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传媒久久久久精品a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chinese勾搭videos

訪談

笑聲背后的洪德成

字號+作者:申志 來源:華夏陶瓷網 2015-11-09 20:12 我要評論()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他熱愛設計,喜歡繪畫,喜歡攝影,喜歡大笑,喜歡在演講時要掌聲,喜歡全世界跑來跑去……他把自己的公司做成了一個國際合作的平臺,他讓年輕人成為公司的股

  文/申志(華夏陶瓷網首席記者)

 

酷酷的洪德成

  墨鏡,帽子,還有后腦勺的一條小辮子……

  趕時髦?耍酷?扮年輕?

  恭喜你,全部答對了——這就是DHA國際設計聯盟機構創辦人、設計總監,一個生于1957年卻要抗議別人叫他“老頭兒”的“香港”設計師。他熱愛設計,喜歡繪畫,喜歡攝影,喜歡大笑,喜歡在演講時要掌聲,喜歡全世界跑來跑去……他把自己的公司做成了一個國際合作的平臺,他讓年輕人成為公司的股東,他自嘲為“老解放牌”,卻發出了敢與國外“寶馬”、“奔馳”在自己的國土上較量的聲音……他就是,設計大師洪德成。

  不到深圳不知道錢少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錢少,不到海南不知道身體不好”,這是當年全國流行的順口溜。深圳,作為中國城市改革開放試點的四個特區之一,聚集了大量的資本,所以吸引了許許多多懷揣夢想的外來者。

  洪德成就是其中之一。1984年從廣州美院裝潢系畢業之后,洪德成直奔深圳。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廣州美院是全國院校中惟一有些商業氣氛的院校,這是因為廣州地處沿海,開風氣之先。而與廣州同屬一個省的深圳正在搞經濟特區,商業大潮即將來臨,嗅覺靈敏的廣州美院因此率先走出了結合新興產業辦學的第一步。

  可是,深圳給洪德成的第一印象并不好,當時從廣州郊區到深圳只有一條泥巴路,坑坑洼洼的,中巴顛來顛去差不多要大半天才能到深圳。深圳當時還很荒涼,就是一個漁村的模樣,從廣州這樣的時尚都市來到一個漁村,洪德成心想,“哇,怎么跑到這么偏遠的農村來?”

  但是,特區就是特區,哪怕是一個像漁村的特區,扎進去了,就知道錢多機會多。那時,洪德成經常跟著老板拿麻袋或旅行袋收錢,收到的錢,數也不數,兩個人直接往袋子里扔。那個時候沒支票,在深圳特區也不可能去轉賬,因為沒有現在的POSS機、提款機,銀行進出全部是拿現金,所以業務往來大部分是付現金。“那個時候也不擔心打劫。那個年代治安相對也好,拿那么多現金跑進跑出也不怕別人盯著。”洪德成回憶。

  因為是在內地結算,所以鈔票大多是人民幣,而八十年代初期人民幣最大面額的鈔票是十元,還沒有五十元或一百元面額的。但一次到底收了多少錢洪德成是沒有概念的,因為他不關心,他說自己對經濟沒什么感覺,“一心扎在藝術甜蜜的事業里面。”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生只想往前飛

腳踏實地的文案工作是設計師成長的必經之路

現在,洪德成很享受生活

  設計生涯從國貿大廈開始

  說得也對,洪德成到深圳真是嘗到了中國室內設計的甜蜜。當年深圳正在建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的速度成了“深圳速度”的代名詞,而洪德成所在的香港得盛設計工程公司,正好為國貿大廈做室內設計,所以洪德成本人也跟著師父在國貿干活。

  跟著師父跑工地,認識材料,認識工具,學習施工的工藝,學習看香港來的圖紙……洪德成回憶,當時所有的材料、工具都是從香港報關過來,比如地毯、天花、鋁合金,還有大型的玻璃和空調設備等,以及一些施工用的電動工具,現在看很原始,當時看還是很先進的,是洪德成他們在內地時見不到的,全部是由香港報關過來,由大卡車運來運去的。

  當時中國內地的學校根本沒有室內設計專業,除了有一些美術功底,洪德成在室內設計、裝修這個概念上是一張白紙。

  什么叫空間設計,什么叫軟裝設計,什么叫現代材料,洪德成從國貿的工地逐漸成長,他說自己學設計的大課堂應該是從國貿開始的,是從工地上開始的。當然,大課堂的老師洪德成一直沒忘,其中一個叫郭偉民,洪德成說他是老字號的設計師,是香港著名的設計師,也是最早來到中國內地的香港設計師。工地施工的工藝指導,有一個周師父,洪德成叫他周先生。而得盛公司的老板陳小航,現在雙方還保持著聯系,洪德成說,“那個時候他叫我‘小洪’,現在是叫‘老洪’了。”

  除了國貿大廈之外,洪德成在得盛公司工作時,還參與了友誼商場、竹園賓館、市公安局行政樓的室內設計。洪德成告訴記者,當年的竹園賓館是深圳第一家接待政府官員的酒店,也是當時最好的酒店,中央領導來考察都住在那里。

  深圳式的做業務也讓洪德成開了眼界。當時的深圳羅湖,除了國貿以外,附近還有幾棟零星的建筑,其中一棟樓叫國商大廈,就在國貿斜對面,得盛公司則在國商辦公。洪德成回憶,當時深圳第一家粵式茶樓“香江酒樓”就在國商的樓下,不管中外商人,但凡要跟朋友見面,那地方是必選的一個點。

  談及往事,洪德成用粵語模擬了一番當年商人們約談業務的通話,“我從香港返來,聽朝喺‘香江酒樓’,我哋一齊飲茶……”

  “香江酒樓”,早上喝茶,中午吃飯,晚上還有夜總會,霓虹燈閃爍,感覺很稀奇。更讓洪德成覺得稀奇的是,早上喝茶時,大家會在餐桌上一起討論,甚至有些圖紙、材料都在桌子上展開,大家一邊喝早茶,一邊看圖,簽合同,付錢——往麻袋里扔錢。

建設國貿大廈時的深圳

深圳東門老街

深圳東門老街全景

  年輕人跳槽是成長的需要

  在得盛公司工作了大約三年,洪德成跟著香港老板、香港師父鍛煉,學了很多東西,做了很多工程,接下來他就要跳槽了。

  在得盛公司三年,洪德成其實職位變化不大,一直是設計師,不過因為不斷地有新的設計面孔加盟成為同事,所以他名義上的變化就是慢慢成為老員工,資歷上發生的變化就是資深了。工資待遇也沒有太大變化。那個年代剛剛改革開放,內地的大學生畢業后參加工作工資是五十多塊錢,在香港公司工資是300塊錢,對于內地的正牌大學生是很高了。后來洪德成工資漲到了500塊錢。為他加工資股東之間還吵了架,有股東覺得不值,應該要剝削得狠一點,老板不同意,兩個人在老板的辦公室里吵架。辦公室是用玻璃隔開的,那天老板沒把窗簾放下,洪德成看到兩個人為他漲工資在里面吵架。但是,股東吵歸吵,最后還是給洪德成加了工資,股東不敢真正得罪洪德成,因為他這種有潛力的設計師能為公司賺大錢。

  回憶起往事,洪德成說,“30年了,好多故事啊。”

  得盛公司的故事結束后,洪德成跳槽去了藝倫公司。兩家公司都在同一棟樓里,一個樓上一個樓下,兩家公司的老板彼此都認識。他說,“雖然他們是競爭關系,我是打工的,不管它,老板之間見了面,或者是我見了原來的老板,都不尷尬。”原因很簡單,他就想抓緊時間多學東西,別的東西在他看來都不重要。

  香港藝倫公司之后,洪德成跳槽去了香港藝峰公司。當時香港公司遍地開花,洪德成說那個時候內地的工程公司、設計公司幾乎是沒有的,都是香港公司打天下。

  從1990年到1992年,洪德成在藝峰公司服務。在此期間,他從設計師,到可以獨當一面的資深設計師,再到項目經理,一步一步成長。那時他就可以跟老板坐飛機去北京、上海出差。慢慢的,香港公司帶動了內地設計行業的興起,洪德成除了跟老板出差,有時也會受老板委托單獨去出差,老板甚至會安排和他一起登泰山旅游。這個時候他就看到自己的成長進步了。

  “到現在我也這樣想,年輕人想跳槽是正常心態。”洪德成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有疲倦的時候,年輕人要索求新的知識,他會去接受新的老板、新的工藝,或者新鮮的事物。所以他覺得跳槽對年輕人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不過最關鍵的還是要看你懷有什么樣的心態和人生追求。

  洪德成說,“這也是驗證人生的過程——你年輕的時候在哪家香港公司做過,有多出名,擔任什么角色,完成什么項目……你來到另一家公司,無論如何不能低于原來的待遇……”所以,洪德成能理解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流動的心態。

洪德成(右二)與意大利設計師交流

與意大利設計師馬可·丹尼卡洛合影留念

  受苦受累受委屈,加班加點吃大餐

  在藝峰公司工作,洪德成成了香港來的大牌設計師的助手,他很喜歡跟著香港設計師們去現場。拎個畫夾,到了現場,“咔嚓”一扔,拉鏈一打開,拿出很大的卷尺,定材料,量面積,感覺很酷。

  給香港設計師做助手,現場拉尺是必修課。地毯,地磚,大理石,全部東西都要從香港進來,都要靠洪德成等人現場量尺寸。工程做完了以后還要拉尺,拉完尺后就要收錢了,按現在的說法是驗收。同是拉尺,一個是進材料時賺錢,一個是工程做完了收錢,反正拉一次尺公司就有錢進賬,有錢收總是讓人心情愉悅的。

  可是,做香港設計師的助手,不只是拉拉尺那么簡單,洪德成整天都在工地里面,看結構,跟師傅一起干活。而工地里是很吵的,帶鋸,工鋸,錘子,各種工具發出的響聲,像重搖滾一樣震撼。在做自己的微電影時,洪德成特意在片子的開頭安排了這樣一個鏡頭:電鋸“吱”地響起,然后一個工人拿榔頭敲兩下,敲得釘子跳起來……現在,好長時間沒聽到工地的帶鋸聲了,而這個微電影的開頭就是洪德成想要的感覺。

  下班是沒辦法準時的,香港師父安排洪德成留守工地,因為香港發來的貨晚上要到工地,必須等到九點十點十一點。他說,“有時候說十一點,可十一點它還沒來呀,由于長途,各方面很多事情,搞到凌晨一兩點鐘來,分分鐘的事。”下完貨,把老板叮囑的事完成了,回家沖涼,當晚很晚睡覺,可是第二天還是要早起來上班,洪德成形容自己那時候年輕力壯,為了學知識就是這樣拼的。

  委屈也是有的,畢竟是內地和香港兩種不同的文化在碰撞。洪德成回憶,自己經常挨老板的罵,挨罵的原因是沒有經驗,事情沒做好,給公司老板造成了經濟損失,或者沒按時做好。“做的東西不到位,寫的報表、畫的圖,老板拿去見客戶沒有中標,搞到心情不好,你是出氣筒。”

  但是,一旦老板收到錢,他會請洪德成到酒樓猛吃一頓,算是犒勞他這個主力設計師。

  當然,委屈也好,犒勞也好,洪德成都不太在意,因為他最關心的就是學習,“我從小非常好學,總是想到自己又學到了什么。”

洪德成(右二)與美國設計師交流

洪德成在美國黃石公園自駕游時所拍照片

  放棄出國,日本留學護照成了紀念品

  作為在香港公司成長起來的一名設計師,再加上父母是從香港返回內地的緣故,洪德成一直被業界看作香港設計師。在藝峰公司工作的時候,內地的工程設計公司,確切地說,是深圳的工程設計公司開始起步了。由深圳的工程兵集體轉業組成的建設集團,組建了內地最早的裝飾工程公司,這樣的公司找洪德成做專業顧問,給了很好的待遇,比方說提供房子,給比香港公司高幾倍的工資。那時,洪德成是被當作國家人才引進的,他去過深圳長城公司工作,還有深圳裝飾集團。

  那個時候,洪德成剛好也在考慮在深圳成家立業,想把家安在深圳,有單位提供房子,那當然再好不過了。

  不過,那時的洪德成還面臨著另外一個選擇,即出國留學。他家在海外的親朋好友也不少,他獲得了一個去日本深造的機會,并且拿到了日本留學護照。當時正值出國熱,洪德成送藝術界的朋友過羅湖海關,他們邁出去了,還說,“明天你過來,我們在這邊等你。”是去日本繼續深造,還是留在深圳特區發展?思來想去,洪德成還是沒有邁過羅湖海關,留在了深圳,他所拿的日本留學護照就成了今天的歷史紀念品。

  為什么想去日本呢?因為當時國內的電器等商品都來自日本,還有些裝飾材料比如三菱鋁板等,也是來自日本。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去坐日本的新干線時說過一句話,“你們這個高鐵太快了”。并且當時日本對中國是比較友好的,也非常支持中國的改革開放,所以受到鄧小平講話的鼓舞,洪德成還利用晚上的時間去上補習班學日語。

  雖然沒去成日本,但洪德成在國內的設計之路走得還是挺成功,他自己開公司,做過中國第一家五星級酒店,也做過中國最早的商業地產。隨后中國的房地產在深圳起步,他又做了中國最早期的住宅樣板房、別墅。從基本的設計、樸實的設計,到現在做高檔的設計,發展到土豪級的設計,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洪德成現在可以迎合各種不同客戶的需求,設計對他而言,已經成了一種生存本能。

成了紀念品的日本留學護照

  與狼共舞,不怕“狼來了”

  談起跟國外的合作,洪德成說當時中國剛剛加入WTO,國內的設計師行業挺緊張,生怕國外的設計師來搶飯碗。大家都在喊“狼來了”,但他自己一點都不怕。為什么呢?因為他本身就在香港公司工作,早期的港資企業在內地人看來其實就是“外資”。作為國內一流的設計師,洪德成當時說了一句話,“既然狼來了,我就與狼共舞。”

  有這樣的基礎,還有不同的歷史情結,到自己開辦公司的時候,洪德成覺得除了要利用好香港的人脈關系外,在語言和文化的交流上自己要走得更遠,所以他就跟意大利、美國公司建立了一種聯盟關系。

  2009年,洪德成受中國學術界的委托,請來四位意大利設計師作學術交流。洪德成非常注重與國外人士交流,甚至與國外進行項目合作。底氣十足的他說,“不要說我們是借力,到今天我也這樣認為,歐洲發達國家,或者其他國家,大家不同文化背景,他們有他們的文化觀點、生活方式,我們不能死搬硬套地搬過來,而是應該消化。”洪德成認為,國外有的中國沒有,但是中國有的國外也會沒有,所以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問題,而是需要交流、互動,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洪德成所在的DHA國際設計聯盟機構,合作方有意大利人,也有美國人,還有澳大利亞人。對于各國不同的設計風格,洪德成分得很清楚。他認為,米蘭是全世界公認的設計之都,意大利的設計簡約、時尚、干凈,比較摩登,代表了當代人的生活觀念。他說,“意大利的工藝是非常精致的,比方說它的廚具、潔具、燈具、家具、五金件,絕對世界一流。” 拿美國設計師的作品和意大利設計師的作品對比,意大利設計師會更加簡練、現代、時尚和干凈。

  那么,美國的設計風格具體是什么樣的呢?洪德成的兒子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學UC學院就讀設計專業,他經常去美國,所以對美國的設計風格也有切身體會。在洪德成看來,美國的設計風格更加追求人的本能的樸實、自然的風格,很貼近大自然,是一種親近大自然的風格。跟意大利的設計風格相比,美國的設計風格彰顯粗獷。洪德成告訴記者,美國人很喜歡貼近自然的生活,所以喜歡使用天然的布藝(如棉布、蠶絲),喜歡很古樸的、粗獷的材料,不喜歡用墻紙,通過混搭這些很天然的材料,呈現出色彩的跳躍,跟美國人的浪漫氣息顯得非常相配。

  其實,歐洲其他國家洪德成也比較了解,譬如西班牙。洪德成認為西班牙跟意大利等地中海周邊國家有個性也有統一風格的地方,但北歐卻不一樣,他說,“誰都知道北歐家具更加簡潔,它追求的是人體功能的舒適感、簡約感。”著名的“宜家”就是代表北歐家居生活文化的風格,洪德成回憶,“十年八年前,看到北歐的東西,就是那么簡單,但是用起來舒服,也是很天然的文化品味。”

  恐懼是因為不了解,真正了解后,所謂“狼來了”的恐懼就不存在了。洪德成認為,老外用色大膽,設計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這都是優秀的方面,但要拿到中國來,就要考慮接地氣的問題,譬如中國人喜歡奢華,那么像“土豪金”式的“土豪精神”就一定要彰顯出來。而中國的設計,拿到美國或意大利去,別人是不想要的,“這不是說我們設計不行,而是文化背景不一樣,審美需求有差別。”

DHA作品——無錫洛克菲花園酒店

酒店大堂

酒店客房

套房里的接待區

豪華洗浴間

  不做家族企業,提攜年輕骨干

  在深圳設計界,據說有一個說法,跳槽的設計師會被人建議到洪德成的公司去,因為DHA國際設計機構聯盟會培養、指導、包容年輕設計師。

  作為一名設計界的前輩,洪德成對年輕設計師非常包容,他稱自己是用“包容心、引導心、獎罰分明心”來引導公司里的年輕同事,“先引導,允許年輕設計師犯錯。”據洪德成介紹,DHA現有設計師將近50人,其中百分之八十是80后,百分之十是90后。

  但是,允許年輕設計師犯錯,不等于縱容他們,洪德成明確表示,不允許年輕設計師重復犯錯。他說,“如果一個做了五年時間的設計師還犯老錯誤,那么我就建議他改行。”在洪德成看來,做藝術設計師的如果沒有自尊反應,那么就必須改行。

  洪德成的嚴格,得到了DHA另一位設計總監蔣瑩的證實。他告訴記者,洪德成不單會包容、照顧年輕設計師,給年輕人機會,對年輕設計師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因此洪德成培養出了不少設計界的知名設計師。

  DHA國際設計機構聯盟,前身就是洪德成設計事務所,在這家公司里,沒有一名洪德成的直系親屬,他說公司的員工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據洪德成自己透露,他的女兒現在一家香港軟裝公司工作,兒子則在美國舊金山、芝加哥的公司實習,未來他也不會把DHA交給兒子或女兒管理。對于DHA的未來,洪德成是這樣打算的,“我是想讓現有的年輕骨干在這里發展,成為公司的董事,將來交給他們來發展。”據說,現在DHA的董事,已有三位任現職的設計師。

  對于兒子的未來,洪德成是這樣考慮的,他說,“兒子在美國定居,我覺得也是好事,一個他學的是這個專業,第二個,他可以跟我們公司現有的董事骨干來一個中外對接,讓他們自由組合去發展。”

  洪德成給年輕人們搭建了一個資源平臺,他希望年輕人將來接著玩就行了。

洪德成在指導年輕同事

腹有詩書氣自華

懂材料是做設計師的基本功

  DHA國際機構:做室內設計不“排號”

  盡管言談低調,但洪德成現在業界其實是相當有底氣的,譬如他的公司與房地產商合作,是從拿地開始就介入的,這是因為DHA與國外的建筑公司抱團做起了資源聯盟。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洪德成表示,DHA本身就是一個一體化的國際設計聯盟機構,里面的設計師有中國人,也有意大利人、美國人、澳大利亞人。他告訴記者,與國外建筑公司抱團的DHA,業務范圍既有建筑設計,也有室內設計、酒店設計,并且是從規劃建筑時就開始介入項目,所以單單室內設計這一塊的業務DHA就不會“排號”,并且許多地產商是點名要DHA做設計。

  洪德成告訴記者,DHA國際設計機構聯盟現在已經有業務在正常運作,譬如在江蘇某地有一家溫泉酒店,在無錫也有一家精品酒店,美國公司WADG做建筑,洪德成的團隊做室內設計。在深圳的舊村改造中,京基、下沙的一些社區綜合體,DHA國際設計機構聯盟也是按這種方式在開展業務。

  “我們搭建DHA這個平臺,主要是希望大家合得來的,聚到一起,而且是互補、支撐的關系。”洪德成認為,大家有共同的心愿,都熱愛自己的專業,同時又有自己的專長,放到一起來玩,這樣就可以給業主提供整體的打包服務。

  洪德成說,“年輕人也有一個‘請進來,走出去’的學術交流平臺,可以請到國外(美國、意大利)的設計師到中國,或我們公司,進行學術培訓,學術交流;‘走出去’——會不定期地帶設計總監、設計骨干到國外參觀學習,接受國外的交流和培訓。”

  對于設計師的培養,洪德成還有更大的計劃,他希望建立設計師培訓基地,對國內的年輕設計師進行基礎訓練。他鄭重建議,可引入國外先進的理念,跨國辦學,為中國的年輕設計師“補課”。

出席嶺南設計廣州論壇簽到時留影

 

  個人簡介:

  洪德成,DHA國際設計聯盟機構創始人及董事長、意大利米蘭理工學院設計管理碩士、香港IDA室內設計協會會員、亞太酒店設計協會理事。

  洪德成精通攝影、繪畫等藝術形式,常以獨特的專業視角去發現生活中被人們遺落的美,并通過設計去詮釋和還原生活中的美,因而他的設計作品往往品味獨特,不拘一格,讓人耳目一新。這與他“設計不分國界,設計來源于生活”的理念密不可分。

  (注:資料照片均為受訪者本人提供)

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網友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古田县| 扶风县| 开江县| 囊谦县| 云林县| 安康市| 铁岭县| 阿克苏市| 长武县| 崇阳县| 江源县| 会同县| 云和县| 育儿| 贵州省| 南郑县| 建始县| 怀集县| 威宁| 东城区| 临沂市| 韶山市| 南康市| 明星| 武宁县| 怀集县| 乡宁县| 汉阴县| 昌黎县| 永定县| 双桥区| 昭觉县| 榕江县| 康平县| 博野县| 临安市| 建瓯市| 浪卡子县| 剑川县|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