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改寫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格局。在一片衰退聲中,中國曾經“一枝獨秀”,現在則正處于軟著陸的“新常態”。金融危機之后,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跌宕起伏,一路向下,陶瓷行業也進入刺刀見紅的“淘汰賽”,“保增長”成為主旋律。而期間,逆勢創業者雖眾,但多從細分小眾品類切入,很難見高舉高打,從基地、品牌到終端網點的全產業鏈投資者。而廣東昊晟陶瓷有限公司恰恰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廣東昊晟敢于逆勢出擊,除了雄厚的實力,還得力于組建了一個朝氣蓬勃,代號為“火狼”的營銷團隊。“火狼”用不到兩年時間為行業貢獻了一個“新濠現象”,豐富了中國陶瓷的營銷史。2013年華夏陶瓷網有機會與新濠陶瓷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零距離接觸“火狼”團隊。《火狼—— 一個陶瓷營銷團隊的故事》就是兩位“老記”采訪“火狼”團隊后,對“新濠現象”的全面剖析。從今天開始,我們通過華夏陶瓷網微信公眾平臺對該書進行全球首發,敬請垂注!同時也歡迎網友對本電子讀物反饋寶貴意見。聯系電話:13302890928(劉) 微信號:lxm529803433 QQ:529803433
全運會工程
新濠陶瓷成為第12屆全運會場館建設指定用磚,當主持人宣布第12屆全運會開幕時,他腳下踩著的就是新濠的瓷磚。做工程做進了全運會,這讓新濠再度成為行業內的矚目焦點。
張龍,原籍湖北襄樊,1984年出生,剛入行3年的他,就是負責全運會工程用瓷磚的業務人員。據他回憶,當時沈陽市委和全運會組委會的負責人來新濠考察了好幾次,“2012年8月第一次來。第一次來了12個人,以后每次都是七個人。”
政府工程,又是體育賽事場館工程,要求很嚴。張龍說,“全運會的人要求多,看資質、繳稅、產能、質量,看一次不可能定下來,后期還有資質驗證,當年10月才定下來。”
第一次考察,張龍負責接待,當時新濠方面是去機場迎接的。按照中國人的禮節,新濠應該安排食宿,但住宿對方早就自己定好了酒店。張龍記得,對方第一次來看比較匆忙,看了展廳,又去了工廠看,幾個重要領導當天就走了,并沒表態。張龍感覺對方來人挺好的,做事比較嚴謹,感覺又隨和,有條有理,按程序一步一步走。
歐陽妙燕記得全運會組委會的人一共來了三次,她說,“他們體現出來的就是政府官員的感覺,他們關注產能、規模等硬實力,還要看廠家的供貨能力。”
新濠方面對全運會組委會考察的重視,事出有因。翁文平說,當時一共有幾十家在競爭,“為什么選擇我們?注冊資金要5000萬元,年納稅要2000萬元,網上宣傳怎么樣?”翁文平笑著說,“我們在網上宣傳還是不錯的,第一線品牌、十大品牌。”他說對方還要來工廠實地考察,看了新濠的設備、生產線、供貨能力、質量、檢測數字。過了這一關,第二關是合作的跟蹤,翁文平與對方在佛山談了三次,每次都是他親自出面溝通。“飛到沈陽去跟他簽合同,我帶著公章去的。這也代表我們的服務非常貼近。”翁文平面帶微笑地說,“這個項目非常成功。”
這個項目簽合同,是翁文平帶著公章飛去沈陽簽的。張龍沒去,但是他跟財務做的合同,“條款比較多。”他說做政府工程要求比較高,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服務,不像以前自己做工地的訂單——比如平整度要求遠高于現行國標;按工期交貨,比較苛刻的條件,如果不能按期交貨,懲罰是比較嚴的。但是張龍認為這都沒有問題,因為公司實力、質量都能達到要求。按照協議,全運會組委會要求在2012年11月底全部供完幾十萬平方的磚。為此,新濠騰出兩條生產線專門生產全運會用磚。排產沒有問題了,接下來就是物流了。張龍稱新濠為此跟物流公司談妥,發專線,每兩三天就發一次貨(二十多個貨柜),走海運,一般15天能到沈陽。就這樣,新濠提前把所有貨都供到了工地。
后來,張龍單獨去過沈陽兩趟,為工地做后期服務。讓他驕傲的是,質量這一塊新濠沒接到一次投訴,完全達到要求。當主持人宣布第12屆全運會開幕時,張龍看電視直播時注意到,他腳下踩著的就是新濠的瓷磚。
這個大訂單算張龍的,全部貨款總共兩三千萬元,在佛山好多人都知道,張龍說,“挺轟動。”(精彩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