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條百度向旗下團購網糯米投資200億元的新聞把正在翻騰的O2O市場掀起了大浪,近日,在商業價值和鈦媒體聯合舉辦的2015MIIC大會上,百度外賣老大說看不上賣外賣的錢,最終要做的是同城物流,一時間,大眾對O2O的關注度陡升。
上個月,阿里巴巴重啟“口碑”網,投入60億元試圖打造自己的O2O平臺。而騰訊早在去年就向另一個重量級O2O平臺大眾點評網投資4億美元,獲20%股份,并于今年4月大眾點評的E輪融資中再次加碼。而58同城和京東已經分別推出58到家和京東到家,進軍生活服務O2O市場。
一些高增長的O2O平臺融資高的驚人,僅做美甲的平臺河貍家年初就收獲C輪5000萬美元融資;外賣平臺餓了么年初融資3.5億美元;合并后的打車平臺滴滴快的現在要融資20億美元!
另一邊很多還在發展的垂直的O2O平臺正卯足勁向前沖,如醫藥平臺藥給力、家政平臺阿姨幫、整形平臺新氧、足療平臺舒服吧等,每一類都有很多創業公司在忙著推廣和融資。還有不少新創業者正試圖闖進來分一杯羹。
一時間O2O市場成了金礦,各路英雄都豎起大旗,拉開架勢要攻城略地。
BAT大力發展O2O
現在為什么幾大巨頭都不約而同對O2O市場如此重視?為什么大量創業公司都要擠進O2O市場?這個市場將來發展起來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
百度將在未來三年期間向糯米投資200億元人民幣,以大力發展O2O業務。李彥宏多次強調,過去的百度做的是“連接人和信息”,現在百度的戰略是“連接人和服務”,“我們要去連接線下各種各樣的商家,對接到我們的信息系統上,才能實現連接人和服務,才能讓消費者不僅能找到信息、內容,也能下單、獲得他們真正想要的服務。”
百度糯米今年已經在餐飲和電影兩個重點品類,逐步試水"會員+"戰略,推出儲值卡和優質院線聯名會員卡。百度糯米強調,將通過"會員+"機制與商戶共享客戶信息,幫助商戶建立自己的線上會員體系,培養忠實用戶。百度做電商完敗,而在O2O市場,百度相對阿里有搜索和地圖入口優勢,完全可以發力一戰。如果百度能在O2O成功,那就有了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擴展收入來源。如果再錯過這個浪潮,那百度就真的只淪為一個搜索了。
近期,阿里巴巴與旗下螞蟻金服共同向“口碑網”投資60億元,力求抓住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機遇。新口碑網計劃從餐飲服務入手,螞蟻金服在超市、醫療、售貨機等領域的線下業務也將逐步整合至“口碑”平臺。阿里巴巴將為“口碑”平臺提供云計算、平臺建設等底層的基礎支撐,原有的外賣平臺淘點點將并入“口碑”,螞蟻金服為“口碑”平臺及平臺的線下商戶提供移動支付、消費信貸、信用體系及小微貸款等金融服務。
7月1日,肯德基中國宣布與支付寶達成全面合作,未來全國近5000家門店將實現支付寶支付。此前沃爾瑪和家樂福已在今年開始接受支付寶。支付寶的全面鋪開將有助于口碑平臺各種生活服務的業務開展。
外賣O2O太大太誘人,新老巨頭加緊搶奪
外賣O2O究竟有多誘人,當聚美優品、京東都加入進來你就能感受到了。上月這兩家分別推出“分時外賣”服務,加入到外賣O2O的浪潮中。
聚美優品正式推出 “美天早餐”,試水以周為單位的早餐配送服務。“美天早餐”菜品來自慶豐包子鋪、永和大王、麥當勞等餐飲連鎖品牌。覆蓋了北京20余個白領密集的商圈和寫字樓,并針對國美、騰訊、愛奇藝等公司員工開通了“公司專場”。京東到家則推出 “拼豆夜宵”,聯合餓了么,主攻23點-5點的夜間餐飲市場。
上月,一號專車也與麻庫小龍蝦和麻辣誘惑合作了“一鍵龍蝦”專車送餐服務,專攻小龍蝦“吃貨”群體。輕食外賣“樓下100”則推廣芝士下午茶配送,該公司于7月2日獲得8000萬元A輪融資。連咖啡、愛鮮蜂等外賣平臺還提供咖啡、茶點等特色配送服務。一時間外賣O2O之火越燒越旺。
易觀智庫發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報告》顯示,一季度在線外賣成交訂單高達1.76億單,同比增長340%,增速驚人。前兩名的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合計占超過七成市場份額,其中餓了么整體份額占比突破40%,校園和白領細分市場占有率均居首位,美團以34%的份額排第二。進入市場較晚的百度外賣獲得8.65%的份額,而淘點點市占率則下降至4.73%。App活躍度方面,餓了么和美團外賣繼續強勢,分別以754.8萬和635.6萬的季度活躍人數大幅領先其他平臺,淘點點和百度外賣則為120.8萬和58.9萬。
外賣先鋒餓了么于年初獲3.5億美元E輪融資,參投的有騰訊和京東,估值達10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上市。去年餓了么大舉擴張,團隊員工數量從三四百人增加至6000人,而覆蓋城市也由最初的20多座擴展到接近300座,同時從高校市場蔓延向中高端白領市場。但近期也有報道稱其高管透露日訂單在120-140萬,遠不如美團的220萬日訂單。
今年該公司發力品牌外賣,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Costa Coffee等知名連鎖餐飲商戶紛紛加盟餓了么品牌館。目前,餓了么自有配送團隊超過3000人,在全國近20個一二線城市均有分站,平均送達時間不超過45分鐘。
團購巨頭美團在年初獲7億美元D輪融資,為外賣大戰儲備資金,估值達70億美元。該公司稱其5月外賣市場份額已突破50%,穩居外賣O2O頭名。日訂單量已超過220萬,覆蓋全國超過270個城市。美團外賣背靠美團O2O大平臺,有強勢的平臺支撐,美團超過2億的用戶群體,可源源不斷向美團外賣導流,這是其他單一領域的外賣平臺所不具有的。其次,美團的地面推廣力度強大,目前美團外賣線下團隊人員規模超過2500人,覆蓋城市近270個。而且美團還以第三方保險等方式保證用餐安全。
淘寶旗下的外賣平臺淘點點目前開拓的城市僅在20個左右,遠遠少于餓了么和美團的規模。淘點點想復制淘寶的經驗,做移動餐飲的生活服務平臺,再造一個餐飲界的淘寶。但是沒有足夠的隊伍去推廣,規模很難有爆發式增長。從目前本地生活類O2O發展趨勢來看,為了提升平臺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O2O平臺越來越多地選擇垂直化、專業化。在此種環境下,阿里推出的口碑大平臺模式挑戰很大,但優勢是有品牌、流量支持,若做好則容易起量。
阿里走這步棋一是期望通過同業合作,壯大自身生活服務O2O勢力,獲取更多的市場占有率;二是由于美團在外賣以外的其他領域并不具備競爭力,阿里想借助口碑網進入其他生活服務領域,建立一個獨立的生態圈。
此次百度投巨資于糯米,就是要重金打造百度外賣,因為這是一個燒錢而且未來只允許一兩個寡頭生存的市場。但這對一貫高冷的百度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因為外賣是一個更貼地氣的活,技術門檻不高,需要大量的地推,因此有傳言說這行干得都是重活、累活、臟活。百度外賣號稱“只做有品質的外賣”,不知能否適應國情啊。而且目前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已經形成雙寡頭局面,要想破局就需要大力氣了。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訂單規模達到3.7億單,餓了么、美團外賣、淘點點、百度外賣四家占據近80%的市場份額。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4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消費者很少使用外賣送餐服務,占到64.2%。報告指出,市場需求逐漸催生外賣外送業務不斷發展起來,在O2O市場飛速增長的背景下,在線外賣訂餐將是一個前景極其廣闊的巨大市場。
外賣領域之所以火爆,原因在于與打車類似,外賣是一個高頻的移動支付場景。外賣更符合用戶的剛性需求,極低的門檻和大量的優惠可吸引用戶反復體驗,外賣較高的使用頻率更有利于用戶習慣的養成,更快速地形成用戶黏性,加快互聯網企業構建入口+場景+支付的閉環體系,因此,外賣成為繼打車軟件之后互聯網企業又一個競爭的熱點。
餐飲O2O的迅猛發展將帶來行業的大規模擴張、兼并和壟斷,口碑好的餐廳不用多開門店,只做區域中央廚房即可。一批有特色的連鎖餐廳將崛起,而那些缺乏特色或只依賴地段的餐廳將倒閉。
將來的外賣不僅是一個送餐的平臺,還可能擴展到朋友聚會、生鮮和日常用品消費等,成為用戶的貼身商品提供商。
美業生活O2O迎來風口,在家美容美甲足療按摩一條龍
目前美業O2O主要為美甲、美容美妝和美發三大類,其中美甲、美容美妝相關應用較多。
河貍家在這場熱潮中發展最為迅猛。今年1月15日,河貍家對外宣布其日客單量已突破7000單,訂單金額超過106萬元。2月,河貍家宣布獲寬帶資本和IDG的5000萬美元C輪投資,估值高達10億元。其競爭對手嘟嘟美甲也完成了A輪融資。
從去年底一批美容O2O平臺紛紛上線,其中美麗總監已獲1500萬美元A輪融資,業務拓展到8個城市。美麗來獲1500萬元天使融資,覆蓋北上廣深。其他還有美道家、白鷺美、小美到家等。這些公司最打動消費者的就是價格比門店便宜,而且上門服務。
美發應用南瓜車選擇的是到店模式,用戶可以先在上面查看透明的價目表、美發師的個人資料和評價,然后挑選中意的發型和美發師,預約到店時間并完成在線支付,然后到店享受服務。
對于美發師而言,只要接單后好好服務,不需要推銷辦卡,就能獲得高比例的傭金分成。相當于美發師在“南瓜車”平臺上開了自己的“虛擬品牌美發店”,可以管理自己的用戶、時間及作品。
目前美團、大眾點評、58同城等已經開始在上門服務中介入美業O2O領域,58同城還于去年12月投資了上門美妝O2O項目“美到家”。
近期美麗說上線美喵App,入局美妝O2O。其業務包括皮膚護理、美妝造型、微型面診還有逛街挑款等。用戶可通過百度地圖可以發現附近的美容美妝、專業服飾搭配師、整容醫院技師等各行時尚顧問,選擇相應時尚服務。另外美喵還提供護膚、彩妝妝品、健身教練和攝影寫真等多項產品和服務。
整形O2O是美業中的重頭,年初新氧獲2000萬美元B輪融資,鈦媒體專訪《技術男想幫女性“拼顏值”,整容O2O平臺“新氧”的三個生存法則》對其有詳細介紹。目前,新氧已經拓展至國內20個城市,到今年年底計劃擴展到50個城市左右,基本囊括國內80%的整形美容機構和醫生。
2014年中國醫療整形美容女性目標消費群體總數超過1.4億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國內整形美容醫院、診所和科室超過10萬個。投資熱錢的涌入,讓眾多的創業者開始在醫美O2O領域掘金,先后有悅美網、更美、真優美、貓爪APP等O2O醫美平臺嘗試撬開這個大市場。這些平臺主要是給求美者提供整形相關知識,預約整形手術、分享手術案例、給醫院打分。這些平臺的發展會迫使整形行業更加透明,價格更合理,手術更安全。比如新氧在韓國設置了分點,并在新氧社區發起韓國醫院整容直播,已有20%的用戶通過新氧去韓國做了整形。
其實到去年底,美業O2O才開始迎來創業風口。雖然58到家、河貍家等美業O2O的市場規模較大,但相對于整個美業市場來說依然僅算是初步發展,且方向更加細分,如美容、美妝、美甲等。因此,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的上門美業O2O市場遠未出現壟斷格局,且其市場規模還將翻倍。根據《2014年Q4中國美業O2O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美業線下專業店有兩三百萬家,整個線下高度分散,全國統一品牌的連鎖店、旗艦店等沒有一家能夠占據5%的市場份額。
足療方面,上門足療O2O平臺上門幫在3月獲500萬天使融資,在北京開展服務。顧客不到百元即可享受上門足浴,低于門店及現有O2O同行的價格。其上門師傅都有多年從業經驗,服務也很講究,為了營造類似門店的體驗氛圍,師傅都備有“百寶箱”,里面除了必要的足浴盆、泡腳袋、小錘等專業工具外,還有音響、香薰燈等輔助工具。
按摩O2O方面,年初“舒服吧”表示已完成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下一輪融資計劃為2000萬元。3月,“宜生到家”獲得了洪泰基金近2000萬元的天使投資。5月,由阿里前高管創辦的“7點鐘”獲聯想千萬級別的投資。近期58同城宣布“點到按摩”即將入駐58到家平臺。
宜生到家的60分鐘頸肩腰調理服務原價為158元,新用戶可得100元的紅包,相當于58元,比絕大部分線下門店每次70元左右的起步價還便宜。去年最紅火的“功夫熊”,新用戶注冊送80元抵用券,而且辦公室推拿服務起步價僅為48元,相當于首單免費。
繼6月初藥給力獲得數千萬A輪融資之后,醫藥O2O快方送藥獲五千萬A輪融資。這些公司統一培訓送藥人員,主打“一小時送藥”服務。用戶在平臺上發出送藥請求,平臺將自動匹配附近加盟藥店,藥店服務人員確認后,在一小時內送藥上門。
有了這些O2O的發展,除了促進實體店的生意,另外一些美甲師、足療師、按摩師、家政人員就不必受雇于某家實體店,通過平臺認證就可以上門服務,單干。這將對一大批有技術、口碑但不愿寄人籬下或無力開店的專業人才是一個很大的激勵。而在整形上用戶能對整形機構了解得更透明,花錢更實在,減少醫療事故。
商場O2O要把人從天貓拉回到商場
話說隨著網購的普及和火爆,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各大城市商場的日漸冷清,除周末外平時人流就是寥寥可數。即便是周末,好多人也是來商場純體驗,看看鐘意的衣服和價簽再回天貓買。就算是商家狠心做個推廣活動,大家都在玩手機誰又能知道。這逼得商場與互聯網結盟,試圖通過網絡把人重新拉回到實體店里。
近日大眾點評與百盛商業集團達成合作,為其中國34個城市的60家分店全面提供O2O解決方案。O2O引流、線上支付、會員回饋體系和大數據是合作的重點。大眾點評表示其2億月活躍用戶與百盛500萬VIP用戶的線上線下打通是合作的關鍵。
點評用戶到達百盛商場后打開大眾點評APP,即可感知到目前百盛店內的相關活動信息。它會有情境感知專區、商戶主動推送信息、大眾點評的獨門絕技“閃惠”,餐廳的預訂、排隊等。這意味著,以前逛街時大多數人都在閑逛,沒有目標,沒有計劃,走哪算哪,結果有的促銷、優惠錯過了,有適合的衣服和美食也錯過了,現在這些你都不會錯過了,這是不是增加了你逛街的意愿。
阿里最新推出“喵街”,作為實體商業“互聯網+”平臺,并已入駐包括大悅城、恒隆廣場、凱德集團、天虹商場等400多家百貨及購物中心。對接支付寶,允許商戶根據客流情況推出即時優惠(團購)。阿里公布的數據顯示,從5月1日喵街在杭州上線公測至今,用戶數突破30萬。
“喵街”也特別強調積分“元寶”將打通阿里積分體系,合作商場、商戶將共享天貓、去啊、阿里通信等積分,實現線上線下會員、數據互動。
國內商業地產老大萬達去年與百度、騰訊合作建立電商公司,稱要打通賬號與會員體系、打造支付與互聯網金融產品,建立通用積分聯盟,促進大數據融合和流量引入。三方將聯手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賬號及會員體系。王健林強調萬達電商不是賣商品,而是賣服務。
但這家電商的實質就是商場O2O模式。消費者在全國的萬達廣場消費后可以換來積分,吸引消費者辦會員卡,然后再對會員精心打造用戶體驗。其核心并非是在網上賣商場的產品,因為那樣的話誰還來萬達廣場呢,它是通過網上活動來吸引人去逛商場。此種方式可能適合喜歡商場購物體驗、對價格不敏感的高大上人士,讓人每次購物都有VIP的感覺。對大眾來說還是促銷來得實惠。
在線上線下融合趨勢下,到實體店消費的場景正在發生改變。逛超市時,掃超市推的線上商城二維碼,立刻就能把網上商城也逛了,線上線下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現在,實體商家這種融合線上的行為,又以“跨境商品”為突破口。比如,消費者在可以像在傳統零售店一樣親身熟悉、了解和體驗商品,然后再通過網站、手機等完成商品的購買并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也就是說,你來超市或商場時可以順便逛下它的跨境商品體驗店,挑選付款后在家等快遞。
目前中國已開業的購物中心有3100家左右,2015年將達到4000家。根據中國購物中心產業咨詢中心預測,從現在到2025年,還會有7000家建成開業,屆時購物中心將超10000家。這么多的商場如果沒有新的辦法,那就只能淪為天貓的體驗店。
盡管現在網購成為潮流,但商場里的品牌店依然有存在的價值。比如像服裝類的優衣庫,實體店的服裝價格和天貓旗艦店一致,顧客來實體店可以挑選、試穿、購買,如果回去還想買某件可以網上購買。它的實體店具備了廣告、體驗和交易多種角色,結果是實體店和網店的銷售都很高。
其實整個O2O的市場包括多個服務行業,像打車、旅游已經逐漸成熟起來,其他還有洗衣、修車、裝修等,可以說只要有服務的地方就會誕生一個O2O平臺。以上所述只是貼近消費者、近期可能會爆發的幾大類。目前電商的格局已定,O2O是另一個現象級的互聯網風口,尤其是在人力資源豐富的我國。幾大巨頭和眾多創業者都明白,如果這一波浪潮趕上,那地位就將鞏固或上市就在前方;如果沒有趕上,那將被對手反超或創業無果。而且下一個大風口還不知什么時候會來。(本文首發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