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防控放開之后,今年家居建材行業本以為可以大干一場,但卻遭遇到十件最尷尬的事:
第一、展會可以大展拳腳了,但參展商對展會的投入越來越少;
第二、剛需消費水平者越來越多,裝修預算越來越少,廠家產品售價越來越低;
第三、制造企業不賣產品,天天賣服務,喊自己的服務做得有多深,而且關鍵服務本身并不賺錢;
第四、今年一開年經銷商就云集產區,但他們很多是來找差異化產品做補充的,而不是找品牌來代理的;
第五、每個企業心里都念著要做品牌,但實際上全行業產品材料化越來越厲害;
第六、現在通過差異化、專業化塑造ⅠP很重要,但打造ⅠP又需要巨額廣告投入,需要飽和攻擊,沒錢根本不行;
第七、當下做高端零售品牌也是個趨勢,但隨著消費降級的持續,高端最多只是相對高端,降維銷售才是趨勢;
第八、工作越來越忙,但公司毛利率越來越低,故忙而不賺錢成為常態;
第九、大學生、研究生越來越多,今年是1070萬,但另一方面失業的也更多, 而且中小企業招人還是很難;
第十、老板越來越不像老板,是全公司最尷尬的人。因為現在員工需要的不是發號司令,而是老板首先要做好后勤服務工作,其次是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持續提升他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