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月3日,第六屆晉江家博會暨2024福建建博又一次在晉江國際會展中心畫上句號。
我們華夏陶瓷網與晉江家博會的結緣始于2019年的第二屆,我記得當年的展會還是在海西建材城搭棚舉辦。
我查了一下,第一、第二屆晉江家博會因為在海西建材城舉辦,因此,如果算上整個城的展覽面積共有13萬平方米,而臨時搭建的主展館面積也超過1.2萬平方米。
或許也因為主展館的緊湊,給我的印象是,當時的人氣很旺。
在我的印象中,晉江陶瓷展以前在天工陶瓷城搞過。2018年重新啟動由福建最大的專業展覽企業薈源國際承辦,首先是產品品類定位更寬了,鎖定的是“家裝建材”;其次是展會舉辦時間,鎖定的是“4月1-3日”,也即清明節前。
而之所以有以上兩項重大改變,一是考慮到“福建陶瓷”盤子小,如只守著專業領域肯定做不大。而展會一旦長期做不大,就必然有生存之虞;二是考慮到每年清明節之前,福建籍經銷商大部分都要回老家,可以順便看展。陶瓷行業有句俗話:“廣東人做磚,福建人賣磚”。福建籍經銷商據傳占了全國三分之一,無疑,這是一個龐大的存在,理論上任何展會承辦方都不會忽視。
02/
但2020年一開年馬上遭遇百年不遇的“口罩事件”,于是當年的晉江家博會被迫改成線上展。到2022年,因為“口罩事件”的深度影響,導致當年的展會停辦。由此,從2018到2024共計7年間共舉辦了六屆展會。
反觀這六屆晉江家博會,我的總體感覺是:首先展會的場景從海西建材城升級到晉江國際會展中心,這是一次巨大的提升;其次,展會提煉出自己的主題:“大家居隱形冠軍齊聚”。
也正在這個主題的號召下,2023年作為晉江家博會的戰略合作伙伴的華夏陶瓷網攜手展會承辦方薈源國際,共同發起了“尋找中國陶瓷專精特新”大型采訪活動,一共采訪了江西、山東、四川、福建、廣東五個產區的近40個企業,而這些企業中,又延生了一批第二屆精匠獎的獲獎單位。
晉江家博會為什么要以“大家居隱形冠軍齊聚”為宗旨?據我所知,主辦方、承辦方的想法是,在全國性陶瓷專業會展只有佛山陶博會、潭洲展的情況下,晉江家博會只有辦出與佛山展會差異化的一條出路,比如,結合晉江小窯、慢燒、柔性生產,個性特色產品、差異化產品多的優勢,讓全國陶瓷品類“隱形冠軍”都借展會之際齊聚晉江。
而這里蘊含著的兩個必然邏輯,一是在產能過剩時代的行業競爭中,只有第一名可以不講差異化,第二名之后都必須差異化;二是如果辦專業展,就必須辦成全國性展會。
在陶瓷行業,目前依托產區長期辦陶瓷專業展的還山東淄博、江西高安,最近兩年河北贊黃和高邑兩個產區也在一起搞展會。而此前,夾江也斷斷續續搞過陶瓷節、博覽會。
但總體來看,這些區域化專業陶瓷展有其價值,所以有一定的生命力,但長期來看,隨著整個陶瓷產業規模上的收縮,區域化專業陶瓷展的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小。
尤其是區域性專業展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其成長性就會受到很大障礙。而在政府支持力度上,據我觀察,晉江家博會是最大的。其次可能數贊黃+高邑了。高安雖然一直在堅持辦,但因為管理體制未理順,作為民營管理主體的瓷都國際,迄今連“陶博會”三個字都未拿到,只能叫“精品薈”。
03/
有了打造“全國性專精特新展”的夢想,有了與佛山差異化的定位,晉江家博會還差什么?
差展會上的密集的高質量的活動?顯然不是,這幾年展會上活動數量和質量都在穩步提升,這一點有目共睹。
差展位形象設計,差企業精力、財力的投入?顯然也不是。2021年展會進入晉江國際會展中心之后,從硬件上已居行業會展第二。而在新場景下,企業對展位投入的意愿自然也在不斷提升。
▲圖為部分展位展示
尤其是今年,晉江家博會展位的整體設計水平感覺一下子提高了好幾個段位。這其中,有像國星、祥達、銘盛、美勝、建華等自覺帶頭進化的企業,也有一批在承辦方薈源國際引導和支持下開始踐行展會設計美學的品牌,比如山美、德順、拉莫斯、丹豪、LS瓷研社等。而所有這些企業展位設計提升的背后,都有泉州、晉江專業設計師的身影。
所以,為激勵參展企業持續提升展示水平,第六屆晉江家博會今年首次設置了“優秀展位設計獎”,共有20個品牌(企業)獲獎。而作為評委,我其實覺得還不夠,感覺起碼有30個品牌值得獎勵。
這些天,我也老在想,為什么福建企業今年開始都重視起展位形象設計了?這其中是不是有這個原因,即福建企業創二代接班到位率高,而且他們基本都是從管營銷開始,他們普遍重視審美。老一輩喜歡講性價比,他們則普遍看重顏價比、品價比。
04/
晉江家博會缺“家博會”真正的內涵嗎?當然更不是。
自2019年晉江家博會在陶瓷展的基礎上重新定位之后,其家裝建材品類外延就不斷延伸,比如,向泉州的安溪藤鐵、惠安石雕、德化白瓷方向延展。
2022年,安溪藤鐵家居工藝行業總產值達265億元,惠安石雕和德化陶瓷總產值都上了500億元,故可以說,其支持晉江展的潛力很足。
今年晉江家博會有一個核心看點,我認為就是增加了“2024福建建博會”的概念。
為什么要這樣做?當然還是為了讓展會覆蓋更多的東西。比如,覆蓋同屬泉州的南安陶瓷,還有其他泉州外的陶瓷產區,比如漳州和閩清等。
還有就是可以名正言順地覆蓋安溪藤鐵、惠安石雕、德化白瓷等板塊。未來,南安的石材、水暖衛浴五金等也可以是覆蓋范圍。
從全國范圍看,廣州、上海有國資參與的建博會,東莞、深圳也有自己的家居展、家具展,另外還有成都家具展這樣的成功案例。
因此,對晉江家博會主辦、承辦方而言,現在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即要不要,敢不敢,或者有沒有實力做“東南家居(家裝建材)第一展”?
05/
今年,當“2024福建建博會”的概念一出現,我有一個感覺,晉江國際會展中心4個館可能剛好裝得下它。
眼前看,今年C館大家居建材、古建、裝備技術還有點吃力。但中長期看,隨著發泡陶瓷、透水磚、軟瓷、生態新材等的發展,加上裝配式建筑+幕墻石的推進,相信未來的C館將更加充實,而D館也將被最后填充。
因此,總結下來,晉江家博會(福建建博會)從頂層設計看,當前最要解決的是流量問題一一在終端大整合、大變革下,不僅僅是單純的經銷商流量,還有渠道跨界、家裝、整裝,設計大院、地產以及出海流量等。
而從邏輯上分析,有人就提出,當整個展會有一半是大家居建材的時候,清明前4月1-3日這個時段,還是不是最佳的?
因為清明前這個時間段,幾乎完全是為要返鄉祭祖的福建老鄉考慮的。但正如硬幣的兩面,這個特殊時段其實也過濾掉了其他省市一些原本想過來看展的人。
于是,循著這樣的思路,有人建議把晉江家博會(福建建博會)的舉辦時間調到廈門石材展期間,前后相差一天舉辦。由于晉江與廈門也就個把小時的路程,這樣晉江展就可以完美蹭到廈門展這邊的流量。
而且,最重要的是,從今年的勢頭看,廈門石材展已“滿血復活”,沒有多少地方可以給巖板企業了,因此,這種情況下,晉江家博會(福建建博會)反而可以順勢承接這些巖板企業的需求。或者說,借勢廈門展至少可以培育一波巖板、石材參展群體。
但是假如“晉江展”在時間上捆綁住“廈門展”,那占晉江展兩個館的眾多福建陶瓷品牌,他們會答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