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來啦”專題報道經銷商篇之九
蚌埠特地吳紅霞:從白手起家到千萬銷量,她撐起了人生半邊天
文/申志 陳超怡
俗話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而一個成功女性的背后,卻滿是鞭策其蛻變的荊棘。與普通人一樣,年輕的吳紅霞曾打算安穩著過上一輩子,命運卻像是和她開了個玩笑,幾年內的數次變故仿佛逼著要給她一次重生的機會。當眼淚流盡,她決心只身在陶瓷行業闖一番事業。如果把成功男士的意志比作野火燒不盡的原上草,那么,成功女性的堅強必定是歷盡徹骨寒冷的一枝梅。
堅強女性吳紅霞
籌款代理特地,靠家裝渠道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我就是一個最普通的人,我在整個特地體系中只是一個渺小的經銷商,但我一直很感謝自己與特地結緣、相知。”在特地陶瓷的年會上,吳紅霞獲得特地十佳優秀經銷商,受邀上臺領獎并發表感言。
2014年,吳紅霞準備創業,專門到南京找品牌代理。機緣巧合,10月21日吳紅霞給特地陶瓷區域經理鄭經理打了電話,大家溝通得比較愉快,10月22日她到了南京特地陶瓷參觀,10月25日她就飛往廣東簽約。
自從打了電話與區域經理鄭經理溝通,吳紅霞就對特地這個品牌特別有信心。蚌埠是三四線城市,這個級別的經銷商按規定需要三四百平方米的店面,吳紅霞的店面面積不夠,但因為她與特地總部的思路一致,同時也有陶瓷專賣店從業經歷,特地方面因此放寬了條件。吳紅霞真的屬于那種雷厲風行的女子,只看過幾本基本圖冊和展廳,談了每年的任務和裝修店面補助后,雙方就愉快地簽約了,她笑稱自己是特地簽約最省心的一個經銷商。
相較其他經銷商,拿下這不大的店面,吳紅霞也經歷過一番周折。
吳紅霞的店面是在簽約之前拿下來的,在蚌埠市光彩大市場。原本她想先接個小店,轉讓費5.5萬元,定金2萬元。正巧市場上一個老板有個188平方米的店面要轉手,轉讓費23萬元。他對吳紅霞說,要是真正想干品牌,必須有一個大一點的店面。吳紅霞考慮了一晚上,想明白了自己是要做品牌代理的,況且跟特地陶瓷也非常投緣,就下定決心寧愿損失那2萬元定金也要做品牌。
已交的2萬元定金退不回來,接下大店的錢是一分錢都沒有,但知道吳紅霞要做品牌后,她的閨蜜、以前的同事,包括她的哥哥、姐姐和阿姨,主動大力支持,兩天之內她竟籌到了80萬元的啟動資金。
一下子交了轉讓費23萬元,加上店租、管理費等其他費用,吳紅霞說,“總共花出去四、五十萬,確實有點心疼,但我覺得這筆錢花得不虧,決定接下大店面的那晚,我認清了自己要做品牌的決心。如果我接那個小店面,我注定只能到山東或南京去倒一些貨,做一個分銷,我就不可能做成品牌,更不會成就今天的我。”
苦心人,天不負。10月27日晚,從特地工廠簽約回來,吳紅霞才剛下飛機,腳步還沒踏出合肥機場,就接到一個熟人的電話。對方是吳紅霞以前認識的項目經理,聽說她單干后,便打算當晚帶她去見一個叫劉姐的業主。在店面還沒裝修的情況下,吳紅霞把隨身帶著的圖冊、在廠家用iPad拍下的展示效果圖拿給劉姐看,并請徐州的特地經銷商幫忙寄一些樣品,10月30日晚,當她抱著這些樣品找到劉姐,劉姐被她的誠意感動,劉姐家118平方米房子的廚房、衛生間、陽臺,所有磚都全部用特地的產品,總成交額三萬多元。這是吳紅霞代理特地陶瓷的第一筆生意。
店面尚在裝修期間,吳紅霞已經陸續做成十來單生意,這些生意都來自以前的老客戶和朋友介紹。原計劃在2015年1月8日正式開業,但吳紅霞的母親卻2014年的12月25日突然去世,開業儀式不便于舉行,所以從2015年1月6日完成裝修到現在,時間已過了一年半,吳紅霞的店面依舊保持著試營業狀態。
萬事開頭難,在渠道建設上,吳紅霞在工程這一塊比較薄弱。剛踏入這個渠道,一是需要靠關系積累,二是工程款回籠慢、前期需墊資金,這些問題是所有白手起家的經銷商都要面對的。雖然小地方認質量認牌子,但畢竟做品牌的時間比較短,吳紅霞的渠道基本上是硬靠硬做家裝,依靠施工師傅、做建材的同行、以前的老客戶帶單,她的生意全是一戶一戶做起來的。不過,除了吳紅霞的努力,特地廠家也給了很大的支持,總體成績不錯,去年的銷量是六七百萬元,今年的目標則是達到一千萬元。
做高端品牌是吳紅霞的創業愿望
加盟第一年即成為特地陶瓷十佳經銷商
數經家庭變故,卻造就創業最大動力
青年時期的吳紅霞在蚌埠當地職業中專上了三年的法律班,畢業后被分配到市建委主管的張公山賓館,這是當時蚌埠市最好的一家三星級賓館,專門接待政府會議。在那里,她邂逅了她的前夫——一位市政府的公務員。曾經,吳紅霞以為自己一輩子只會過著穩定的日子,萬萬沒想到,一場婚姻的變故竟改變了她原來行走的軌道。
2006年2月,吳紅霞從賓館下崗,轉為休業狀態。離婚對她的打擊太大,一時間走不出去了,兩到三年間,她完全失去了自我。后來她便開始用打麻將來麻醉自己,最著迷的時候,下午、晚上連軸轉。也只有坐在麻將桌邊,吳紅霞才不用想起傷心的過去,這是她最開心的時刻。
這段黑暗時期長達四年,一直到吳紅霞得知親生哥哥的經濟出現問題,眼看著父母逐漸年邁,她感受到自己對于家庭的責任。這次家族的變故臨頭,竟助她重新站了起來,燃起了不服輸的動力。“當時覺得是時候走出來了,再這樣下去,我這輩子就徹底完了。我也不能讓這個家倒了,我要把家撐起來!”
抱著改變家庭經濟狀況的決心,吳紅霞選擇去箭牌專賣店打工。老板娘看好吳紅霞,沒幾天就讓她頂了離職的倉管空缺,十幾天后就帶她去南京培訓。7月中旬,箭牌專賣店做了一場“夜宴”營銷活動,負責后勤的吳紅霞頭一天幫助準備吃喝方面的事情,第二天她也幫著接待生意,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多。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統計了當天的營業額后,累計接單10萬多元的銷售冠軍竟然是吳紅霞,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自此吳紅霞開始轉崗做銷售。箭牌專賣店是家族式管理,吳紅霞需要找一個更能讓自己發揮能力的地方,于是她跳槽到興輝。吳紅霞對自己的銷售能力充滿信心,無論是在箭牌還是在興輝,她始終沒跟老板提過一分錢的工資要求。換工作才一個月,吳紅霞就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吳紅霞在箭牌就曾經跟對方合作過,因為是朋友嘛,吳紅霞很順利地就接下這個工程單,一下子做成20多萬元,她又成為了興輝的銷售冠軍。
是金子始終會發光,在興輝工作了四五個月,吳紅霞在很多前輩當中脫穎而出,擔任新店店長。自己管理180平方米的店面,她一手培訓招來的兩個新人,一個做吧臺,一個做導購,三個人一年為興輝貢獻了幾百萬元的銷量。2013年下半年,興輝內部人員調整,吳紅霞成了統管三個店面的大店長(相當于總經理),那時候她操盤一年可做到一千多萬元的銷量。
就在事業正要攀上巔峰之際,吳紅霞突然選擇了創業。
創業是比較艱辛的,如果單從自身考慮,吳紅霞是不會出去創業的,但因為吳紅霞把時間大部分花在工作上,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因為成績不好,孩子自然而然產生了厭學情緒。后來孩子初中畢業了,吳紅霞就把他送到裝修公司學設計。2014年,吳紅霞遇到了現在的老公,重組家庭后,她認為自己應該給孩子打造一個平臺。孩子在自己的店上班,最起碼她能手把手地教孩子,她不能對他放任,不讓他走歪路,應該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她覺得這才是作為母親最應該做的事情。
“與其說是個人的不幸,不如說家庭的變故是我創業最大的動力。”吳紅霞把所有發生在她身上的變故看作契機,“如果沒有在賓館下崗,沒有失去經濟能力,那我還是在單位工作,也許一輩子也就定型了吧。”能從挫折中走出來,其實是吳紅霞最大的幸運,她也因這些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特地陶瓷蚌埠專賣店店內產品展示區
負離子功能釉面磚是特地陶瓷的重要產品
“海納百川”很符合吳紅霞當下的心境
自我提升與共贏,是成功的不二秘訣
2015年7月,特地陶瓷在無錫舉行了一次年中會議,吳紅霞被指定為唯一發言的女性。這是她第一次在大場合上發言,原本擬好了一個提綱,但在看過當地專賣店后,她受了啟發,決定由著心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發言中,她把開成無錫特地這種大級別展廳作為自己更遠大的目標,她半開玩笑地說回去賣兒子也要開一個這樣的展廳。
當然,吳紅霞現在要一步一步做好,然后慢慢地去擴張事業的版圖。
其實,吳紅霞一直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著。就在去無錫的當天早晨,她才忙完換倉庫的事。她最早的倉庫只有七八十平方米,后來換到一百多平方米的,2016年春天的時候換的倉庫面積已經達到260平方米。吳紅霞心知自己的能力,一如既往穩扎穩打,當記者到蚌埠采訪她的時候,她現在的倉庫面積增加到近500平方米。
除了銷售與管理,吳紅霞對團隊培養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在開始裝店面的時候,老同事關金全就愿意來投奔她。這個1993年出生的小伙子,在初出茅廬之時,是吳紅霞從零開始一手培養的,他懂加工,現負責裝修和與施工師傅溝通的部分。吳紅霞的侄女吳志茹,大專畢業后一直在她的店里幫忙,現在已能獨當一面,還有開心果小馬哥也是一路陪著她前行的兄弟,把店里的售后服務做的是有條不紊;吳紅霞表示,她走的是品質服務路線,注重售后,靠回頭單和設計師帶業務。目前她的團隊成員有9人,有一部分是她前期的同事,另一部分是她的家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崗位劃分為前臺、導購、售后等,吳紅霞認為分崗位管理的模式更適用在小區業務操作品牌。
很多客戶打趣吳紅霞,說她像老師,是因為本身文化程度不高的她非常注重自我提升。吳紅霞愿意去學習,也愿意帶領團隊一塊去學習。她認為今時今日的銷售不同于以前,單純地賣產品沒有競爭力,要成為客戶的朋友,擁有親和力和溝通能力的前提就是要多元化地豐富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吳紅霞不反對年輕人玩手機,但她希望年輕人即使在無聊玩手機的時候,都能通過互聯網,盡可能去學到一些有意義的東西,她說,“要學會利用碎片時間努力充實自己。”
從去年開始,吳紅霞忙活的事兒,還擴大到她周邊的特地經銷商。當周邊的經銷商碰到瓶頸與困難時,她就拿自己作為例子給他們做輔導,為他們加油鼓勁,她說,“我啥都沒有,也做起來了,你們都比我強,肯定比我行。”
周邊的特地經銷商開業,只要是收到消息,吳紅霞一定會去捧場,她說,“大家都是特地人,彼此應該相互照顧。”
其實,吳紅霞能把業務做穩的秘訣,除了自己過人的努力之外,還在于選擇一個好的品牌,她表示:“與特地陶瓷真的很有緣分,廠家對蚌埠這個三四線城市很關注,非常支持,溝通也很順暢,感覺自己很幸運。”同時吳紅霞與其他地區的經銷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溝通,這形成了一個近乎共贏的良性循環。
從家庭主婦到職場女性,吳紅霞經歷了內心的煎熬
個人檔案:
吳紅霞,女,1974年5月17日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畢業于職業中專法律班。2010年5月正式入行,曾在箭牌、興輝專賣店工作,曾任倉管、導購、店長、總店長,2014年10月與特地陶瓷簽約,現為特地陶瓷蚌埠經銷商,曾獲得“特地十佳優秀經銷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