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月13號(上周四)晚上10點多,我們華夏陶瓷網一行3人和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顧中飛,一起搭乘中國聯合航空飛機從佛山機場出發飛往成都,開啟2024“設計驅動產品供應鏈”終端調研活動。
在成都站,調研小組花了14、15兩天時間分別采訪了洛瑪諾、元亦、濤濤三個瓷磚工作室的創始人敬梟、黃克學、濤濤,以及成都歐文萊總經理黃超、成都馬可波羅總經理周軍。
在重慶的兩天時間采訪了桃也瓷磚工作室創始人葉師傅、陶集集瓷磚買手店創始人李智、蟲二陶瓷藝術館創始人蔡宏,以及重慶簡一總經理王艷、重慶兄弟裝飾總裁劉波。17號下午調研小組一行從重慶北站坐高鐵來到湖北恩施。第二天采訪了ICC、IMOLA等品牌恩施代理商筑客美家創始人張濤。
結束了恩施的采訪,調研小組一行18號下午來到長沙,并在19號上午采訪了資深材料經銷商董先生。下午則采訪了IMOLA和歐文萊代理商郭斌。20號上午繼續采訪千倉匯家裝服務平臺創始人羅威。
成都站采訪:洛瑪諾、元亦、歐文萊、濤濤、馬可波羅
02/
由華夏陶瓷網主辦,簡舍巖板•瓷磚2024“設計驅動產品供應鏈”終端調研活動,前后共計7天時間,橫跨三省市,共計采訪了14位嘉賓,他們分別來自瓷磚工作室、大商、本土專業化高端品牌、進口品牌。
“設計驅動產品供應鏈”的本質是需求驅動,而今天以85、90后為主的需求最重要的特征是個性化、差異化和“品價比”,而且從趨勢上看,未來需求“不一樣”的特征只會更加突出,呈現出一種“千人千面”的景象。
舉個例子,這也是我們采訪完瓷磚工作室后的某種總結,即接下來我們傳統的按年齡化分消費層次,然后給品牌定位,比如搞出個什么“年輕化”品牌,這種做法未免太刻板。因為現在生物學意義上的老年人,很多其實心態很年輕。而反過來,因為從網絡上獲取知識極其方便,如果加上一些經歷,年輕人普遍早熟也是常態。
因此,必須承認的是,光靠單一品牌商,包括源頭工廠其實很難真正滿足新興消費者的多元選材需求。而這正是瓷磚工作室誕生的理由。
重慶站采訪:桃也、陶集集、蟲二、簡一、兄弟裝飾
03/
綜合成都、重慶、長沙等被采訪過的瓷磚工作室,我認為當前瓷磚工作室大概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1-3個)品牌+N差異化補充產品,比如成都的洛瑪諾,屬于寫字樓里的去場景化選材中心模式;
二是去品牌化,純選品(產品),以產品美學搭配為核心,比如成都的濤濤、重慶的陶集集,也是寫字樓里的去場景化選材中心的模式;
三是以品牌組合為框架、表征,但在運營上還是以選品為中心,擺脫綁定品牌的桎梏。雖然門店還設在高端大賣場,但產品展示上去場景化,更不搞沉浸式體驗空間,只是上墻展示產品,這實際是品牌祛魅,迎合當下年輕人的想法。
比如,位于長沙喜盈門范城的某品牌就是這樣一種業態。長沙喜盈門范城是當地最高端的綜合性家居賣場,只有一層賣瓷磚,IMOLA、ICC、dpi casa、 歐文萊、HBI、卡布奇諾、JNJ等都在這里。
它是個瓷磚平臺,營銷總部在佛山。但長沙喜盈門范城這個店雖然門頭打的是它,但實際是組合了慕瓷MUZZI、酷士得等一個集合店。
只不過,正如前文所述,雖為品牌集合店,但背后遵循的還是甄選產品的邏輯。這種運營模式顯然對品牌商,沒有做“專賣店”那樣友好。因為代理商和品牌商之間可能并未簽銷量保證。而且,一旦進店品牌被選中的產品長期售賣不佳,那雙方解約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恩施站采訪:筑客美家創始人張濤
04/
與專賣店一樣,作為一種新興渠道業態,瓷磚工作室實際也有客群的定位。比如,有定位高端的,比如洛瑪諾;有定位30-40歲年輕群體的,比如濤濤;有定位剛需人群的倉儲批發式的瓷磚工作室,這次我們調研小組沒有采訪到,希望在第二季補上。
這次調研我們特別增加采訪了成都歐文萊、成都馬可波羅、重慶簡一、恩施ICC、長沙IMOLA等傳統的走專賣店模式的經銷商,這樣就增加了觀察“供應鏈變革與渠道發展”這一當前行業最緊迫話題的維度。
當下,無論對于一線大眾品牌還是高端專業化品牌的經銷商,多元渠道的拓展和適應并沒有什么問題,決定成敗最關鍵的還是供應鏈的質量和效率。
終端供應鏈質量,首先是產品質量,包括功能與審美。但過去我們評判產品質量主要以廠家、經銷商自己的認知為上限。而實際上,現在需要的是從客戶或用戶的需求出發確立方向。
而一旦遵循“需求導向”的邏輯,那么,一些時下看似忤逆傳統的觀念,比如“代理一個品牌,不如代理一款爆品”、“系列產品代理”、“細分品類代理”、“一城多商”、“品類/品牌集合店”等都順理成章了。
長沙站采訪:郭斌(IMOLA)、羅威(千倉匯)、董先生(資深材料商)
05
/這兩年,大家都在想怎么破內卷,怎么“活下去”,其實品牌代理商內卷的表面是流量爭奪,而里子是供應鏈產品質量、價格,以及運行效率和落地服務等。
這次成渝鄂湘四地調研,最后一站是長沙的千倉匯。千倉匯創辦于2022年,定位是家居建材平價直采平臺,創始人是湖南耀邦實業集團總裁羅威。而耀邦實業則長沙知名的大商,是東鵬陶瓷和生活家地板湖南省代。
羅威是80后創二代,他早期做金融,回到家族產業決定做些不一樣的東西,于是便有了千倉匯。
千倉匯先是將中小型家裝公司、設計工作室等發展成會員,然后為它們提供大品牌家裝主材、輔材、軟裝、定制、電器等。而這些產品則超市般陳列在店內,供會員及消費者選擇。
千倉匯像建材超市的產品陳列
千倉匯目前已在長沙布局了3個大店,員工已有30多人。據羅威透露,千倉匯也在不斷進化之中,其1.0版還停留在賺差價上,而到了即將亮相的2.0版新店,將不再賺差價,而只收合理的平臺服務費。
值得注意的是,千倉匯同時打造了一個SAAS數字化平臺,所有入駐千倉匯平臺的品牌產品都陳列在線上商城中,會員可以直接在APP內選購下單。同時,APP訂單支持“代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