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紅星美凱龍發布公告稱,宣布回歸A股的消息,計劃發行規模不超過3.15億股A股,估計籌集的資金將不超過39.5億元,以及不超過3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合共集資69.5億元。
公告中也顯示,此次募集到的資金將不超過39.5億元主要用于6個方面:1)14.5億元用于天津北辰商場、呼和浩特玉泉商場、東莞萬江商場、哈爾濱松北商場及烏魯木齊會展商場建設等;2)投資6億元統一物流服務體系建設;3)3億元用于家居設計及裝修服務拓展;4)O2O家裝平臺項目投入5億元;5)償還銀行貸款8億元;6)補充流動資金3億元。
細心的人都會發現,紅星美凱龍此次的公告有兩方面值得關注:其一,紅星美凱龍在港股市場估值為248.96億港元,回歸A股之后,整個企業的估值可能會更高一些,根據上市以來的財報顯示,估值提高顯然問題不大;其二,募集資金的安排,3億元應用于家居設計及裝修服務拓展,5億元用于O2O家裝平臺項目建設,累計8億元投資家裝家居領域,占到了募集投資的20.25%,這也暴露了紅星美凱龍在家居家裝領域深度布局的決心。
紅星美凱龍已經有30年的發展歷史,2015年6月26日正式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作為家居流通行業第一股,現有業務已經布局到了121個城市176家商場,2015年互聯網家裝廣受資本的熱捧,尤其是家裝行業出現了大批創新創業企業,類似于愛空間、有住網、悅裝網等等太多平臺,似乎家裝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在被重構,某種程度上加快了紅星美凱龍的轉型步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跟紅星美凱龍能夠對標的企業居然之家似乎沒有足夠多的聲音,此次紅星美凱龍回歸A股之后能否徹底完爆居然之家,下面將通過多角度對比來看兩家企業未來的想象空間。
紅星美凱龍PK居然之家,企業實力哪家強?

紅星美凱龍PK居然之家
單從成立時間來看,居然之家顯然不及紅星美凱龍的資歷,紅星美凱龍成立于1986年,擁有176家商場,居然之家成立于1999年,擁有110家商場。兩家都是重資產的傳統企業,再從交易額上對比,居然之家2015年實現396億元,比2014年增加9.5%,除去新開店面的業績,同比增長7.1%,這樣的交易額顯然與紅星美凱龍還有不小的差距。
主營業務對比,針尖對麥芒, 巔峰相對,線上線下融合是趨勢

紅星美凱龍回歸A股,5億元投資家裝O2O
作為紅星美凱龍的對標企業,居然之家當然不會太弱,編者此前分析過《億歐案例:看居然之家如何與互聯網“秀恩愛”》,提到居然之家在2013年開始進軍電子商務,進行互聯網化轉型,2014年11月攜手意邦打造O2O一站式家裝平臺,2015年4月27日快屋套餐家裝推出599元/平方米價格、15天完工工期的套餐。除此之外,居然之家旗下還有尚屋別墅裝飾、樂屋個性家裝、麗屋建材超市等多種業態的家居建材購物主題購物中心。
對比看來,兩家公司可謂是針尖對麥芒,巔峰相對,互不示弱,但是可以看出的是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仍然是主題和趨勢,現在兩家公司早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家居流通行業巨頭,早已經開始在互聯網方向快速轉型,全渠道購物或將成為未來平臺發展的主節奏。
互聯網相關領域的投資布局,積極開放式的合作逐漸擴大商業版圖

居然之家被紅星美凱龍完爆
針對居然之家發展過程中有兩個似乎很難實現的目標和預言,其一收購元洲裝飾,居然之家總裁汪林朋拋出了“2017年要占據京城十大家裝一半以上份額”的規劃,用數據來佐證用數據來佐證這個目標的難度,根據鏈家網發布的《2015年鏈家房產大數據報告》顯示,2015年全年北京是二手房成交量為20.5萬套,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2015年(截止12月26日),北京全市住宅新房網簽量(不含保障房)為102581套。新房二手房加起來有超過30萬套交易量,這僅僅是2015年數據,2017年應該不會低于這個交易量,假如居然元洲裝飾占據一半以上的份額,顯然是高估了實際能力的很多倍。
其二是居然之家汪林朋在2015年年會上的觀點, “現在火熱的家居電商、互聯網家裝,90%過不了多長時間,將會從天上掉下來摔死,10%剩下的等著我們線下的去收購。”這是汪林朋在2015年年會上的“大膽預測”,但是這個說法恐怕不能服眾,現在這個時代有揚言80%的互聯網家裝平臺會死去,有揚言90%的會死去,太多危言聳屢見不鮮,作為這個行業的創業者或者從業者,仔細審視這個行業,這些言論顯然很難成立。每個行業都有唱衰的聲音,但是似乎有很少預言成功的。
對比紅星美凱龍與居然之家的發展過程,紅星美凱龍作為上市公司明顯更加積極主動一些,當然,這個行業也面臨很多的發展難題,比如說家居行業出租難,租金成本高,受美樂樂,里外網等電商沖擊嚴重,以及互聯網家裝平臺出現也在重塑各個利益鏈條等等眾多難題亟需解決。
編者認為,無論紅星美凱龍回歸A股之后想要真正完爆居然之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還有非常大的挑戰,原因不難理解,體量都足夠大,想要真正替代對方挑戰還很大。編者在朋友圈征求關于“紅星美凱龍與居然之家,你更看好誰?”的意見,得到了很多反饋,大部分反饋是一個都不看好,可見兩家公司面臨的不是對方的挑戰,而是整個時代對他們的挑戰。當F2C模式不斷深化到家裝每個環節,新的利益團體正在不斷向兩個平臺不斷挑戰,甚至兩個大平臺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弱,這也在倒逼家居行業兩大流通巨頭快速變革,將平臺的經營創新方式不斷變革以及價值變現方式得以改變,否則有可能會逐漸淡出這個時代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