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號的“桃園三結義”
在壹號的發(fā)展史中,有一個地點曾多次出現,那就是桃園一品。
邵其杰、袁赟與翁文平談“造船出海”還是“借船出海”是在桃園一品,為潘應龍“拔毒”是在桃園一品……壹號的很多重要節(jié)點都跟桃園一品有關。這不是因為桃園一品與昊晟企業(yè)營銷中心距離近,而是因為翁文平心中有一個一統(tǒng)天下的夢想,而潛意識里他把桃園一品當成了劉關張義結金蘭的桃園。想想看,高煒、柯寓國、潘應龍這三位壹號品牌執(zhí)行官,他們同時匯聚壹號,其實也頗有桃園三結義的感覺。
劉關張譜就男兒義氣千古華章
話說這三人,其實都是非常有個性非常強勢的職業(yè)經理人,各自都有自己響當當的職業(yè)經歷,所以碰到一起時,難免會有火星撞地球的感覺。
在翁文平心目中,高煒是一個比較清高的人。高煒在嘉俊這樣的知名品牌工作過,離開嘉俊后一直想回歸,他的這種忠于舊主同時又比較清高的作派,與劉關張中的關羽比較相近。
柯寓國是一個殺伐果斷之人,并且在昊晟企業(yè)工作期間頗有建樹。柯寓國2014年12月開始兼顧新濠的工作,同時他還任壹號大區(qū)總監(jiān),大區(qū)總業(yè)績排名第一,開拓客戶也是第一,還培養(yǎng)出于河、邱斌兩個大區(qū)總監(jiān),所以他獲得了2014年昊晟企業(yè)特殊貢獻獎。
在柯寓國準備調到新濠任職時,新濠當時其實面臨諸多問題,例如團隊士氣不行,網絡質量差,翁文平從戰(zhàn)略角度考慮壹號的成功是否可以給新濠借鑒?翁文平認為柯寓國跟朱國亮搭班子比較合適,而朱國亮也主動找柯寓國談過,但被柯寓國拒絕了。此番翁文平再找柯寓國談話,擺事實,講道理,柯寓國實在拒絕不了。
在接受采訪時柯寓國表示,品牌蛻變,改革要下重手,要有魄力。但是,在新濠成長起來的朱國亮與新濠“火狼”團隊太熟,下不了手,在柯寓國看來他就是“心慈手軟”之人。但是,要改革就必須下重手,必須要有殺伐果斷的人來揮舞令旗。翁文平覺得柯寓國在大理石瓷磚領域有成功經驗,所以他最終說服柯寓國到了新濠品牌工作。
理念的沖突有時就像火星撞地球
以柯寓國的經歷和個性,劉關張中的猛張飛跟他最接近。
剩下的潘應龍,在高煒、柯寓國、潘應龍三人中,一向笑瞇瞇的潘應龍是后來者居上。潘應龍做事執(zhí)著、謹慎,沒下決心之前總是會顯得慢吞吞的,但一旦下決心之后他做得很快。2015年4月,潘應龍升為品牌副總(對外稱呼還是執(zhí)行官)。在劉關張三人中,性格相對柔和的潘應龍更為接近劉備。
三國時代的劉關張義氣相投,很少鬧到臉紅脖子粗,但壹號品牌這三位當代“劉關張”,他們湊到一塊兒可沒那么“祥和”。據翁文平介紹,三個人經常因為理念的差異而發(fā)生爭執(zhí),有時甚至爭吵起來。話說有一次在翁文平的辦公室召開壹號高層會議,高煒、柯寓國、潘應龍各執(zhí)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尤其柯寓國跟潘應龍吵得很厲害,柯寓國的手機都摔壞了,三個人差點打起來。
好吧,壹號的“劉關張”還是挺有涵養(yǎng)的,翁文平叫柯寓國“冷靜”,柯寓國便冷靜了下來。柯寓國一冷靜,潘應龍也跟著冷靜下來,而高煒更是相對超脫,所以三個人吵完又一起喝酒。
掀開過去,又是新篇章
柯寓國是這樣評價翁文平的,他說大家都有共同的使命和目標,翁文平本人平時挺包容,所以當翁文平要他冷靜時,他立刻就配合。在他看來,翁文平是“用兵如神”,他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感覺就是:要會用人,要把人用活。
干大事、成大事的湊到一起,這也是一種機緣。而“桃園結義”當初就是劉關張共同的機緣。(作者系華夏陶瓷網首席記者申志,精彩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