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具行業矚目的2024年米蘭國際家具展已于4月圓滿結束,米蘭國際家居展以其60年的輝煌歷史,成為全球設計和家居行業的關注焦點。
回顧展會,預見未來設計潮流。5月16日下午,“米蘭設計周+美國石材及瓷磚展丨2024家居建材流行趨勢分享會 ”在中國陶瓷衛浴總部陶瓷劇場圓滿舉辦。
本次活動由華夏陶瓷網主辦,NITIDA協辦,并得到了BG葆格薈、中國陶瓷衛浴總部的大力支持。
早在六年前,華夏陶瓷網就曾在舉辦過“直抵米蘭•2018瓷磚設計&營銷趨勢共享會”,發起一場關于直擊設計源頭的探討。
當時,華夏陶瓷網總編輯老牛在主持對話環節時提到:“共享會”開得很熱鬧,但“直抵米蘭”會淪為口號嗎?
時隔六年,背負著專業媒體的責任和擔當,華夏陶瓷網讓“直抵米蘭”不僅停留在口號之上,而是真真切切地落到行動中,提醒著每家陶企對研發、設計、生產和流通整個鏈條的反復思考與精進。
本場活動邀請到了幾位大咖親臨現場,分享對于意大利的米蘭展更是有著獨到的心得和體會,包括意大利NITIDA設計創始人Simone、BG葆格薈西班牙瓷磚平臺聯合創始人李偉成、拓維空間設計創始人汪志科、東鵬控股產品創新中心高端產品企劃負責人劉消冰,幾位嘉賓帶來了家居時尚的最新潮流趨勢。
除此之外,本場活動還吸引了ICC瓷磚總經理漢貝托、產品研發總監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Urquidi,依諾企業產品研發總監Felice等行業里面再產品研發方面的專業嘉賓到場,除此之外,來自行業產品研發經理、設計研發人員、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人士一一到會。
簽到掠影↓↓第一張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第五張
第一張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第五張
會場上人氣爆棚,200多名行業內知名企業代表及設計師團隊等紛至沓來,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活動由三位嘉賓的主題演講和一場對話論壇主要構成,因而,此次的大會上,每一個嘉賓和內容的挑選,包括對話主題,都力求從不同維度為觀眾帶來更專業、更深度的內容盛宴。
除了現場觀眾可以享受一場思想盛宴,本次活動還在華夏陶瓷網視頻號平臺進行全程直播,同步為線上觀眾放送精彩觀點。
本次分享會以其內容專業、高端、前沿,引發了行業關注。現場嘉賓紛紛拍照記錄和做筆記。這次分享會為參與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交流機會,為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張第二張第三張第四張第五張
01/汪志科:新裝飾主義回彈極簡主義空間需要裝飾化語言
首先,拓維空間設計創始人汪志科先生首先上臺帶來《從米蘭設計周看空間設計方向和細節》主題演講。
汪總的演講非常詳細、全面,他認為,今年米蘭展最大的趨勢就是裝飾主義的反彈。
裝飾主義歷史的車輪是隨著時間變化不斷滾動的,比如100年前流行的現代主義其實就是裝飾主義,用大量歐式繁瑣的線條將其概念化;包括前面十年時間,家居裝飾去裝飾化,設計師用大量建筑語言方式來裝飾空間,雖然“少即是多”,但“少也是一種無趣”。
“從現在開始,裝飾主義在回潮,用另外一種方式在回歸”,汪總介紹,裝飾主義反彈的原因就是過去太多黑白灰、簡約的現代主義空間占據了我們的生活,人們在長期接觸一個事物之后就會反感,就會膩。
極簡主義時代需要在空間中帶來一些新的舊東西,比如繁復的圖案,比如裝飾性的元素和色彩,我們生活的空間需要這種簡約主義的裝飾化語言,讓空間變得更有價值感。
王總還介紹了展會另一個趨勢是精致的材質美學和對工藝的極致追求。2024米蘭家具展在極致的材質美學方面的體現,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1、高品質材料的選擇:展會中的家具品牌大量使用了高端、自然、如天然石材、優質木材、精制金屬和環保織物。這些材料不僅展示了自然的美感,也符合當下環保和可持續的設計趨勢。2、精湛的工藝技術:展出的家具展示了精湛的制造技術,如手工雕刻、復雜的接合技術和表面處理技術。這些工藝不僅提升了家具的美觀和獨特性,也展示了制造商對細節和品質的極致追求。3、創新的材質應用:設計師們通過創新的方式將不同材質結合使用,如將木材與玻璃、金屬與織物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視覺和觸感體驗。4、 視覺和觸感的和諧統一:在家具設計中,材質不僅要在視覺上吸引人,還要在觸感上給人以舒適感。通過精心選擇和處理材料,設計師們確保了家具既美觀又實用。
玉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趨勢,玉石因其獨特的紋理和光澤被視為奢華和高端的象征,玉石的自然紋理和色彩能夠帶來獨特的視覺和觸覺體驗,自然紋理又是一個很有裝飾性的手段,對于東方人來說玉石將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汪總還介紹了另外幾個趨勢,包括亮光烤漆,懷舊與復古,溫暖、松弛感,可持續和綠色設計等等,都是今年米蘭展上呈現的一些趨勢。
02/李偉成:靜奢風、后極簡流行后極簡更適合中國家庭
第二位演講嘉賓是BG葆格薈西班牙瓷磚平臺聯合創始人李偉成先生,他為我們帶來《米蘭歸來看陶瓷發展》主題演講。
正如劉小明所言,李總是瓷磚品牌老總矩陣中,第一位公開場合談論米蘭展設計和趨勢的人。
李偉成先生從事陶瓷行業已有17個年頭,過去一直在做國際貿易這一板塊,BG葆格薈是近兩年來專業品牌(平臺)里表現得非常優秀的品牌之一。
李總這次在米蘭設計周走了6天時間,拍了3000多張圖片、視頻,為現場來賓深入解讀國際家居流行趨勢風向。他的分享主要分為三大板塊,為什么要走進米蘭設計周、2024年米蘭設計周的趨勢、如何向意大利品牌學習等。
為什么陶瓷人要去米蘭設計周,李總總結有三大原因:
1、審美紅利,是未來3年最大的紅利;
2、探索2024年家居領域的潮流趨勢;
3、與意大利陶企站在同一起跑線。
李總認為,中國陶瓷和意大利陶瓷最大的差距不是硬件設備,而是“軟件系統”,這個“軟件系統”包括品牌打造、產品矩陣、展示方式、推廣模式、渠道打造、定價系統等等。
關于這屆米蘭設計周的趨勢,李總從風格、色調、元素、特色品牌等四個專業維度進行系統提煉,為現場來賓深入解讀國際家居流行趨勢風向。
“今年米蘭展上有兩個風格非常明顯,一個是靜奢風,一個是后極簡”,李總介紹,靜奢風Quiet Luxury是一種注重品質、細節和舒適感的裝飾風格,強調內斂、典雅、簡約的設計理念,融合了現代奢華和傳統精致的元素。比如展會上的Minotti和Flexform這兩個品牌就明顯地展現了這一風格,包括高端奢侈品牌范思哲、Fendi casa現在也轉向了這種風格。
另外一個是后極簡Post—Minimalism,后極簡是從極簡演變過來,保留了極簡主義的簡約和純粹,同時加入很多個性化、溫暖化的元素,還有對情感和體驗的一些追求。
李總提到,意式極簡在中國不是一種風格,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性冷淡風不適合中國的家庭,而后極簡更適合中國家庭”。
話剛落音,引發現場觀眾同頻,大家紛紛鼓掌表示認同。
米蘭周呈現出一種什么樣的色調?李總介紹,今年整體色調更深沉,主色調有棕色、咖色和大地色。另外還出現了一些配色,比如自然色、安卡拉紅、沙丘色。
在元素方面,米蘭展呈現的趨勢是瓷磚、石材不分家,很多展示產品仍在致敬石材,石材特別是理石和洞石在米蘭設計周無處不在。
最后,李總還特別介紹了Edra、Kartell、gufarm這三個米蘭設計周上的特色品牌。
怎么樣向意大利品牌學習?李總作出了一條公式,分為解構、重組、豐富和完善四個步驟,具體內容可以關注華夏陶瓷網公眾號,會有詳細內容報道。
03/
SIMONE:奶油色和奶白色等暖色調流行不同材料在一個空間和諧共存
第三位演講嘉賓是意大利NITIDA設計創始人Simone先生,他站在設計公司角度,講解了產品開發的靈感來源和研發邏輯,并解讀了今年米蘭設計周/美國石材及瓷磚展趨勢分享。
Simone先生總結,在今年的米蘭國際家具展上,色彩趨勢偏愛米色、灰褐色、白色、奶油色和奶白色等暖色調。這些顏色和其他特別顏色組合變得豐富,這些特別的顏色包括如赭石色,藍色和酸性綠色,既用于家具,也用作獨立的裝飾元素。
另一個普遍的趨勢是把不同的材料運用在同一個環境中,打造出和諧的感覺。意大利設計師把木材、金屬、大理石等其他的各種各樣不同的材料用在一個環境中。例如,大理石臺面與木制壁柜,和大塊(agglomerato)的地磚比如格雷的齊波石Ceppo di Gre相結合。這種多樣化的材料有助于營造講究且具有視覺刺激性的空間。
廚房被放在前景中,作為家庭的焦點。可伸縮爐灶等創新將臺面轉變為用餐者的餐桌,將功能性和美學相結合。陶瓷創新涉及臺面和灶臺一體,齊平,由于厚度減小,可以取代天然或合成表面,提供從大理石到石材和木材的廣泛材料選擇,同時保持美學和實用之間的完美平衡。
使用天然和未加工的材料一直是一個強烈的趨勢,插入優雅的環境中,有時與周圍環境形成對比,作為獨特的裝飾元素。浴室也得到了加強,特別強調優雅,使用相同的材料覆蓋墻壁、洗臉盆和臺面。
另一個重要的創新是使用大板,現在在客廳應用中也特別受歡迎。此外,細木紋裝飾墻為房間增添了溫暖和優雅,將空間劃分得和諧而優雅。裝飾變得更加簡約,從花卉和叢林圖案轉變為幾何、中性色和微紋理,甚至在墻紙上也是如此。所使用的顏色都是自然和溫暖的,有助于在使用它們的其他環境中營造出優雅而精致的氛圍。
04/趨勢對話:米蘭展核心是創意+文化+藝術博洛尼亞展/廣州設計周展示材料+應用
三位嘉賓的演講之后,是精彩的互動對話環節。
本次對話主要圍繞今年米蘭展最大的亮點、你在米蘭展看到了什么趨勢、米蘭家具展對陶瓷人的意義等三大方向進行。
為此,華夏陶瓷網總編老牛,與四位嘉賓代表展開對話。
對話嘉賓包括:意大利NITIDA設計創始人Simone、BG葆格薈西班牙瓷磚平臺聯合創始人李偉成、拓維空間設計創始人汪志科、東鵬控股產品創新中心高端產品企劃負責人劉消冰。
在為期一個小時左右的對話中,主持人和四位嘉賓圍繞主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思想交鋒,金句疊出,令在場觀眾深受啟迪。
@劉消冰
東鵬控股產品創新中心高端產品企劃負責人
首先,劉消冰女士發表了自己對米蘭展趨勢的研判。
作為米蘭展的“常駐嘉賓”,劉消冰認為,除了以上嘉賓講到的,還有一個是趨勢是可持續發展,這次無論是內展還是外展不同的裝置,包括空間展陳上明顯都會把可持續這樣的東西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第二,今年中國對米蘭設計的熱情非常高昂,人流量比去年增加了17.1%,據悉官方有注冊的數據顯示中國參加的人數達到了30萬,但從非官方(坊間)的數據其實已經達到了50萬。
@李偉成
BG葆格薈西班牙瓷磚平臺聯合創始人
接著,今年帶著團隊征戰米蘭展的李偉成先生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審美紅利是未來三年最大的紅利,所以李總現在對公司的要求是特別高的,“我們不能跟別人卷價格、卷規模,那我們卷什么?卷紅利,卷審美,這是我們的優勢,一定要發揮出自己的優勢”,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李總團隊去米蘭有一種天然的優勢,第一個是語言上的優勢,第二個是本身或者整個團隊都是很好學的,第三個團隊執行力強,學到東西回來馬上實踐。
@汪志科拓維空間設計創始人第三位嘉賓汪志科先生也去過很多次米看展了,他表示,米蘭展和博洛尼亞、其他展很大的區別就是場外有很多個展區,同時整個大米蘭本來就是一個設計的都市,所以在逛大米蘭的時候也能在其中看到很多和設計相關的一些內容,而“看展主要的價值是審美和認知的提高,再就是新興事物的了解”。
汪總表示,這次米蘭展,雖然“除了臺面,巖板的未來在定制上并沒有特別大的發揮空間”,但是他看到這次所有定制企業都在回歸,該用什么材料還是用什么材料,所以他認為做巖板的應該清醒一下,“我們大多數還是裝修的裝飾材料,并非定制的核心板材”。
@SIMONE意大利NITIDA設計創始人Simone先生已經參加過三十多展米蘭展了,他認為,米蘭展的價值是可以讓我們提前去感知未來比如接下來瓷磚要應用的場景空間,米蘭展和博洛尼亞展的連接非常重要,米蘭展可以提供瓷磚未來發展的方向。
@主持人老牛華夏陶瓷網總編輯最后,老牛拋出問題:米蘭展對搬磚人的價值在哪里?我們應該以什么樣正確的姿態去擁抱它?
@劉消冰
東鵬控股產品創新中心高端產品企劃負責人
劉總認為米蘭展還是很有必要去看的:第一,單純從產品角度來看,今年米蘭展外展會有非常多品牌介入,除了剛剛PPT里面看到很多內展一些大的品牌,其實還有一些其他品牌在外展都會有展示。這個時候我們過去看產品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可以更早第感知他們做的產品。第二,從渠道以及細分市場來看,很多設計師之所以愿意去米蘭展,是因為陶瓷品牌有這樣的需求,觀看過米蘭展的設計師可以跟企業有更深入的交流。第三,就是剛剛Simone講的觀點,米蘭展帶給我們更多是文化和靈感的輸出,我們要去感知它。@李偉成
BG葆格薈西班牙瓷磚平臺聯合創始人
李總認為,首先,米蘭設計周是一面鏡子,我們去參加的時候可以在鏡子里看清自己,看到自己的長板和短板,這對你的商業模式、產品開發、空間理念有一定的幫助,這就是參加米蘭設計周最大的意義;
其次,從宏觀的層面來講,陶瓷人出去參加這些展會,最主要的就是了解世界上不同的人有哪些共同點和差異點。
最后,從更微觀的角度來講,就是為我們接下來一年或者兩年的產品開發思路做準備。@汪志科拓維空間設計創始人
為什么要去米蘭設計周?汪總認為除了給自己一些見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驗證自己的想法。其次,他們做的設計很多時候是一些頭部企業專賣店SI,這個設計將來要輻射全國各地的市場,所以一定要具有前瞻性。
@主持人老牛華夏陶瓷網總編輯
善于“搞事情”的老牛最后還拋出一個提綱之外的問題:廣州設計周和米蘭設計周看完之后的感受是什么?他們之間的差別在哪里?或者差距在哪里?
@劉消冰
東鵬控股產品創新中心高端產品企劃負責人
廣州設計周這兩年辦得越來越熱鬧,但是它跟米蘭設計周明顯的區別是:廣州設計周更多是一個產品的表現,米蘭設計周不是單單圍繞產品表現這樣的一個層面,而是脫離產品,可能會以藝術裝置來表現,再往上會看到有一些文化概念的東西。@李偉成
BG葆格薈西班牙瓷磚平臺聯合創始人
李總認為,它們最大的相同點是,都叫設計周,僅此而已,其實兩個根本是不同概念的,米蘭設計周我們更多的是去看空間,看概念,這是他們對背后文化的一種詮釋,而廣州設計周還是以材料商居多,空間展示可能在一樓、二樓、三樓會好一點,其他的區域可能相對來說設計感會弱一點。
“但是并不是說廣州設計周就不好,我覺得廣州設計周很好,所以我去年足足逛了三天”,李總認為,廣州設計周琳瑯滿目的產品,可以讓我們看到產品在生產、制造、效率方面的優勢。
@汪志科拓維空間設計創始人
這兩個一定要比較的話,相當于一個國家的設計周和整個地球的設計周比,米蘭設計周涵蓋的是最塔尖的和最底層的設計,參與人的素質、企業的能力當然是有很顯著的區別,但是我現在不是貶低廣州設計周,廣州設計周在中國所有設計周里面是一個已經辦的相當好展會。
@主持人老牛華夏陶瓷網總編輯
對話論壇的主持人老牛最后還進行了總結性發言:
其實廣州設計周是取代了佛山陶博會跟潭州陶瓷展高端的材料、設計驅動性品牌的材料展示,它的內核或者商業上的支撐其實是材料的呈現,當然也有材料的應用場景的呈現。
潭洲陶瓷展或者佛山陶博會需要思考的問題,在中國來講,廣州設計周能夠做到把材料的設計呈現在這樣的一個大舞臺上,它也應該是長盛不衰的,而米蘭設計周是另外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呈現我們人類的夢想。
廣州設計周對我們來說更有用,更有商業的流量,米蘭設計周就是造夢者的樂園,展現人類最美好的或者人類之所以成為萬物之精靈的創造力方面呈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去米蘭。
小編認為,老牛說得沒錯!正如我們華夏陶瓷網作為行業專業媒體的責任一樣,舉辦這場共享會,就是為了把相關專業人士聚集在一起,助力行業發現當下家居的流行風格和趨勢,為企業在產品研發時先導性注入更多靈感和源泉。相信這也是這場思想盛宴希冀賦能行業的意義,也希望我們確實做到了。我們相約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