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今年,陶業“新物種”巖板,在家居建材圈爆發,成為板材界新晉網紅。
而在陶瓷圈,巖板更代表產品升級的方向,引發了第一輪巖板產能擴張熱。
“一個爆炸發展的新物種,一定會引發生態改變和生態機會。”(梁寧)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認知,華夏時代傳媒旗下新媒體華夏陶瓷網×更家居聯合中國巖板領導品牌蒙娜麗莎•綠屋建科,發起“巖板生態行”大型主題調研采訪活動。
本次活動將持續半年時間,主要采訪對象為巖板生態圈的相關企業和資深人士。
從本期開始,將陸續在兩個新媒體刊發采訪小組來自一線的報道,敬請垂注。

▲寶貝全屋定制董事長余軍
受訪嘉賓|寶貝全屋定制董事長余軍
采訪人|華夏陶瓷網總編輯老牛
采訪地點|寶貝全屋定制總部
文字整理|一天
近年來,“新物種”巖板憑借優異的性能逐漸跨界出圈。
而這當中,定制家居行業更是成為一眾巖板品牌出圈的目的地之一。
我們看到,確實現在巖板逐步在攻占餐桌、衣柜、浴室、櫥柜等領域。
然而,盡管巖板出圈看似風風火火,但事實上,其在“定制家居”領域的普及率遠沒有達到我們的想象。
那么,定制家居品牌眼里的巖板生態究竟是如何的?
巖板品牌們如若撬動定制家居行業的“巖板經濟”,要打通哪些任督二脈?
在本期“巖板生態行(福建站)”中,華夏陶瓷網×更家居總編輯老牛深入走進廈門“寶貝全屋定制”品牌,和其董事長余軍一探巖板在定制家居領域的應用。
01
巖板從小眾開始
與家居產業交融正在提速
老牛:你什么時候開始做定制家居?
余軍:我們是1997年開廠,1999年開店。
老牛:櫥柜領域是什么時候開始使用巖板?
余軍:我們這個行業里面,巖板相對來說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使用,譚老板(編者注:石功夫創始人譚建華。石功夫是國內最早探索巖板在廚衛臺面應用的石材加工平臺。其戰略合作品牌即蒙娜麗莎)可以說是開創了這個領域的先河。
雖然德賽斯、拉米娜在巖板領域很出名,但只有小眾的人和品牌才知道,幾乎絕大部分客戶都不知道,從業者可能連德賽斯、拉米娜怎么寫都不知道。
老牛:是一個小眾?
余軍:不僅是小眾使用,小眾銷售,而且是小眾認知。當然現在不一樣了。
老牛:現在很多陶瓷企業都在找定制家居企業合作。
余軍:以后產業交融的地方會越來越多。
現在可能不是從工廠,而是從研發開始交融,譚老板現在做的就是從研發開始,準確來說是從研發和造勢開始交融。
老牛:很多產品如果能夠從應用端開始研究,肯定更加精準。比如譚老板處在樞紐的位置,很多人說“抓了一手好牌”就是從這個意義來講。他可以上下左右全部稍微伸一下手就能夠實現連接,正因為這樣,他連接的可能性太多了,從哪里開始做起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余軍:打牌一般大牌、王牌都放到最后。但是,第一拿在手里很重,成本很高;第二必須在合適的時機打出去才有更好的效果。譚老板在定制行業和石材及加工行業二十幾年的積累是一張非常好的牌,當然也需要高成本的積累。
老牛:怎么打一手好牌確實需要思考。現在定制家居這一塊發展也很快。
余軍:的確是,跟陶瓷企業相比,這兩年定制行業上市企業較多。在規模上,以前定制企業跟陶瓷企業沒得拼,現在可以說是百花齊放。
老牛:巖板帶來的“板材化”之后,對陶瓷來講是一個新的領域,新的渠道,尤其是進入廚衛臺面新的市場,這一塊還是比較陌生的,在這方面資源都非常稀缺。所以現在各個見到譚老板都兩眼放光,想做點什么生意。
余軍:哈哈。

02
廣東家居產業鏈全球最完善
為巖板家居發展提供一片沃土
老牛:廈門的定制家居曾經是全國領先的。
余軍:以前算是全國一個“旗幟”。現在雖然也還算是,但這些年種種原因,廈門慢慢有點被比下去了。
老牛:中心還是在廣州?
余軍:是的,中心在廣東。
目前全國生產基地分布,川派、徽派、湖北、河南等生產規模都超過了福建。江蘇更不用說,隨隨便便工業園3、4千畝,有的規劃超過上萬畝。
老牛:廈門還是由于土地少?你覺得福建起了一個早,現在慢慢被人家超過的原因是什么?
余軍:福建主要的原因是沒有產業鏈優勢,又沒有規模優勢,連帶的人才和資本優勢也會比較匱乏,最終反映出來的就是市場優勢不斷下滑。

老牛:市場腹地也很有限,對周邊也很難形成輻射。廣東起碼是華南的中心,市場可以輻射整個華南地區,催生了一批上市公司。廈門這個地方本身產業氛圍,產業鏈這方面圍繞定制家居產業鏈也沒有廣東那么好。
余軍:廣東是全球最好的,從產業鏈來講,全球也找不到像廣東這樣的產業鏈。
老牛:什么都有,從一顆螺絲釘到物流。
余軍:打一個比方,在廣東佛山做一套刀具,圖紙拿到兩個小時之內就可以給你做好,甚至送到工廠里。在廈門沒有3-5天基本不要考慮,甚至要7天以上,商機和客戶滿意度就這樣被耗掉。
老牛:中國是全球制造業產業鏈最完備的地方。櫥柜行業要做全國的話是不是產能也要均衡布局?
余軍:做建材行業里面,陶瓷最早解決這個問題,陶瓷又重,運輸當中出現問題比較多。
老牛:所以要做規模,要做百億產業,不單要在全國布局產能,僅靠廣東是不行的。重慶的隆昌那個地方這幾年發展的也很快,很多企業也去那邊布局。櫥柜也有塊產能就在成都附近嗎?
余軍:成都的家居產業規模還是非常大的,有幾個工業園區都是大幾千畝。
老牛:所以一個基地成都,一個是鄭州,鄭州在哪里?
余軍:如果講家居產業園,在河南就有好幾個,內地現在的產業園一個比一個大。河南、湖北都是大規模、全品類。過去一看就是上萬畝,只要土地規劃在允許范圍之內,一上就是幾千上萬畝,山東、江蘇、安徽也是。
但福建有一個優勢,森林覆蓋很高,木材資源還有一部分,現在圍繞板材做了一些產業鏈配套,應該還是有一些潛力。
老牛:華東主要集中在江蘇、南京附近嗎?
余軍:以江蘇為中心的木材配套,也是國內做得最好的。連云港是目前最大的木材進出口港。
老牛:你的基地在哪里?
余軍:在福建。


03
巖板應用:不可逆+全周期+全覆蓋
三個難點:設計研發+應用認知+產業融合
老牛:你怎么看巖板這個趨勢產品?
余軍:我覺得巖板在家居行業應用是不可逆轉、全周期、全覆蓋的。
老牛:具體怎么講?你認為巖板的優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余軍:優點太多了。從產品角度來說,已經在市面上我們接觸到的品類,不管是陶瓷,還是石材,不管是天然還是后加工,基本上解決了他們的痛點和弊端,同時又拔高了他們之前的優點。
在尺寸,各類物理性能,環保、衛生及美觀方面,相對現有市場的其他產品都有不錯的優勢。
老牛:對我們做陶瓷的感覺最大的變化能夠應用到家居面板、廚衛面板,可以滿足深加工需求,我們認知主要是這點。其他本身陶瓷特性和其他材質明顯會有優點,無甲醛這一點已經干過了很多板材,而且巖板還是食品級的。
余軍:從安全衛生角度來說也是很優的。
老牛:比石材衛生,雙零吸水,像石材怎么打理都會濕。
余軍:石材有天然的毛孔,它形成的過程肯定有毛孔的。
老牛:我家用的石英石也需要用專業的清潔濟清理。
余軍:因為上面有物質的滲透和附著,鉆石上面也會有附著物,所以要拿去拋光。
老牛:附著物去除它可能更容易。
余軍:從附著和滲透兩種概念來說,附著是沒問題的,附著也可以清理掉,只是費力一點,滲透就無法清理,只有去除,拋掉或者磨掉、切掉。
老牛:你認為石材是滲透?
余軍:是滲透,就像棉花孔一樣滲透進去。玻璃就是附著,附著就好解決。原始石材,就像崗石就是滲透,玻化磚就是附著,這兩個最明顯的區別。崗石只要滲透下去怎么搞都搞不掉。
老牛:廚衛臺面板,從第一代天然石材,到第二、三代人造石、石英石,再到現在第四代巖板,天然石材衛生性能是最差的。
余軍:從環保、衛生、加工來講,石材是不可比的。
更不要說對資源的承受,石材不管怎么開采,都是對自然的破壞。
你剛才講到一點,現在大家都覺得巖板這個市場很大,但切入的時候有點頭痛,都覺得好像僅僅就是多一點應用。
其實不管是現在的石材行業,瓷磚行業,還是定制家居行業,始終是隔行如隔山。單從產品加工來說,幾個行業同類產品的加工方面就要做很長時間的認知工作,那么融合就更需要一個過程去摸索。
我認為,歸根結底,最難的是以下這三點:
第一個難點在設計和研發方面,在各類源頭上形成使用導向(特別是在一起集采的標準方面)。
第二點在應用認知方面。比如現在讓陶瓷企業(包括其他行業企業)運營定制家居產品,都還沒有看到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這個是需要老板對產品體系以及綜合應用的積累,也需要時間打造專業的團隊。
還有一點就是產業和產業之間的認知融合問題。比如產品設計出來了,需要多個行業有專業知識的,但又是不同角色的人把它推廣出去,這還是很大困難的。同樣的,在設計領域,家裝設計師很難做好定制設計,定制銷售很難賣好瓷磚也是一個道理。

老牛:關鍵在于不同材質的東西歸到一個調性里面。
余軍:從銷售端來講,從研發使用推廣上,再到中間橋梁應用組合,看似簡單,最要命就是改變習慣。改變認知本來就比較困難,改變自己、團隊及客戶的習慣,我覺得最難是這三塊。
巖板這前三年可以說在做行業認知階段,個人認為現在只是進入第一階段,正在向另外兩個階段過渡。
譚老板正在做的,也是他的強項,就是如何銜接起各個階段。
老牛:按照你的經驗來講,這種融合需要多長時間?
余軍:很難說。但是我知道譚老板的優勢,相比來說一定會加速這個進程。
04
密度/厚度/誤差率是板材基本指標
巖板最終還是競爭產品原有價值
老牛:現在做廚房臺面是什么尺寸?
余軍:我們做廚房臺面的石材可以做到3.05米。優點在于可以少拼接,一板到底,在加工和美觀度上面會更好。做到3.05米我們認為比較適合,但運輸比較麻煩。
老牛:有些陶瓷企業求最大公約數不是3.05米,而是2.7、2.8米。
余軍:在廚房板材和其他家居應用方面,長度2.44米還是主流,但是隨著極簡流行趨勢下,特別是商業空間,大板應該會是主流。
老牛:現在1.2×2.4米進入家裝就比較容易,電梯也可以進去。
余軍:是的。

老牛:做廚房臺面大多時候,你們是不是都要拼板?
余軍:該拼還是要拼,沒辦法。
大部分廚房只有4-5平方米,長邊一般放冰箱,短邊就是2米或者2米多一點,扣掉那邊60公分,這邊1米多,不到2米,這是大部分廚房的尺寸,“四八尺板幅”在國內作為主流還是很有依據的。
老牛:巖板規格是1.2×2.4米。
余軍: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各類尺寸板幅都有它的市場。
老牛:這一輪會干的馬上上手,不會干的傻眼。
余軍:巖板應該是全覆蓋長生命力產品,一定是全流(不僅僅是主流)產品,不干應該不行。
老牛:目陶瓷行業也在針對巖板做重新定義和標準。現在大家都說自己是巖板,實際上什么叫巖板說不清楚。有的說“我是小巖板,我的也能夠做臺面,也能夠加工。”但實際上它可能是把瓷磚放大做而已。起碼是升級的陶瓷大板才具備叫巖板的資格。你覺得小規格產品,可不可叫巖板?
余軍:說真心話,用板幅來界定是不是巖板很難,肯定有爭議的。

老牛:加工性能有指標嗎?
余軍:我不太懂,不敢班門弄斧,我覺得很難。板材還有一個密度、厚度,誤差率,一般就是這幾個指標。
合成板材都是有標準的,有合格品的標準,瓷磚也有,板材至少有以下幾個指標。
第一個是環保,第二個就是密度,第三個是抗污能力,第四個抗彎曲率,第五個耐磨性。
耐磨性看什么板,比如是三聚氰氨有耐磨性,不是三聚氰氨不講耐磨性,石材里面沒有耐磨性的說法,人造石之前沒有耐磨性。
老牛:瓷磚這些維度都有,關鍵是巖板要達到什么指標,非巖板達到什么指標,這個界限很難劃定清楚,巖板本身也是陶瓷屬性。
余軍:說實在話,最終還是要競爭到產品原有的價值,如果想定一個指標保護你的利潤率,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不穩定不可靠的。
老牛:是的,定了可能也沒什么用處,標準其實不具備硬約束力。
余軍:最終市場只會是合理利潤。市場只能讓你賺10%,你就賺10%。
老牛:好了,今天就到這里,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