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購物狂歡節已經落幕,作為年度網購消費盛典。眾多商家紛紛在這場狂歡中拿出促銷必殺技。作為浴室柜龍頭企業的伽藍潔具,也乘著雙11狂歡節的購物狂潮全力開火,以搶占電商蛋糕分量,獲得高增長。心海伽藍贏伽電商總經理陳松兵以一位營銷者的眼光向我們解讀2014年電商大戰。
電商平臺各具特色
雙11與既是商家群戰,又是各大電商平臺互相比拼。雙11從單一的淘寶一枝獨秀到今天的京東、唯品會、天貓、易迅、國美等眾家爭鳴的局面。一千商家有一千個電商平臺,商家眼中的網上購物網站是怎么樣的?陳松兵用營銷的眼光詳細地分析了各家電商平臺的消費群體特色。“京東的消費群體主要是以男性為主,且他們的消費觀念比較保守。這與京東過去專門銷售數碼產品的歷史有一定的關系。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假如是一款價格相同的產品,大部分的消費者會選擇京東,因為他們覺得京東商場比較正規、可以開發票、保修,可以給他們信心。而唯品會的消費群體主要以三線城市為主,剛好可以和天貓形成互補關系,天貓上難以銷售的產品,放到唯品會上幾乎一上線就被搶光。不同的電商平臺存在著不同的商機。”
據陳松兵透露,目前心海伽藍已經成功進駐唯品會、京東商城、淘寶網等電商平臺,在未來還會在手機端上尋找機遇并且會在海外市場尋找新機遇。
銷量VS利潤 孰重孰輕
據官方數據統計,心海伽藍雙11天貓成交金額達到4822341元,成交商品數4912件,成交人數達到4035人。雙11天貓促銷高成交率的背后,即將面臨的是銷售額與利潤這把天平的平衡度問題。隨著消費者理性回歸與電商平臺的服務的完善,商家也不再一味追求高銷售額低利潤的營銷方式。作為心海伽藍電商銷售的掌舵人,陳松兵也注意到消費者理性的轉變。并開始在產品銷量與利潤之間進行考慮。他指出,麻木追求銷量是一種不理性的做法。很多品牌確實獲得高銷售額,但是它背后的利潤也值得我們考量。即使在電商平臺上,也存在品牌積累競爭。每一年的天貓動員大會到場的面孔一直在換,但老品牌的面孔依然存在。
電商已經深入人心是不可能消失的,但消費行為已經悄然轉變。而心海伽藍的電商策略也在改變。“這5年來心海伽藍的銷售額一直在增加,我們一直在沖擊銷量的高峰,但是明年的雙11我們更理性,不以量為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