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國世平的崩盤論在網上瘋傳,他的講話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尤其是“趕緊賣掉房子,一套都不剩”的一席話,搞得人心惶惶。其實要判斷他的話是否正確很簡單,不僅要觀其言,更要察其行。如果他把自己的住房都賣了,這就是真話,事實上,他自己有多套住房,一套都不賣,可以說他是在忽悠人的,對他的話不必當真。
英國金融時報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認為,在過去多年中,不斷有人警告稱,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盡管存在著各種問題,但中國經濟規模和人均收入卻在過去15年里增長了3倍,讓數以百萬計的人脫貧。中國的房地產和經濟確實存在著太多的問題,但是有問題和崩盤是不同的概念,這些預言失敗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經濟發展不是線性的,用過去的數據來論斷未來是注定要失敗的,盡管有些“專家”還賭咒發誓,都不能掩蓋他們在思維方式和方法論方面的失誤。
國世平教授犯了同樣的錯誤,房價高不一定就等于要崩盤。首先是他忽略了房價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在北京電視臺有一檔關于房價的對話節目,一位從事房地產的英國嘉賓舉了一個愛爾蘭的案例,愛爾蘭是近年來歐洲經濟表現最好的地方,其房價也是增長最快的地方。盡管為了調整結構,我們放慢了經濟發展速度,但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以GDP每年增長7%的速度發展,而且,從我們的政策來看,居民收入增長速度也要高于過去,這樣的發展速度,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這種經濟的高速發展,甚至吸引了長期與中國為敵的印度,幾十年來印度總理首次訪華,愿意和中國結盟,其實印度看好的,更是中國的未來。
其次,房地產是不同于一般消費品的商品,它還是資產,而一般消費品是在不斷貶值的,例如,汽車一旦買入,尚未使用就開始貶值了,但房子會隨著國家的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學校、醫院、公園、音樂廳、圖書館等等文化和福利條件的不斷提高而增值,所以說房價是受未來的預期收入和房產預期價值所決定的。對于未來的資產,用今天的房價和收入比來評估房價顯然是不合適的,要知道今天每月幾千元的案揭,5年或10年后,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還貸壓力只會會越來越小,關于這點經濟學家應該看得比誰都清楚。
再次是中國的大城市的房價漲幅遠高于中小城市,這是人們對大城市的期望較高所致,也就是這些城市前景看好,所以房子成了稀缺資源,其實這正是城市調整產業結構的好時機,由于經營成本高,一些附加值低的產業就要向內地中小城市轉移,佛山陶瓷行業的產業轉移就是最好的案例,管理水平較低的制造企業向內地轉移,留下的是附加值較高的企業,營銷總部,裝備工業,研發部門,設計公司和媒體等。今天佛山的陶瓷工業競爭力比以前更強了,空氣質量也比以前更好了,所以說大城市房價高等于設置了準入門檻,這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好機會,絕非崩盤的依據。
第四是房價高企突顯了窮人住房的困難,因此有人以為大部分人買不起房,所以要崩盤。其實房地產分成兩個部分,即商品房和廉租房,商品房主要是為買得起房的中產階級服務的,對于困難戶來說,再便宜的保障房,他們也是不堪承受的,這部分人應該由國家提供廉租房來解決,做到居者有其屋,這也是今天政府的決心。過去沒有將房子需求者進行細分,將所有人的住房問題推向市場,所以大部分人買不起房,其實真正農民工進城購房的是極少數,大多數購房的是中產階級,所以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進展,廉租房的任務越來越重,只有商品房能健康發展,才能將更多的稅收用于廉租房建設,對房子用戶的細分和重新定位,便解決了過去大多數人買不起房的困局。
房子既有居住功能,又是資產,所以它的價格是由未來決定的,中國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決定了居民收入的穩定增加及房地產價值的穩步增值,而大城市增值較快是人們對未來期望較高造成的,這種狀況也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房地產的細分和重新定位有利于保障占大多數弱勢群體的利益,總之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了希望,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希望,所以說過去導向的崩盤論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