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來啦”專題報道經銷商篇之四:
“書生”王國命:達則兼濟天下
文/申志 寇基
他原本是一介教書先生,是時代變遷促使他下海成了商人;他勤勞刻苦,為了做好生意四處奔波;他注重口碑,穩定的價格體系讓他擁有眾多的回頭客;他穩扎穩打,兩年新增一個店面,現已成為廈門建材市場屈指可數的代理商;他善于分享,讓團隊成員每個人都獲得成功,最終回報全社會,是他最大的愿望。
他是特地陶瓷廈門經銷商王國命,一個生于70年代初期的“儒商”。
王國命原本一介書生
書生入行:下海,從10萬借款開始的建材生意
在1994年之前,王國命的人生軌跡與經商完全沒有關系。
那時,畢業于福師大物理專業的他在老家安溪某中學教書,從農村出身的他捧上了一個鐵飯碗,這在家人看來是一件大喜事。但王國命并不安于一輩子當個教書先生,并且教書的工資也太低了(剛工作那年工資才幾十塊錢),同鄉當中出去闖蕩發達了的比比皆是,王國命就想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那個年代,齊秦《外面的世界》正在流行,年輕人無不懷揣著走四方的夢想。
1994年,王國命來到廈門。當時,一個朋友在廈門為別人賣瓷磚,王國命就想來看看。結果這一看,讓他看到了商機,市場上的瓷磚供不應求,只要是瓷磚就有人要。機遇垂青有準備的人,王國命立刻決定停薪留職,出來賣瓷磚。
作為一介書生,王國命自己并沒多少錢,他找親戚朋友借了10萬塊錢。1994年6月,王國命拿著借來的10萬塊錢開了一個五六十平方米的路邊店。借來的錢主要是應對店租,店里沒多少貨,王國命是去泉州拿貨回來賣。不過那時建材生意火爆,有什么賣什么,瓷磚基本不愁賣。
就這樣,曾經的農家子弟、人民教師變成了建材商人。1994年就成了王國命人生的分水嶺。
站在人生高處的王國命
發展歷程:從路邊店到專賣店,兩年增加一個店
雖然瓷磚好賣,但自己沒有經驗,剛開始的一年,王國命并沒賺到錢,他在不斷地摸索經驗。眼巴巴地坐在店里等客上門,有時有客上門人家也不一定買,更何況上門的人也不多。為了生存下來,王國命賣瓷磚,賣衛浴,做水電,還到處跑業務,只要是不犯法又能掙錢的事情他啥都干。
功夫不負有心人,生意漸有起色,到了1996年,王國命的第二個店在江頭郵電局附近的建材市場開張了。1998年,第三個店開張;2000年,第四個店開張……那個時候,王國命一年的銷量有幾百萬元。在今天看來這個金額看起來不高,但當時工人工資一個月才五六百塊錢,簡單地縱向一比較,就知道王國命實際上是賺得不少。
在這個過程中,王國命感受到了品牌的力量,因為但凡是品牌瓷磚,溢價空間就大,市場保護好,產品質量不錯,自己也容易操控,所以從1998年開始他就做起了品牌代理。王國命1998年代理歐美陶瓷,2002年代理特地陶瓷,期間還代理過蒙娜麗莎、薩米特、嘉俊,歐神諾也曾經短暫合作過。既然是品牌,就要做專賣店,從代理嘉俊開始,王國命做起了陶瓷專賣店。做專賣店跟做路邊店不一樣,對專業度的要求更高,管理要規范,人員素質也要求更高。
到現在為止,王國命擁有特地陶瓷直營店3家,歐美陶瓷直營店3家。從雜牌貨到品牌貨,從路邊店到專賣店,王國命一步一步走得穩穩當當。
除了旅游,王國命沒什么個人愛好
鐘情特地:志趣相投,只憑幾片瓷磚就簽合同
凡事講緣分,對于經銷商與品牌廠家來說同樣如此。王國命曾經拿歐神諾的產品做直銷、批發,2002年歐神諾新成立了特地這個品牌,由于王國命對歐神諾這個公司很認可,再加上特地陶瓷的理念讓他感覺有新意,于是只看了幾片磚他就簽下了代理合同。在廈門的三通建材市場拿下了店面,代理特地陶瓷后,王國命便把原來的品牌換掉了。
為了做好手上的品牌,王國命使出了渾身解數。從2004年開始,他開始做批發和分銷,分銷一直下沉到鎮里,到現在他有二三十個分銷,單單分銷每年就為他貢獻1000多萬元的銷量。
大約在2005年,王國命進入了家裝渠道。特地陶瓷的聚晶微粉2003年上市,這款產品當時在市場上很少見,很好賣。王國命自己家里2004年裝修,也選用了聚晶微粉,到現在還非常好。所以,他認為特地陶瓷的產品適合家裝市場。
2006年,王國命進入了工程渠道。在銷售體系中,王國命沒有將工程與家裝、零售分開,但除了分銷以外,現在這三個渠道一年能給他帶來至少5000萬元的銷量。王國命現在的銷售渠道其實是以工程和家裝為主。在廈門島內,政府要求所有在售樓盤都必須是精裝房。廈門的房價一般是五六萬元一平方米,最高的賣到了七萬元一平方,精裝房的裝修是把瓷磚的費用也計算在內的,所以這個市場很大。不過王國命認為,市場雖大,但需要自己有能力去爭取。
在廈門的瓷磚市場,很多大品牌都進入了,王國命覺得自己占有目前的份額非常不容易。在他心目中,自己代理的兩個品牌,特地陶瓷的地位更為重要——特地陶瓷的質量好,較之其他品牌的產品有差異化優勢,而廠家的配合他認為也比別的品牌好。王國命喜歡的“龍巖”產品,現在仍然是市場上的暢銷品,而高端的“羊脂玉石”,他認為是專攻設計師渠道的形象產品。2015年,特地陶瓷總部新展廳面世,諸多新產品讓王國命感覺做工程又多了稱手的武器。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從2002年開始就代理特地陶瓷,王國命對品牌的忠誠度,以及他個人在渠道開拓上的能力,都是成就特地陶瓷在廈門這個區域市場影響力的根本原因。
王國命經常參加聯盟活動,也經常組織小型設計師活動,今年特地陶瓷全國大型設計師活動“發現設計新力量”首站就放在廈門舉行,這就是特地陶瓷總部對王國命本人的認可。
為了提升特地陶瓷在廈門的知名度、美譽度,王國命經常在報紙、電視上打廣告,“高炮”、車體廣告也做過。他也希望總部多在大平臺上做宣傳,因為這對終端銷售是有幫助的。
但是,王國命認為品牌的影響力更多是靠口碑,所以特地品牌他一做就是十幾年,在市場上銷售產品從來不亂調價格。王國命代理特地陶瓷后,售后問題很少出現,有些客戶買新房時是找王國命買特地陶瓷的瓷磚,換房或給孩子買房時仍然回來找他買特地陶瓷的瓷磚。王國命的口碑就是這樣形成的。
王國命很看重團隊的力量
團隊建設:分工專業化,用股權留人
世界上的事情,歸根到底是人的事情,能不能搞好經營,關鍵在于團隊。
王國命的團隊共有六七十人,大部分是80后,分有業務、門店、工程、分銷、策劃、售后等不同部門,并且店面設有駐店設計師,實施公司化運營。在團隊成員里面,王國命自己的親戚朋友占比很小,絕大多數成員是外地人。王國命認為,同一個家族的成員都做同一種事不好。
廈門通用語是普通話,而不是閩南語,王國命認為廈門是一個比較包容的城市,外地人在廈門工作、生活不會被排斥。而這其實也是他自己下海時選擇廈門的一個主要原因。
從創業至今,王國命團隊中跟隨他時間最長的員工已經15年了。要讓員工長時間跟隨,就要看老板懂不懂得分享,做事能不能讓大家放心。王國命在泉州、江頭的店面都是獨立運營,工作年限長的員工可以拿到店面的股權。他是這樣想的,“這個行業的人流動性很大,如果沒有股權激勵的話,反正就是給你打工,哪里出的錢多的話,他就走了。”
當然,要留住人,更重要的是生意要好,否則產品賣不出去,再多的股權激勵也等于零。而生意好,才是王國命留得住人的根本原因。
對于團隊成員,王國命有很強的責任感,他覺得大家跟著他這么長時間,自己要對團隊負責,盡量讓大家有個好的發展。所以,他對自己現在的成績還不是很滿意,而這也是他一直在市場上拼搏的原因。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特地陶瓷在內蒙古植樹造林整整十年,王國命非常認同總部這種企業文化,他自己也曾隨總部同事去內蒙古的綠化基地參觀。特地陶瓷總部的領導們認為財富是取之于社會,所以要用之于社會,而王國命也將這種理念引入了自己的團隊,他希望團隊成員都能取得成功,同時盡可能回報全社會。
個人檔案:
王國命,男,1970年出生,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人,大專學歷,1991年畢業于福師大,曾在安溪某中學任教。1994年下海從事建材行業,現為特地陶瓷廈門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