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年份。
40年前的今天,80后都沒有出生,但是當下的80后已經成為行業中堅力量的一部分。
1978年,中國陶瓷機械裝備產業還處于半機械化、半自動化階段。而所謂的現代化進程剛剛啟蒙,對國外成套設備的引入是還是4年之后,也就是1983年的事情。但是今天,陶機的智能化已經開始在中國陶瓷人心中落地生根。
40年前還沒有意大利博洛尼亞陶瓷展,它的誕生也是1983年的事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第一代建陶人每年都到意大利“朝圣”。不錯,今天我們依然在趕往博洛尼亞的路上。
但是,滄海桑田,今非昔比,中國消費者的審美已經開始與世界同步,而中國陶瓷人滿足全球規模市場的能力已經超越建陶工業最先進的歐洲。接下來,等待我們去攻克的目標,只有塔尖市場。
未來藏在歷史之中。“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國建陶工業40年的歷史,不能不說是一部皇皇巨著,但40年的進程同樣也跌宕起伏:產品各領風騷三五年;新企業新品牌層出不窮,花開花落;歷史長河,大浪淘沙,英雄勝出。
這中間,有幾多經驗值得我們來總結,又有幾多教訓值得我們去汲取?
故此,從本期開始,華夏陶瓷網在微信公眾號和PC端、手機端網站開辟“激蕩40年”大型系列報道專題欄目,分“歷史篇”和“采訪篇”,敬請讀者垂注。
| 前傳:仿古磚第一個10年 |
2003年,馬可波羅推出E石代,該產品不再拘泥于單一的做舊風格。除了進一步“瓷質化”,還有取材肌理的“石材化”,以及融合了金屬、石材、玻璃等元素,簡約、自然、古樸又富有現代感。
2004年,金意陶推出“雙品石”,繼續推動仿古磚的“瓷質化”,使產品既有仿古磚的“表”,又有拋光磚的“里”。“雙品石”正式確認了“瓷質釉面磚”在國內的歷史地位。
2004年之后,E石代開創的仿古磚“現代化”跟隨者還包括,金意陶的IT石、歐文萊的拉帕圖、雅士·高夫的鈦金磚等。而雅士·高夫甚至直接就將自己定位為“現代磚”。
2010年7月8日,金意陶與中國流行色協會簽約,后者授予了金意陶“中國瓷質飾釉磚(仿古磚)色彩研發基地”的牌匾,雙方將共同打造該基地。
雙方還商定今后每年7月、12月份,中國流行色協會與金意陶一起發布未來的陶瓷流行色彩產品。但這件事最后并未堅持下來。
2010年,陶瓷產品灰色開始向深色的方向發展,有專家預測,未來兩三年深灰色將逐漸流行。
中國仿古磚的第一個10年(1996—2006)在技術上屬于絲網、輥筒印刷主導的時代。
雖然從約定俗成的命名來看,仿古磚“實”不符“名”,但在從馬可波羅經典1295系列,到E石代、雙品石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構建起一個完全開放的發展框架,埋下了“經典”和“現代”兩條發展脈絡。
? 水泥磚:提前預熱(2012一2013)
2009年10月,推崇“Less is more ”的現代主義設計師們利用當時尚未向中國開放的先進的噴墨打印技術,將水泥這一元素帶回瓷磚設計潮流里。
2010年9月底,取材水泥元素瓷磚(俗稱水泥磚)產品首次在意大利波羅尼亞展亮相。
2011年,全球最大的陶瓷公司之一的Refin(萊芬)、ABK等公司相繼推出水泥元素磚。
2012年,長期做出口生意的費羅娜與意大利設計公司合作,把在波羅尼亞展會上出現的水泥磚帶到回中國市場。
2013年,ICC瓷磚首次推出水泥磚風格類的產品CITY系列。此后,ICC瓷磚每年都從質面呈現、紋理設計以及規格豐富等方面升級CITY系列。
在規格上,水泥磚多以600×600mm、600×900mm、800×800mm為主。2013年,歐文萊生產國內第一款600×1200mm大規格水泥磚“爵士系列”。
2014年10月,在當年的佛山秋季陶博會上,卡布奇諾等30余家企業在自己展位展出水泥磚。
2015年,ICC推出600×1200mm的水泥磚產品,為客戶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
ICC水泥磚不拘泥于某一風格特征的局限,較早開始以混搭手段融入水泥、木紋、布料等不同的時尚元素進行設計。
2016年,推出兩款布紋水泥磚——都市元素系列米蘭、開羅,開啟一條在元素取材上跨界、創新的人文設計之路。
水泥磚既自然,又有點懷舊,但又是近現代工業文明的記憶,所以,產品承載了一種對現代工業文明淡淡的懷舊之情。也恰恰是這款產品,成為現代仿古磚萌芽時期的代表之作。
? 現代仿古磚:順風崛起(2015一2016)
2015年,金意陶攜手意大利設計師推出現代仿古新品阿曼達系列(大理石紋)、愛麗斯(水泥風)、卡薩龍(水泥、沙巖、木紋組合)三大系列。
一般認為,“現代仿古”這四個字,最早就是金意陶在2015年提出來的。
2015年9月,興輝舉辦“蛻變的力量·穿越騰格里”活動,啟動品牌轉型和升級。興輝集團董事總經理柯顯仁首次提出面向80、90后和新中產的“現代輕奢”的發展方向??嘛@仁后來也被尊為陶瓷行業的“‘現代輕奢’之父”。
2016年,佛山春季陶博會期間,一些長期做出口的品牌,以及一些“國際化”基因較強的品牌,這其中包括金意陶、歐文萊、ICC、興輝、加西亞、伊莉莎白、羅曼締克等,都力推以黑白灰為主色調的“現代仿古磚”。
2015年4月,由歐洲著名設計大師Gianluca Rossi設計的興輝瓷磚“現代輕奢館”面世,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2016年底,鷹牌集團讓10年前的仿古磚子品牌2086重新復活,成立獨立事業部,獨立操作“鷹牌2086”品牌,定位現代仿古磚。
2017年初,馬可波羅瓷磚推出“e-stone+ 輕奢新石代”,主打“工業風”。
2017年初,歐文萊開啟全面品牌升級,推出代表作“歐文萊灰”,成為當年最暢銷產品,引發市場追逐。
2017年上半年開始,能強企業斥資5億,全新打造5條現代瓷磚生產線,陸續推出弱差異化定位的“現代瓷磚”子品牌,分別為:能強·藍山印象、金科.IF、粵強23°。
2017年5月,新潤成企業同時推出“PALETTE帕諾特”、“BROWNIES布朗尼”兩大現代仿古磚子品牌。
2017下半年,強輝企業一口氣推出艾特思、利家居•RDR兩個現代磚子品牌。
2017年8月8日,歐神諾推出現代風格高端產品系列“卡薩羅”,其中包括“卡莫、卡斯、卡可、卡圖”4個子系列。
2017年10月,匯亞推出子品牌一一TT現代磚。
2018年8月,歐神諾發布高端現代風格產品“卡可”系列,采用“凹/凸釉+柔/亮光”的多種組合工藝,使得產品具有凹凸立體質感。
2018年,馬可波羅瓷磚新增8款工業風產品,打造一種時尚的居住與工作方式。
2018年8月20日,鷹牌2086新總部大樓近8000㎡新展廳開業。
? 現代仿古磚的“國際化”基因
從2015年興起的現代風格瓷磚領軍品牌都有“國際化”基因。
ICC瓷磚,2010年——帶來了北美最大的陶瓷生產運營商之一的——ICC(Interceramic)集團純正的北美血統;
歐文萊陶瓷,2004年——創業5年后,開始緊跟國際潮流,同步歐美瓷質釉面磚市場。2015年成為出口額超10億元的全球瓷磚定制平臺;
興輝瓷磚,2010年——與全球最大的地面材料生產商美國莫霍克工業公司聯姻。
? 從“現代仿古磚”到“現代磚”
現代仿古磚是2016年春季陶博覽會后涌現出的一個熱詞。
現代仿古磚本義是指適合現代簡約風格空間的瓷磚,以黑白灰等素色系瓷磚為主,體現的是空間的簡約、現代、時尚、輕奢和質感。
現代仿古磚最初的想法是與傳統仿古磚作一種區分:前者在釉面及色彩的選擇和應用上,少了后者的繁復、奢華,多了一份寧靜、素雅。
但即便如此,“現代仿古磚”一詞還是引發了很多爭議。盡管它已經被媒體大量使用,并幾乎約定俗成。持異議者主要認為,現代與仿古兩個字沖突,會引起終端消費者誤會。
另一方面,有很多黑白灰色系產品,表面呈現的僅僅是純正的灰度,并無任何仿古痕跡。
出于認知上的偏差,加上品牌、產品差異定位的需要,一些企業開始使用“現代磚”來取代“現代仿古磚”。
從2017年開始,歐文萊聚焦“素色現代磚”,正式棄用“現代仿古磚”。而興輝等更多品牌也定位“現代磚”,聚焦“現代輕奢”。加西亞則聚焦“現代雅致”。
不過,金意陶還是堅定地聚焦“現代仿古磚”,并試圖占領其認知制高點。
2017年5月18日,“現代仿古磚研究中心&研究所揭牌儀式暨首屆研究峰會”在佛山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
會上,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現代仿古磚研究中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現代仿古磚研究所同時落戶金意陶。
? 現代磚>現代仿古磚
從邏輯上講,“現代磚”包含了“現代仿古磚”。
“現代磚”指“現代風格瓷磚”,是適合現代風格家居空間的瓷磚。它只是從使用功能上定義產品,所以并不構成一個品類。
現代磚突破了“仿古”這個詞的認知邊界,它可以涵蓋大理石、砂巖、布紋、線石、水磨石、水泥磚、木紋等幾乎所有的瓷磚大系列。
而從工藝上講,現代磚更多地基于立體干粒半拋、立體模具干粒、3D精雕墨水等新技術。
此外,一石多面,少的一石四、五個面,多的一般一石七、八個面,乃至上十個面等,也是現代磚常用的技術。
而在色彩上,比如,現代磚也不止于黑白灰,包括咖啡色、米黃色、金屬釉色等均是其常用顏色。
“現代仿古磚”則屬于仿古磚這個大品類的其中一個分支。隨著其市場占有率的增加,它獨立成為一個品類也不是沒有可能。
從色彩方面看,現代仿古磚以黑白灰為主色調,但不僅僅是“黑白灰”,米黃、米白、乳白等均是現代磚常見的色系。
從規格方面來看,現代仿古磚做得越來越大。傳統的地面用磚,規格方面,以300mm×300 mm、600mm×600mm、800mm×800mm、900×900mm、600mm×1200mm、900×180 0mm等為主。
相對傳統仿古磚厚重、穩定的風格,現代仿古磚可以衍生出現代簡約、工業簡約(LOFT)、歐式簡約(簡歐)、新中式(簡約中式)等多種風格。
正是出于上述認知,傳統品牌在向“現代簡約”這一輪產品轉型、品牌升級的熱潮中,其實并不適合一下子將產品全面轉向“黑白灰”,而應該以在已有產品系列中逐步添加“黑白灰”元素為主。
否則,操之過急,一步到位,甚至“一步登天”,完全脫離企業原有基因轉型,將導致很大的風險。
本文圖片來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