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陶瓷行業形勢最嚴峻的一年!先是豪幫、藍谷、新中陶、吉利、正徳、中正、港龍出事,繼而宏威、駿仕、中恒、英發、純美等宣布停產重組或清盤。用風聲鶴唳、膽戰心驚、如履薄冰來形容這一年大多數人的心情,恐怕并不為過。
往年有企業出局,大家也見慣不慣,認為這是正常生態,有生有死,不必大驚小怪。但2015年情況大變。行業人士從切身經歷和近身觀察,普遍估計:陶瓷行業企業整體銷售下滑應在30%以上,而銷售被中間“腰斬”的也不在少數。
明年形勢會怎么樣?大家的預測也幾乎一致:情況肯定會更差!經濟學家普遍對宏觀面的預測是:2016年最差,2017年會有點起色,要到2018年才逐步向好!
去年底,中央推出個所謂“供給測改革”的方案,目標直指去產能、去 庫存!很明顯,這項改革就是沖著制造業來的,這是要解決制造業的問題。
來看看陶瓷行業的產能與庫存情況。陶瓷行業的有效產能估計90個億平方米左右。去年年初,大家開窯普遍晚些,是因為2014年末人們對2015年的形勢判斷已經不好,這導致高安等產區2015年開年市場還是火爆。到2015年中,大家的窯爐基本都開齊了,但到下半年馬上感知形勢很不妙,尤其是9月份銷售下滑到冰點。于是,在10月份,行動敏捷者迅速停窯,到年末有的企業已經陸續停窯一半以上,少數已經完全停窯。
在停窯的同時,企業的庫存也在逐步增加。由于價格體系全年還是相對穩定,所以去庫存在當年一下子很難實現。
到2016年,進入1月份,農歷歲末,企業忙于總結、結賬,安排年后工作。生意不好做,一些企業更是早早地放假過年,南莊華夏陶瓷博覽城一帶的企業很多在1月23日已經放假。如果算在農歷元宵后上班,也就是23日。整個假期剛好是一個月。
明年開春之后賣磚,第一件事情干什么?對此,很多人預測:一定是降價!為什么?首先是去庫存嘛!所以,要說明年陶瓷行業的主旋律,那一定就是“價格戰”!對此,我們大多數企業準備好了嗎?
明年開春之后慘烈的價格戰是肯定的!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幾大品牌企業會不會加入價格戰?從前年開始,馬可波羅瓷磚已經在試水價格戰,推出獨立的面對低端市場的系列產品,同時,打造另類的代理商隊伍。而另一方面,馬可波羅瓷磚主流產品的市場標價到2015年也幾乎下降了30%。
在產品降價的同時,人們也看到,這兩年馬可波羅瓷磚的銷售依然保持逆勢穩健增長。尤其是到2015年,如果按市場普遍預測的,規模領先企業停窯三分之一,此消彼長,唯美系兩大品牌馬可波羅、L&D的銷量肯定已經坐上了龍頭老大的位置。
接下來,值得觀察的是,與唯美集團定位相近的東鵬控股,會學馬可波羅打價格戰嗎?
再有,簡一大理石瓷磚去年在央視投標要做近3個億的廣告,如此高的品牌推廣成本,是繼續靠品牌溢價來消化,還是靠規模利潤來消化?如果是選擇前者,則簡一會繼續走設計師渠道。如果是選擇后者,則可能也會導入“價格戰”,通過降價來提升銷量。但對于簡一重金砸向央視,還有另外一種解讀,即給市場信心,鼓勵更多經銷商加盟。
諾貝爾瓷磚也是傳統的前三甲品牌,尤其在工程市場頗有王者之風,但2015年工程量斷崖式下滑,諾貝爾瓷磚面臨空前的市場壓力,不得不加大在終端零售市場的推廣力度。2016年,諾貝爾瓷磚為了搶占零售市場的更多份額,參與價格戰的可能型會很大!
再看金意陶,2011-2013年,終端明星促銷活動一浪接一浪,品牌活力和終端氣勢是有了,但經銷商普遍反應不賺錢。企業也公開承認一直是微利。2016年,何乾重新出山,誓言回歸仿古磚,走專注精進之路。而在渠道上則重回設計師之路。所以,這種背景下,往中高端專業品牌調整中的金意陶參與價格戰的可能性一定不大!
最后看歐神諾,一慣堅持做品牌,做價值營銷。最近三四年盡管市道越來越艱難,但歐神諾的銷售卻依然保持逆勢增長,在規模上也穩居第二梯隊。所以,按照歐神諾的企業性格,2016年乃至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正在享受品牌紅利的歐神諾一定都會堅持既定的品牌化、高端化經營策略,不會輕易參加或發動價格戰。歐神諾要的應該只是不斷擴大塔尖市場的份額!
至于其他品牌,無論已經上幾十億銷量的大品牌,還是幾個億銷量的小品牌,還是幾千萬銷量的微型品牌,明年無一列外都會不由自主地卷入一場聲勢浩大,且空前慘烈的價格戰!
現在,就讓我們張開雙臂,一起迎接暴風雨的來臨吧!
(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