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一波掃尾疫情
年關未至,又是新一輪的疫情。
前天上午的新聞稿顯示,按國家衛健委通報,10月2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病例35例。
其中,內蒙古最多,有19例 。其他涉及地區包括貴州、甘肅、北京、河北、陜西。
前天下午,北京公布最新進出京城的政策,包括:最大限度減少出京活動;堅持涉疫地區人員限制進返京政策等。
其中第五條是,嚴格會議論壇防疫要求 。會議論壇等活動堅持非必要不舉辦原則,盡可能采用視頻形式,最大限度壓縮線下活動規模,減少外埠人員進京。
確需舉辦的,按照“誰主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 原則。
昨天早上,山東日照市報告本土病例1例,系外省返魯人員。青島市報告印度輸入1例。
而25號31個省區市報告新增本土病例29例。涉及地區擴大至寧夏、甘肅。
昨天晚間,北京通報感染者詳情:19例感染者平均年齡61歲,其中一例重型。 這里面信息量很大,具體“你懂的”。
在昨晚的飯局上,有朋友更新了勸酒話術說,說渴酒的人才百毒不侵,不怕新冠疫情。
但也有人說,馬上要組織打第三針了。因為打兩針效果不保證。
02.
秋季陶博會停辦
昨天下午,佛山陶博會主辦方再次發出延期公告:第37屆佛山陶博會延期到2022年4月18日舉辦。

這是秋季陶博會第二次“延期”。上一次延期是從10月18號延到11月8號。原因有點無奈,是為線下“廣交會”讓路。
而這次“延期”實則是宣布今年的秋季陶博會停辦。
去年上半年疫情大爆發,佛山陶博會馬上改線上云端展。好在10月18號秋季展順利舉辦,為全年畫了一個還算圓滿的句號。
今年4月18號,佛山陶博會如期舉行。潭洲展原訂的6月3號舉辦,后來延期到7月20號舉行。
所以,今年的展會格局是,佛山陶博會管上半場,潭洲展管下半場。而這似乎正是很多人理想中的佛山陶瓷展會格局。
但也有消息稱,潭洲展有意以后每年都定在7月20號 。這似乎暗示著,每年10月18號陶博會其實還是有生存的空間。
綜上所述,佛山每年三場陶瓷會展,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是不是已經很過剩?
我們相信這兩個展會的主辦方,私底下是做過市場調查的。
03.
天道酬“快”
前天下午,華夏陶瓷網到東鵬控股旗下品牌ART+瓷磚采訪,華夏君被告知說,他們11月3日要搞一場新品發布會一一實際上也是訂貨會 。
而據透露,綜合今年過去九個年的業績,加上未來2個月的預期,ART+今年的營收增長估計接近三位數 ,利潤的增幅則更可觀。
總結ART過去兩年東鵬ART+的增長之路,觀察者認為,“偶然性”是其成功重要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1年1月8日 ,“藝無止境共發展· 渠道突破創新局〡蛻變2021東鵬ART+核心經銷商會議”在廈門舉行。
2020年1月7日 ,東鵬ART+經銷商會議以“藝無止境·創未來”為主題在長沙舉行。
去年2月份 ,新冠疫情全面爆發,ART+完美躲過了。
今年5月底 ,廣東爆發了新一輪疫情,短短20多天,廣州累計有151名確診感染,均為德爾塔病毒。
7月底 ,江蘇疫情擴散至中國多個省市,引發擔憂。
當時,張文宏作為傳染病專家于7月29日深夜在微博發文評估疫情。
再往下走,就是福建,尤其是廈門的疫情。到10月7日起21時起,廈門全市無中高風險地區。
ART+總結說,一句話,過去兩年中,沒有辦法,ART+就是很有運氣 。
也正是沿續了前面的路徑,ART+瓷磚干脆把今年的定貨會再提前,而個中原因,顯然還是在為防疫打個提前量。當然,也是在為預防“停電限產”打提前量。
因為,今年11月份停窯已不是新聞,而明年正常點火的肯定是新聞。一般估計,大多數企業會延后點火。估計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從此就不會再點火。
昨晚還聽到一個很刺激的消息,說大角鹿目前在產的生產線已經達到12條,而年尾預計還要“并購”兩個工廠,增加4條線。
大轉折時期,其實也是孕育著大機會的時刻。機會在哪兒?
別人膽怯的時候,你勇敢出擊,這便是機會。
據悉,大角鹿總部員工400多人,目前有300多人長期在外出差,幫扶終端門店。
所以,今年行走在陶瓷終端市場,反饋到佛山的信息是,下面都是大角鹿的人。
試想下,這樣逆勢而動的大角鹿,怎么可能沒有機會?
04.
要學會開始忘記“陶博會”
今天早上的疫情報告是,內地單日新增本土確診突破50。中午時分,黑龍江黑河又發現1確診病例。
早上,與晉江家博會周總一行喝早茶。聊到抓緊明年4月1號展會籌辦的事兒,我問:“假如明年因疫情影響4月1號辦不了怎么辦?延到5月1號或10月號?”
周總回答很干脆:“但無論如何,也得按正常籌備。 ”
而確實,按正常的邏輯,還應該把展會的籌備做得更縝密,更有干貨,確保客戶的體驗價值更好。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贏得來年更趨白熱化的競爭。
昨天下午,本來約了企業朋友過來,聊在陶博會前一起辦場活動的事兒,但因為37屆(秋季)陶博會又公告延期,于是,趕緊先商量對策。
今天上午,我們雙方見面再探討,最后決定活動繼續干,而且是抓緊在11月中干出來。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為了應付明年的不確定性,必須盡可能把工作鋪排提前。
現在,該是忘記“陶博會”的時候了。 兩年疫情磨勵下,大家的心理的應該更加成熟。
陶博會已經干了36屆,陪伴、滋養了兩三代中國陶企和經銷商的成長。可以說,今天的陶博會已經成了烙印在陶瓷人心智中的DNA,成為了人們開展營銷活動的路徑依賴,以致每策劃一場重要活動,每發一篇重要推文,都不由自主地要考慮“陶博會因素”。
但現在,隨著疫情的“剪不斷,理還亂”,是該到了忘記“陶博會”的時候了。
兩年疫情磨礪下,大家的心理的應該更加成熟一一畢竟,我們也已經開始習慣于與博洛尼亞展斷奶粉。
05.
打造自己的IP活動
今天這樣說,絲毫沒有想貶低陶博會的價值。正如今天突飛猛進,逆勢擴張的大角鹿,一方面長期300人屯兵終端,今年已開出698店,另一方面也保持了對陶博會、潭洲展、晉江家博會、合肥家博會等家居建材展的全覆蓋。
按自己的節奏主動且飽和攻擊,同時不落下一場有價值的行業盛會,成為大角鹿硬幣的AB兩面。
陶博會、潭洲展、廣州建博會,乃至各個城市的家博會是一個個的舞臺,作為企業不應該被動地對接,每次都是為了趕陶博會而策劃活動。
相反應該反向思考,先把自己每年要做的IP活動打造出來。而至于展會,則僅僅是關聯或呈現企業自主ⅠP活動的舞臺之一。
這方面,相信大角鹿無處不在的“超耐磨萬人PK大賽”對大家有所啟發。包括歐文萊近年主動造出來的“摸摸節”,以及舉辦了十多年的蒙娜麗莎“微笑節”,還有冠珠的“錦鯉節”等,都是行業中成功的IP活動。
尤其是當前,在不確定疫情環境下,企業還必須學會利用數字化手段跨時空、無邊界呈現、傳播IP活動內容,而不應繼續自我設限在類似春秋兩季陶博會這樣的既定工作節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