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多家媒體報道,證監會繼去年9月份后,再次披露了廣東東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序號15為東鵬的招股說明書;發布時間2018年6月11日
△文件正文部分,相關說明書為PDF格式
招股書顯示,東鵬控股擬在深交所上市,發行新股計劃不超過1.5億股,本次擬募集資金超26億元。
招股書披露,最近三年,東鵬主營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持續增長。從2015年至2017年,東鵬控股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34億元、52.26億元、66.32億元,同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96億元、7.67億元、9.86億元。
作為本次上市的主體,東鵬控股目前旗下擁有26家全資子公司,6家控股子公司和6家主要參股公司,涵蓋瓷磚、潔具和木地板等業務。
截止到去年底,東鵬瓷磚業務經銷商1636家,瓷磚門店4494家。潔具經銷商132家,潔具門店1441家。在去年10月,東鵬潔具還開設了1家境外經銷商門店。
在直營體系方面,目前東鵬擁有105家瓷磚直營店,3家潔具直營店。
招股書還顯示,東鵬擬募集資金26億多,用于多個項目的生產線擴張以及智能化產品展廳的建設。
其中,在瓷磚領域,東鵬計劃擴充合計11條含新型環保生態石板材、陶瓷以及高檔仿古瓷磚的生產線;
而在衛浴方面,擬在江西和江門的東鵬工廠內,分別建設年產160萬件節水型衛生潔具生產線,260萬件節水型衛生潔具及100萬件五金龍頭生產線等。
在發展方向上,招股書認為,東鵬控股將鎖定房地產精裝房、房地產家居、整體家裝等新需求,抓住國家振興鄉村的契機,繼續向三、四線市場拓展。
同時,招股書中多次提及公司要轉變為“整體家居解決方案提供商”。
事實上,今年3月,東鵬控股已發布“整裝產品包”戰略,旨在通過自己大牌子的影響力,整合國內外一線泛家居品牌資源,為房地商、大包家裝公司提供集合服務。
△晗月酒店集團與東鵬控股達成戰略合作
而再往前,早在2015年,東鵬控股曾公開宣稱,計劃投資10億元,在5年內向“大家居”業務轉型。提供包括人工、基材、主材、軟裝、家具、家電總共六大類的集體采購。
按原規劃,東鵬“大家居”業務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面對地產商的采購;另一部分是集團將設立“大家居”零售店,計劃5年內將在全國開設數百家店。
但后來,東鵬大家居零售店的發展并不怎么順利。目前“東鵬家居”已被“東鵬綠家”所取代,并在運營模式上作出很大調整。
但另一方面,與地產商集采的合作則在持續演進中。比如今年6月7日,晗月酒店集團與東鵬控股在佛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后者旗下品牌酒店均將采用東鵬控股旗下東鵬瓷磚、墻板及空間場景材料等。
△東鵬控股與恒騰網絡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再比如,3月28日下午,“恒騰網絡與東鵬控股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東鵬整裝產品發布會”在恒大中心舉行。
而“恒騰”出身名門,依托房地產巨頭恒大地產在房地產精裝領域的沉淀,被認為是當前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精裝建材供應鏈服務商。
2017年下半年,恒騰網絡依靠中國恒大集團海量的供應商資源和10年的精裝修管理實施經驗,開展了互聯網材料物流業務,著力打造一站式建材采供平臺,提供極具性價比的建材產品。
在3月22日,以“主材全包、整裝無憂,共享高品質生活”為主題的媒體見面會上,東鵬控股董事長何新明表示,東鵬發展的第46個年頭,正堅定地從最初的瓷磚生產商,向如今的整體家居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東鵬在立足自身根本(瓷磚)的同時,一直在整合泛家居行業資源,完善產業鏈的供應。
何新明當時還說:請大家相信東鵬的實力,東鵬能夠做好整裝市場。
東鵬控股總裁龔志云認為:伴隨著消費升級,人居改善需求不斷突顯,家裝市場從零售、半包到如今整裝的模式轉變,是消費需求倒逼家裝市場的必然結果。
“以此為生,精于此道”,這句話曾經是何新明被傳頌一時的名言。而現在東鵬再次宣布要以“整體家居解決方案”供應商為目標,這再次證明,商業的本質還是道法自然,順勢而為。
在華夏君看來,東鵬歷經三年研發的“整裝產品包”,直面解決的是裝企時下所面臨的痛點。
但換一個視角看,這何償又不是在針對目前陶瓷經銷商的痛點。因為,隨著零售份額的急劇下降,店面的平效也大幅降低。經銷商的出路只能是:要不發力整裝、精裝市場,要不把所代理的產品線做寬,比如從陶瓷,到衛浴,再到地板、門窗等。
而現在,東鵬通過“1+X+N”的業務模式,延展更多輔材類產品以及軟裝配飾等,主打“整屋輸出”,一站式解決所有家居服務需求。這一戰略性轉變一旦與其陶瓷經銷商網點對接,必將會引來爆炸式的銷售增長。
而放眼未來,東鵬一旦上市,在資本的有力推動下,實現由制造應用型企業逐漸向平臺服務型、生態發展型企業轉變,也確實值得期待。
以單一供應瓷磚、衛浴,到為廣大客戶提供環保、藝術、科技、個性的整體空間解決方案,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高品質生活需求。這對很多忙于轉型升級的陶瓷人來說,無疑還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招股說明書的專利清單顯示,東鵬控股持有專利共600個
而反觀目前行業另外兩個前三甲品牌,馬可波羅繼續專注在陶瓷大業上大踏步前進,尋求品牌化+規模化的極致。
而諾貝爾則以瓷拋磚為抓手,提升品牌高度,滿足高端人群消費升級后的需求。
前三甲品牌在當前渠道裂變背景下的戰略分化,究竟孰是孰非,看來,還得等待三五年后歷史老人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