陶瓷產區邁向高質量發展。
吳聲團強調福建、晉江陶瓷的“高質量發展”,首先意味著要繼續發揚“工匠精神”,發揮小窯優勢,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其次,要繼續不斷升級優化產能,建立綠色、低碳、智慧工廠,提高節能降耗水平;再次,要根據企業自身生產條件,聚焦擅長的品類,做“專精特新”企業,避開同質化惡性競爭;再次是要大力倡導創新精神,不斷開發新品,提升服務水平,適應市場需求。
經過六年努力,今天的福建建博會已升級為陶瓷及大家居行業重要的交流與經貿合作平臺。展會中融入的閩南地域文化、磁灶世遺文化、數智科技內涵,則顯示出接下來,古建陶瓷、日用藝術陶瓷,以及陶瓷文創,包括功能陶瓷也是晉江陶瓷發展的重要方向。
希望本次論壇及舉辦的“第二屆精匠獎”,是“站在未來看現在”,既展示陶瓷行業的“晉江經驗”、“福建力量”,也帶領我們看到晉江陶瓷、福建陶瓷更多新的希望、新的可能。
02/
姚若晗:
如何主動進化?
福建企業四大發展路徑
·中國裝飾裝修材料協會陶瓷分會常務會長姚若晗作《擁抱變化,主動進化——陶瓷行業高質量發展路徑選擇》主題演講
姚若晗在主題演講中圍繞“什么在變化”、“如何看變化”、“如何主動進化”三大維度,對市場的諸多挑戰、趨勢格局及如何高質發展進行了主題分享。
他提到,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更具性價比優勢,誰能在這些方面做得更好,更能讓消費者滿意信服,誰就是不可動搖的成功者。這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法則。
那么,以晉江陶瓷產區為例,企業要實現高質發展,就先要結合產區和企業自身的特點進行資源整合、揚長避短。比如充分發揮福建所具備的特色優勢:家族企業、經營思路靈活,海外渠道資源豐富、產業配套完善、成本優勢等。
其次,在面對新的消費需求和競爭格局變化下,企業可通過細分賽道,即更精準的定位進行聚力。比如打造專業制造品牌、打造區域品牌、打造制造優勢企業,都是可以選擇的發展路徑。
以打造制造優勢企業為例,也可以說是打造制造企業的品牌,它跟打造專業制造的品牌是有區別的。姚若晗表示,專業制造品牌往往是以貼牌為主,或者是以局域品牌的渠道為主,是一種綜合性的。而把企業本身打造成一個制造優勢的品牌,它是以自己的零售批發渠道為重點,這種企業需要有相應的綜合實力,同時要加強技改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渠道整合等這些方面的系統能力來建立性價比的優勢。
除此外,對于福建企業來說,第四條路徑也是非常值得去探索的,就是加強出口,甚至考慮海外投資建廠。
最后是剩者為王的時代,如何才能活得更久,總結起來是四個“性”:扭轉思維的慣性,強化客戶的黏性,增強經營的彈性,守住現金的剛性,從心態來說是調低預期、量力而行、謀定后動、持之以恒。
03/
朱水根:
戶外陶瓷的高質長久發展,
還需深耕技術和安裝兩大領域
?·晉江市國星陶瓷三廠總經理朱水根作《戶外陶瓷發展探討》主題演講
作為立足福建的特色品牌,朱水根在主題分享中表示,不管市場怎么艱難,只要開工廠就需要參與競爭。那么企業怎么去競爭?怎么定位?他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用自身最擅長的方法、最擅長的資源和能力去做出自己的模式,在這個市場上才能夠立足。
以自身品牌為例,朱水根分享了國星陶瓷在戶外陶瓷這個專業賽道是怎么走、怎么做的。他表示,戶外陶瓷作為福建產區的強勢產品,發展至今已經根據不同的空間應用要求做了更多的細化。比如從地鋪石延伸到羅馬柱、庭院磚都是戶外磚的分支。
從另一方面來看,戶外陶瓷不管用在哪個空間,它其實都是根據生活方式來決定款式和功能。而從“戶外”這個角度來看,這也要求產品需要具備抗沖擊力、抗壓力、耐摩擦、耐侵蝕、防凍裂、高強度、高防滑性、高耐磨性等屬性。所以要清晰一點的是,戶外陶瓷并不廉價,它所經歷的空間活動的復雜度比室內會更高,自然產品性能要求也更高。
另外,朱水根表示,戶外陶瓷的設計和發展取決于建筑風格,而生活方式決定了瓷磚的功能設計。這也意味著,戶外陶瓷的發展和工業產品一樣,是功能和藝術完美結合的追求過程。
目前,國星陶瓷在戶外陶瓷上已根據不同的風格進行了全方位的布局。比如現代風格上,可根據不同的空間應用和功能,配套采用相應的工藝和規格。
朱水根還強調,隨著技術的發展,相信戶外陶瓷會產生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款式更豐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新能源等都是戶外陶瓷的新方向。他還表示,戶外陶瓷要獲得長久的發展,還需要在“品質”和“安裝”這兩方向進行突破。
04/
楊偉:
針對細分市場開發,
五款創新性墨水推出
·國瓷康立泰技術開發主管楊偉作《2024年陶瓷墨水的應用開發創新》主題演講
楊偉表示,結合整個市場的發展以及意大利博洛尼亞所呈現出來的趨勢看,以數碼模具、膠水干粒、精雕、通模、柔光釉等為主的技術,或者這些技術的工藝聯合疊加使用,正在打破高端產品的技術壁壘。尤其是數碼模具類,將會成為接下來工藝發展的一大主旋律。
康立泰從去年開始推出數碼微雕產品,旨在打造一個全場景的至臻模具效果。楊偉表示,常規模具類很多工藝比較復雜,那么采用一款數碼微雕墨水來實現陶瓷表面的凹凸模具效果,是一種全新思維、返璞歸真式的數碼模具類的系統解決方案。
數碼微雕墨水可以將精雕墨水、啞光墨水、下陷墨水、數碼模具墨水取其長補其短,保留他們的優良特性,規避他們的不足。
不僅如此,數碼微雕的工藝流程也是非常簡單,不需要增加噴墨設備,具有極高的性價比。總的來說,數碼微雕系列產品具有立體觸感接近數碼模具,工藝簡單如精雕仿古,細膩程度似干粒質感的三大優勢。
另外,康立泰在墨水產品上也進行了一些細分市場的開發。比如,針對近年來大熱的地鋪石推出“地鋪石墨水”,地鋪石墨水的特點是耐高溫、不褪色、燒成范圍寬、發色范圍廣,極具性價比。
其次,針對現在暖色市場的回歸、色彩飽和度增加的趨勢需求,推出“橙系墨水”,其主要以橘黃為主調,輔以黃色、棕色以及黑色、藍色,整體的搭配實現一個橙系墨水庫。
第三是針對因為現在深色磚、奢石釉越來越多,開發了一款發色更深、成本更低、不剝釉、缺陷更少的“優品墨水”。
第四是針對膠水墨水的粘黏性進行提升。全新推出的“膠水墨水”可以從以往的一兩分鐘延長到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做到干粒的更好粘黏效果。
05/
老牛對話新生代:
福建陶瓷高質發展突破口
打造差異化產品+“福建制造”品牌
·論壇環節
在緊接著的“對話新生代”論壇環節, 特別邀請了來自福建省晉江市聯興建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偉鑫,福建宏華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海涵,銘盛企業副總經理、尚豪麥品牌總經理蘇斯榮,福建攬盛企業總經理蘇志明等四位福建產區的“專精特新”代表,與擔綱主持的行業資深媒體華夏陶瓷網總編輯劉小明/老牛進行“創變與傳承”的主題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特邀的對話代表均特別甄選了福建企業當中更為年輕的二代“接班人”,可謂是非常契合本次“新生代”的論壇主題。
在對話環節中,主持人老牛首先對此次主題中的“新生代”進行了闡釋,他認為,新生代有兩層含義,一是創二代,還有一個是80、90的新創業的一代,這兩個群體加在一起叫做“新生代”。
那么,在父輩留下的“資產”中,作為年輕的“新生代”如何“創”?又如何“守”?難處在哪?另一方面,站在“新一代”接班人的角度,福建陶瓷目前面臨的挑戰和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方向在哪里?
圍繞這兩大問題,幾位新生代侃侃而談。他們表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去創變與傳承,這當中既需要面對外部環境諸如“價格戰”、“建立產品壁壘”等問題,還需要做好內部整體系統搭建的轉型升級等“基建工程”。更為重要的是,作為產區未來的希望,如何擦亮“福建制造”的區域名片,摸索出發展的新思路,是新生代“承與創”中面臨的課題與挑戰。
06/
第二屆精匠獎榜單出爐
在活動最后的環節,隨著讓人心潮澎湃的“精匠獎”主題片播出,令人期待的第二屆精匠獎頒獎禮終于迎來揭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精匠獎經過數月的走訪調研,通過挖掘全國“專精特新”的優勢企業品牌、產業機構,最終頒發出年度匠心產品、年度創新產品等多項大獎。而這也是主辦方設立獎項的初衷,聚焦品類先鋒,發掘隱形冠軍,助力產業高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