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廣東恩平某陶瓷企業行政人力資源部6月1日發出的《放假通知》被媒體公開披露,稍后又被刪稿。
按常理,一般來說,《放假通知》造假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刪稿可能還有別的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以下是《放假通知》的內文:
受新冠疫情及國內行業形勢影響,本公司決定于2022年6月2日起陸續暫停部分窯爐生產業務,生產線及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從停止生產之日起放假休息。
放假期間,公司按法律規定支付生活費。放假第一個月支付1720元/月生活費,放假第二月起按1376元/月支付生活費。每月25日左右發放上月生活費。放假人員必須在行政人力資源部簽名確認。
放假期間,各位員工應保持通訊暢通,隨時準備返崗復工。接到返崗復工通知后,應服從工作安排,按通知要求返崗復工。逾期返崗復工的,視為違反公司制度,超過三天(含)仍未返崗復工的,公司將按制度規定,視為自動離職,解除勞動關系。
之所以還要全文摘錄這份被刪稿的通知,是想讓大家看清楚以下幾點:
首先,請注意,放假是有生活費發的,雖然只有1000+元。但實際上,陶瓷行業春節放假也是不發工資或生活費的。由此足見恩平這家陶企已是用心良苦了,值得同情,乃至點贊;
其次,通知要求放假期間,員工應保持通訊暢通,隨時準備返崗。超過三天(含)仍未返崗的,視為自動離職,解除勞動關系。
為什么要加上這樣一條“半軍事化”的返崗要求?這背后的意圖究竟是什么?這當中又暗藏著什么玄機?
一旦被逼到要裁員,尤其是大規模裁員,中國企業和歐美企業對輿論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前段時間,“美的裁員50%”一事在網上被鬧得沸沸揚揚。逼到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要出來回應,說“完全是無中生有”。他說,美的只在非核心業務收縮、優化人員,其它人員沒有動。
本周五,有媒體報道,馬斯克在企業內部郵件中表示公司需要裁員10%即接近一萬人,并且暫停全球招聘。
與此同時,馬斯克在郵件中還表示,他對經濟有“超級糟糕”的感覺。
作為全球首富,馬斯克就是馬斯克,他公開談論自己對當下乃至未來經濟的糟糕感覺,甚至提前公布裁員計劃,絲毫不用顧忌各方的感受。這種瀟灑勁,是我們所不具備。
在我們這邊,裁員、失業永遠都是敏感詞。因此,去年就有2億人“零活就業”的提法。
直到今年,在疫情+國際動蕩政經形勢的嚴重影響下,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失業數據:2022年4月16-24歲青年人的失業率達18.2%。而總體失業率則是6.1%的水平。
在小編的印象中,這樣的“坦誠”公開關鍵數據還是首次。
回到咱們陶瓷衛浴行業,實際上在今年開工不久,就傳出有上市公司陸續裁員上百號人。另有企業將因疫情出不了差的業務員全改為雙休。
而最近又傳出某大廠營銷、生產兩個板塊,各要裁減20%和30%的人。
無法否定,碰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以,被執行人、破產、拍賣、重整(組),等等,這些詞自然就成為熱詞,并長期與我們相伴。
正如簡一集團董事長李志林最近在陶大校友會活動上所說:“陶瓷行業格局穩定還要十年,每個企業都還有機會。”
記得羅振宇的2019跨年演講上說,中國經濟到了一個節點,從電梯模式切換為攀巖模式。
坐電梯。多輕松,攀巖,多難。一不小心還可能跌落山底。
過去40年,中國GDP高速增長,每年平均增速9.5%左右,甚至一段時間10%以上。所以,只要膽大+勤快,就等于坐上了中國經濟高速上升的電梯。
而現在,中國的GDP增長才百分之幾,今年可能百分之四左右。而且,未來長期可能是這個樣子。
生意的確越來越難做。過去都是增量生意,沒有人去關心存量。現在不同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基本上都是在存量市場亮爭。
僧多粥少。所以,總有人挨餓。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所以,一定有很多人或者說大多數人掉到河里。但也一定有部分人勝利過橋了。
這就是常態。未來三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中,你我都得習慣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