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2024設計驅動產品供應鏈論壇暨看見“好智造”活動啟動禮在潭洲國際會展中心3號館舉辦。
本次活動由廣東陶瓷協會、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 山東省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協會指導,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營銷分會特別支持、陶商資訊、閩陶薈支持,華夏陶瓷網主辦,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晉江市建材陶瓷行業協會、夾江縣陶瓷商會協辦。
另外,本次活動在華夏陶瓷網視頻號平臺進行全程直播。
本次活動重點領導嘉賓▼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陶瓷分會執行會長 姚若晗
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副秘書長 潘勇文
森蒂泰珂董事長 徐磊
建興工廠總經理 胡序鵬
中揚新材董事長 全春輝
星誼精密陶瓷科技總經理 孫華欣
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 顧中飛
廣東惠泉美居總經理 何恩
科托納陶瓷設計董事長 周興福
佛山市為來建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 吳志輝
華夏陶瓷網總編輯 老牛
01/
“好智造”競爭的背后
“品價比”驅動下的“源頭工廠”溯源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陶瓷分會執行會長姚若晗
近年來市場萎縮、消費降級,整體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的趨勢,規模不及高峰期的一半。
今年尤其是頭部品牌的加入,價格戰會更甚。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已經開始瘋狂“卷產品”,也就是根據需求把品質提高,這里的品質不只是產品的“硬性條件”,而是通過設計的手段去提高審美。同時,我們看到有企業為了聚焦做出更好的產品,在開始做設備的改造、引進,供應原料、應用的提高,這些“小創新”都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所以,在淘汰依舊是當下及未來主旋律的時候,我認為只有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才會活下來。
這次活動提倡的“好智造”,本質上就是從供應鏈上去提升產品,為次活動主辦方也發起了后續的“尋找好工廠”的計劃,對此我表示非常支持,同時在此也預祝這個計劃和本次活動圓滿成功。
·華夏陶瓷網總編輯老牛作《供應鏈競爭丨從“好產品”到“好智造”》主旨報告
今天的競爭已經到了由產品、渠道、品牌,進入到了供應鏈的競爭。所以接下來我們也要從找“好產品”到找“好智造”,從去年尋找中國陶瓷的專精特新,過渡到今年要去尋找中國陶瓷的“好智造”。
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想法?我們看到消費端有一個現象,社區團購正在崛起。它背后的邏輯其實就是私域流量的平替模式,通過集采把源頭工廠的價格打下來。傳統的集采它追求的是更低的采購成本,但當下的集采還是不一樣的,它的目標是“質優價好”,不是講價最低,是“質優價好”,其實就是一個性價比的概念,或者品價比、顏價比的概念。
我們現在所追求的“品價比”,背后最終的指向其實就是供應鏈的競爭,源頭工廠的競爭,好智造的競爭,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個邏輯。所以接下來的論壇會一起探討什么叫源頭工廠?什么叫好的工廠?什么叫好智造?好智造的標準是什么?從過去樹立品牌或者說挖掘產品要進入到直接去挖掘好的工廠、源頭工廠,尤其要挖掘好智造。
02/
鏈條上的變化:
短鏈化/重構/定向需求
在本次“設計驅動產品供應鏈論壇”中,共設置了兩輪主題進行探討。包括第一輪的“以需求為導向的生態共創式產品開發模式”以及第二輪的“好智造”背后裝備技術等優質供應鏈整合。
第一輪主題特別邀請了來自產銷研板塊的專家進行探討,他們分別是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陶瓷分會執行會長姚若晗、星誼精密陶瓷科技總經理孫華欣、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顧中飛、廣東惠泉美居總經理何恩、科托納陶瓷設計董事長周興福。本次對話由華夏陶瓷網總編輯老牛擔綱主持。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陶瓷分會執行會長姚若晗(上中)、星誼精密陶瓷科技總經理孫華欣(上右)、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顧中飛(下中)、廣東惠泉美居總經理何恩(下左)、科托納陶瓷設計董事長周興福(下右)、華夏陶瓷網總編輯老牛(上左)
老牛:我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希望你們從自己的角度來談一談過去幾年經濟下行,導致整個陶瓷行業的產銷研,生產銷售研發等等這個鏈條發生了一些什么樣的變化?這些變化它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從何總開始。
@何恩
廣東惠泉美居總經理
我覺得本質就是過剩。以往大家的生產、研發到營銷、資源配置都是圍繞著房地產大開發的消化量去配置的。現在整個市場突然間萎縮了,所以導致很多資源有很大的過剩。所以你也要馬上進行徹底的調整,而且要根據未來兩三年的變化去調整所有的整個要素的配置。不然有更大的大浪逼著你調整的時候,跟你主動調整整個效果會不同。
所以,針對這些變化我們從幾個方面去進行調整。
一方面,我們加強了原有公司傳統的優勢。我們本身做的是高端的工作,現在把整個鋪貼全流程做起來了,現在分公司鋪貼方面的業務,運輸等等衍生的服務比例在上漲。
第二個調整一些直營門店的數量,把直營門店轉化為讓員工去經營,比如我們變成承包、分銷、合作伙伴、加盟店等等。
第三個對一些重點的整裝企業進行合作。比如針對整裝公司需要的產品從性價比的角度進行一些定制,主要是這幾方面的工作,減少固定的開支。
@顧中飛
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
作為品牌方的角度,我看到了有兩個方面的變化。
一個是大商已經在越過品牌方,直接向工廠進行采購獲取OEM的價格。包括生產工廠、釉料公司都在參與供應鏈采購的行動,本質就是在縮短中間的采購環節,因為大家都想采購到更好更低的價格,把價格差拉的更低,這個是我當下看到比較亂的一個現象。
第二個變化是我們作為品牌方,也發生了以需求端為導向的變化。比如我們的創新過去是基于工廠有什么樣的生產工藝/條件,然后我再去找什么樣的生產文件做的創新。現在我們的創新是了解并基于客戶的需求創造一個好產品,跟設計方、材料方技術端進行深度研討,再到工廠去制造。包括我們跟全季酒店的合作,也是根據他們的需求形成從產品研發、制造、交付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孫華欣
星誼精密陶瓷科技總經理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大家知道的星誼是一個材料商、原料供應商、技術提供者。其實星誼在40年前也是大商,主要是從臺灣本地的工廠銷售到美國。外銷美國的模式是典型的“工廠思維”,也就是當市場需求找到工廠的時候,工廠往往會先考慮現在比較經濟的尺寸,現有的生產條件,所以會盡量推一些有利的產品。
那過去40年的經營,我們的優勢其實就是在于一直先考慮客戶需求,滿足客戶需求之后再去尋找到最經濟,最有條件的生產進行執行。
包括我們現在把這種服務轉移到國內,也是以客戶需求導向的模式去進行。這當中我們在產品開發板塊,我們也在和設計公司進行前置性的“共創”,進一步快速配合市場需求,縮短開發流程。
@周興福
科托納陶瓷設計董事長
我們是做產品設計,在需求端以前面對更多的是B端板塊,在產品設計端這兩年變的特別的碎片化,以前的時候在做產品提案的時候可能面對銷售老總就搞定了,但現在這個提案可能面臨市場部、工廠、銷售,同時還有其他研發工藝技術端,所以我們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不能用單一的產品思維做東西。
需求在變的時候,就變成我們的東西要做的更精準,要更加站在設計思維的角度,站在工廠生產的角度,站在營銷的角度去做一些東西。需求會有,但是會更加的專業化,所以留給我們的機會還有很多。
@姚若晗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協會陶瓷分會執行會長
“產銷研”這三者之間現在關系用一個核心詞來形容,我覺得應該是重構,或者叫“細分+重構”。在一個細分趨勢下的重構,這個重構會表現在,細分其實讓它更精準,同時更直接把供需的信息連接起來,實際上在提高整個行業、產業鏈的溝通效率。
這當中有幾個很明顯的趨勢:比如剛剛提到從“工廠思維”到客戶需求導向思維的轉變;其次是整裝的模式也在變化,即通過品牌總部成立獨立事業部去運作,針對整裝渠道的需求去定產品定價格,集中生產也提高了效率。還有一個趨勢是“大商去中間化”。比如一批大商一起去做一些產品,直接找到適合做這個產品的工廠,就可以把這些產能消化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模式。
我還了解到有一些公司現在專門做產品研發的專業服務,就是根據訂單進行研發、貼牌、交付,全程搞定,賺專業服務費。
老牛:最后我想總結一下,我一開始定了一個話題談共創共享的開發,但是經過跟大家的討論,有兩點是可以思考的。
第一無論是定制也好或者未來有些共享開發或者整個演進的過程當中,有一塊要落到工廠,工廠才是最終的承接,工廠的能力需要進化,工廠的背后始終還是需要像星誼或者科托納這樣的研發公司和設計公司,這是一個市場倒逼工廠能力提升的問題,包括柔性的制造能力等。
另外一個方面也不可忽視在整個過程當中也在出現好產品的解決方案的服務公司,也就是說未來的需求是多元的。當然,或許者最終背后還是需要好的工廠、好的技術服務公司、好的設計公司,只不過是未來我們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解構但是在重構,往什么方向發展,都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可能性。
03/
供應鏈上的新需求
深度整合解決客戶需求
第二輪主題是:“好智造”背后裝備技術等優質供應鏈整合。本輪特別邀請了供應鏈中來自上游色釉料和工廠及設計公司進行對話,包括建興工廠總經理胡序鵬、森蒂泰珂董事長徐磊、中揚新材董事長全春輝、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顧中飛、科托納陶瓷設計董事長周興福,以及主持人華夏陶瓷網總編輯老牛。
·建興工廠總經理胡序鵬(上中)、科托納陶瓷設計董事長周興福(上右)、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顧中飛(下中)、中揚新材董事長全春輝(下左)、森蒂泰珂董事長徐磊(下右)、華夏陶瓷網總編輯老牛(上左)
老牛:第二輪我們談好智造,這一環節的主題是好工廠背后整個供應鏈的整合。各自介紹一下在鏈條上的定位,包括就是在供應鏈上互相的一個需求是怎樣的?提出了一些什么新的要求或者壓力?
@胡序鵬
建興工廠總經理
我是建興工廠的胡序鵬,從業31年,一直都是在生產一線。
這幾年客戶的要求這個問題一直是持續的,特別是建興廠經過了幾年的轉型磨合,創新能力、設備跟進、快速響應,包括小單的快速反應等方面的需求確實是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展會前半個月一個月時間非常緊張,因為各個公司做的新板特別多,有200平方米、300平方米。
@徐磊
森蒂泰珂董事長
我們公司一開始做添加劑,在做添加劑過程中接觸到國外懸浮劑,在這個過程當發現國內沒有更好的干粒,又從國外引入干粒,在做表面啞光效果的時候,又發現國內一些設備不能提供大產量生產時候表面穩定性,然后就開始引入了一些設備,在進入設備引入過程中也發現了我們可以怎么樣通過整條生產線設計方案提供更柔性化的生產應對,我們一步步迭代了現在公司提供的服務。
我們希望能夠做到高效生產質感的公司,拿意大利的技術,洋為中用在國內做落地服務。當然,不僅引進設備包括材料,也在引進意大利的生產方式和解決方案,做最好的同時性價比又高的產品。
@全春輝
中揚新材董事長
我們主要在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圍繞客戶需求去做開發;另外一塊事情就是,配合陶瓷企業一同去解決他們客戶的需求。
而且我們敢于聚焦,主要是聚焦兩方面,一個是行業的頭部,第二個是個性化品牌。行業的頭部在幫他做創新,另外一個例如簡舍、芒果這類個性化品牌幫他們一起解決新產品的開發問題,縮短研發時間和研發成本。
同時我們也在選擇打造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我們要不斷跟客戶做一些選擇,現在這個行業卷,肯定是因為多造成的。好的智造肯定是好,我們也非常認同,但是絕對不要去多,不要去泛濫,不要沒有門檻。大家都在創新,如果創新沒有門檻那還叫創新嗎?
@周興福
科托納陶瓷設計董事長
在供應鏈整合當中,危險和機會是同時并存的。
2019年我們和孫總在探討怎么樣打造一個一成套的產品開發模式,那時候我已經有了一套產品的規劃方案出來,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做整體解決方案。我們公司不光是做瓷磚的產品設計,后面還做軟裝設計,和國外的一些公司也有合作,其實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全面、更加專業,能夠為客戶真正提供好的解決方案。
@顧中飛
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
柔性定制或者好產品往往需要鏈條上的高度配合。
所以我想提的第一個概念好智造的閉環邏輯,現在真正做好產品的工廠并不多,甚至真正愿意去做好產品的工廠也不多,能夠有一群比如設計公司到釉料公司、技術公司再到生產工廠如何形成一個閉環,真正為一些有價值創新的品牌進行服務,形成一個閉環的供應鏈環節,這是我想說的好智造的第一個關鍵點。
第二個關鍵點,當下是過度開發的時代,每個品牌都在過度開發,我想說的是未來我可以以建興廠為龍頭,以閉環的資源來把這些剛剛說的爆款產品打造出最經典的產品,然后我再給同行直接供貨,甚至減少同行的開發,如何打造一個好智造的閉環平臺,這是我真心想做的。
04/好智造的維度和標準
生態圈內的共創共享響應
老牛:今天要討論的問題真的很多,最核心的問題大家接下來集中聊一下,從大邏輯來看,怎么樣才能夠有好的智造的工廠出現?具體一點,好的智造主要表現在哪里,或者有哪些維度,哪些標準,能不能梳理一下?
我們現在把目標對準胡總,比如建興廠未來能夠成為一個什么樣好的制造公司,有哪些標準?你認為它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徐磊
森蒂泰珂董事長
我認為效率要提升,用的材料是更環保、更節約的,盡量能夠完成訂單,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可能胡總會有很多個訂單不同的表達方式都能完成,不用那些人整天在現場搞各種測試,貨又對不上板,顏色又對不上,就是非常穩定的接單生產,這是最好的方式,我覺得是這樣子的。
@全春輝
中揚新材董事長
好制造一定首先要關注它的持續性,不管是上游下游來講,都是協助陶瓷企業制造企業一起去把好智造做出來。主要有兩點要關注,第一個就是要堅持創新,堅持少就是多,不要太過分的粗制濫造,或者想的太多,又做的太多,做的很雜,一定要聚焦。
第二個一定要尊重各方的價值。不管是設計價值還是材料服務價值,要尊重它的價值,敢于為這種價值去買單,去共同打造更高的門檻,因為你在買單的時候其實是在提高創新門檻。
@周興福
科托納陶瓷設計董事長
其實行業當中我們做產品開發都面臨著很多的困境,針對于新工藝、新設計的表達,相對來說生產線不可能停下來幫你去做這樣的實驗,這樣子產品的開發周期非常久,而且這里面大家的投入和時間都耗得非常久。
所以我們希望在全總和胡總的支持下能不能讓我們一些具有想法的設計公司和技術公司做一些產品開發方面更便捷,更加利于整個行業的東西。
@顧中飛
簡舍巖板瓷磚創始人
作為品牌方我的需求是,第一我想做一塊好磚的時候,除了設計圖稿之外,在工廠層面第一個需要有一定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剛剛也提到了工廠一定要敢于創新,甚至愿意為創新再買單,價值創造一定是需要代價的。所以在生產設備,甚至在新材料的引進,創新的嘗試對我蠻重要的。
第二個在創新過程當中要把創新的成本降到最低。對于我來講,就要求工廠做更多的柔性化定制化。第三個市場的反饋有一個高頻次,能夠效率更高,快速的反應機制。我能夠給工廠賦能的就是,我會把一線最真實的聲音跟工廠進行深度的交換,這個我是能做到的。
@胡序鵬
建興工廠總經理
十幾年來,我一直面臨著這方面的挑戰,因為我們一直是以個性化的產品為主,干著最臟、最累的活,但是也做得最開心。
我對產品的理解相對比較簡單,第一個是一個產品的基礎品質,這是必須要做到OK的。第二個除了基礎功能以外,體現我們的裝飾功能,也就是要給客戶、給用戶帶來享受,帶來便利,帶來愉悅的感覺,這是我們第二個目標。
第三個是用匠心打造。今天我們這個話題比較好的是沒有過多的糾纏于成本,誰都都想低成本做好的東西。但是我的工廠里面提的一個概念是,不要浪費。基本上不提節約成本,只要不要浪費,好設備好設計好材料一定要應用,不然怎么做好產品,這是一個基礎的東西。
老牛:最后總結兩句,相信今天所有整個生態鏈里面各個主體都要明白一件事,市場倒逼我們這些生產的要素都在重新的解構。重新的結構,首先必須堅守專業,要有匠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同時也要有適當的延展,要響應市場的需求,要為消費者的體驗提供更好的一攬子的解決方案,那這個還是需要相互之間的打配合。
既然是一個生態,各個生態位的企業如何形成一個可以相互協作的小生態,這是第一步。
至于我們能不能夠形成一個真正快速的響應,可能還需要我們之間的磨合,最本質還是要建構在你本身的專業度或者匠心,如果大家都是這一類的人,那就可以同頻,才能夠真正往著共創、共享的模式去做。
在這樣混亂的時代里面,很難得我們不談論低價高效,而是談論好產品好智造,這才是長期主義的打法。我們不看半年一年,我們看五年十年,這個才是我們想要倡導一種長期主義的精神。
05/
“好智造”主題片首播
看見“好智造”計劃正式啟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的壓軸環節,主辦方還首次播放了為此次主題活動特制的專題大片《2024,看見好智造》。
,時長02:22在主題片中,可以看到主辦方對當下“好智造”需求的演變由來,以及新時代下對“好智造”的標準等作出了深度的解讀。
2024,看見“好智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市場收縮,消費降級,需求改變,陶瓷行業市場競爭也開始從產品競爭,過渡到“源頭工廠”競爭。
檢視下過去四十多年中國現代建陶的發展史,前面實際上走過了一條“產能→產品→渠道→品牌”競爭之路。
而接下來,是“供應鏈→源頭工廠”的競爭。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轉變呢?
主要是當下消費降級與消費升級同時發生。一方面消費降級導致預算減少;另一方面,消費者需求卻在持續升級。
尤其是新一代消費者基本都是知識青年,他們更加理性、挑剔,既要產品質量好、功能全、顏質高,又要迎合潮流,還要價格便宜。
以上這兩點,都在倒逼品牌和企業,要有交付符合“既要又要還要”原則的“一片好磚”的高超能力,也即作為一個好工廠的“智造能力”。
那么,對一個好工廠來說,其“好智造”的標準又是什么呢?我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條:
一是具有良好的裝備技術及原輔材料,以及產品研發、設計等上游供應鏈的管理能力;
二是良好的精益化管理能力,尤其是持續降本增效的能力;
三是柔性制造,可接受小批量定制的能力;
四是自動化、智能化制造的能力;
五是建設綠色工廠,低碳環保生產的能力;
六是以市場需求為驅動力,隨機應變,推動產品技術更新迭代的能力。
2024,產能競爭還在瘋狂延續,產品、渠道、品牌競爭愈加激烈,而由供應鏈競爭溯源,引發的“源頭工廠”競爭、“好工廠”競爭、“好智造”競爭大幕漸啟…
不僅如此,為進一步推動行業升級發展,主辦方在活動最后,特意邀請供應鏈的企業共同參與看見“好智造”活動啟動禮。據悉,該計劃旨在通過“尋找好工廠”,挖掘、推動源頭工廠的“好產品”、“好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