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為期8天的中秋/國慶長假結束。估計這個時候,大部分去博洛尼亞的人也都回來了。
疫情三年被關著,有人選擇趁機暢暢快快地放松游玩一次,但這只是少數。多數人今年選擇商務出行,看完展即回。
原因自然也很明顯,爭取更多的回來“卷”的時間。今年剩下的4個月要抓緊消化在博洛尼亞“吃”進去的東西。
說起博洛尼亞,其實它每年在中國集中被談論的時間有足足一個月,包括前后半個月意大利看展,半個月陶博會前后對博洛尼亞產品趨勢的解讀。
今年是我進入陶瓷行業20年。這屆博洛尼亞展前,華夏陶瓷網曾經試圖組團參展,但小編折騰了兩個月,仍是沒有弄成。
失望之余,我開始三番五次地想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必須不停地去博羅尼亞“朝圣”?中國還找得到類似的“崇洋媚外”的產業嗎?
答案是:很難。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我希望大家幫助找類似的案例。
中國陶瓷行業最大的問題是,主要工藝、技術、設備都源自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但每年做什么美學風格的產品還要看每年一度的意大利博羅尼亞展。
而博洛尼亞展的潮流又來自哪里呢?那當然是米蘭家具展。米蘭是全球的家居設計中心、時尚中心,意大利設計師“潮”看米蘭,意大利陶瓷設計的靈感自然也是同出一脈。
至于中國的設計師們,每年四月下旬到米蘭“朝圣”的熱情,肯定也不亞于陶瓷人跑搏洛尼亞的熱情。
到這里,我們就已經明白,其實我們要找的哪個可以跟陶瓷對標的行業就是設計行業。這實際上也潛含著陶瓷行業本質上就是個設計行業。
當然,這也是意大利人定義的。因為換一些國家,比如說日本,它在塑造一片磚的功能上玩得很溜,但它卻沒有什么心事塑造磚的審美價值。
而中國首先是,繼承意大利工業設備創造巨大的產業規模;其次是,出于競爭的需要也要不斷提高瓷磚的審美價值。
但追求規模利潤與審美價值塑造之間本質是矛盾的。這一點也就決定了,大多數人學習博羅尼亞可能是個偽命題。他們去意大利基本上就等于旅游。
02
但也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我覺得現在對有心人來講,恰恰也是學習博洛尼亞最有價值的時候。
我這里講的“有心人”是指那些真正能沉下心來學習的人。當然,前提是他(她)有自我的學習能力,包括對陶瓷產品的認知基礎。而通常的情況下,只有企業的產品經理,尤其是做過出口市場的產品經理,他們這方面更有優勢。
如果我們稍為回溯下便可發現:不錯,“產品取勝”貫穿著陶瓷行業三四十年,從彩釉磚、拋光磚開始,一直到當前的亞光質感磚、進化理石都,幾乎每隔十年就成就一個大品類,每隔五年就成就一個小品類。
今年是一個新的產品元年,或者也可以說創新產品新的紅利期已經到來。因為在存量市場內卷,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無論是作為經銷商的客戶,還是直接消費者,大家都在找自己看得上的差異化產品,而不是找品牌。
所以,這就倒逼一批有綜合實力、有技術基礎的企業認認真真地做產品。而這個時侯,意大列老師就非常重要,能真正發揮出價值,而不是被無休止地廉價模仿、抄襲。
今天,我們做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必須直抵本質。經營過程中,任何浮華、冗余、虛空的作為都會立即沉淀下來成為拖累自己的成本。包括冠以“學習”之名的博洛尼亞之旅,也不能再走馬觀花了。
所以,即便是解讀意大利博洛尼亞陶瓷產品趨勢這樣的活動,我們這次也直接特邀到意大利NITIDA設計創始人Simone過來佛山進行原計原味的演講,希望大家屆時盡量到現場聆聽,不能到現場的可以看華夏陶瓷網直播。
Simone
人物簡介
NITIDA是當今意大利陶瓷行業最重要的專業產品設計公司之一。NITIDA在佛山設立了中國區營銷中心,其銷量居亞太市場之首。
當前,中國陶瓷產業正轉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而這也正是NITIDA在全球市場拓展的重要窗口機會。
在Simone的職業生涯中,創造力始終是他的標志性特征之一,不受束縛且永遠跳脫在傳統框架之外看待事物的能力,對待問題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方案,加上對市場和客戶的獨特見解,使他能夠在31年的工作中不斷成長并為行業做出貢獻。
作為企業的核心人物,Simone的領導力基于開放、透明的溝通和對團隊目標的切實承諾,他對于工作的熱情和隨時保持的活力使他有能力激勵和領導團隊,鼓勵協作和實現企業目標。
對NITIDA來說,與客戶建立并保持積極的合作關系至關重要,需要始終保持開放,靈活的心態,隨時能夠適應市場變化并嘗試新的事物和想法,這種充滿活力的文化讓NITIDA能夠應對隨時出現的挑戰和機遇,并積極的做出反應,使企業不斷發展。
創新是NITIDA能夠成功運行的核心,對于創新的熱情和不斷前進的追求,為客戶提供尖端的解決方案,使其能夠處于行業的前沿,并不斷發展。
工作經歷
TECNOGRAFICA1992 年至 2011 年 設計師 / 銷售主管INKSIDE
2011 年至 2016 年 創始人 / 設計師
NITIDA
從 2016 年至今 創始人 / 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