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凝聚共識
一起走過艱難的2024,2025新年鐘聲的余響仿佛還在天地間回蕩。
陶瓷行業像往年一樣,以年會的形式進入辭舊布新的“收官時間”。
《年會不能停》,2023年尾,一部小制作電影票房上10億。確實,“年會不能停”。今年歲末年初,年會更加成為人們洞察2025企業運營的一個窗口。
從去年11月份開始,筆者實地觀察陶瓷行業各大企業的年會,有一種與以往不一樣的感受:如今還照常開年會的,都是2024活得還可以,對2025年比較有信心、有想法的企業。
這些企業的年會主要有以下兩個特征:一是都邀請主要經銷商過來開年會,一些頭部企業開的是千人大會;二是普遍在年會上開啟品牌再升級,制定了“上行戰略”,向上生長,向下扎根;三是大多數同時配以新品發布會,有的還直接安排半天訂貨會。
由于企業在環境倒逼下產品研發越來越精準,加上新技術、新工藝的不停迭代,導致今年年會的訂貨會企業下單更加主動、果斷,訂貨業績也屢創新高。筆者看到其中有個頭部企業訂貨會業績就高達7億元。
在當下不確定環境下,年會已不只是企業團建、總結表彰大會那么簡單。年會是凝聚共識、明確策略、找到路徑、樹立標桿的重要時刻。
可以說,時下一場年會能否形成共識,共識對不對,直接決定了企業接下來還能不能繼續留在牌桌上。
02/“止跌回穩”
當前,在全球經濟進入下行新周期,面對前所未有的行業洗牌,企業是直接在焦慮、恐懼中躺平退出,還是在希望中堅守著,與對手熬戰?是對陶瓷行業前景徹底失望,還是對這個民族優勢產業堅持長期看好?
確實,不同稟賦的企業有不同的心態,不同的選擇。
但“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信心要比黃金貴。更何況,自去年以來,國家提振經濟的舉措組合拳一個接一個。
比如,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到2024年7月,該《行動方案》(國發〔2024〕7號)已出臺。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出,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持續支持“兩重”項目和“兩新”政策實施。
據初步統計,各省家裝廚衛“國補政策”自2024年9月陸續出臺以來,目前已有16個省+山東濟南補貼產品包含瓷磚,補貼金額為售價的15%-20%不等。
而2025年,預計國家層面會進一步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補貼范圍將更廣,補貼力度將更大。
至于本輪“硬著陸”受傷嚴重的房地產業,“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這套“組合拳”之外,今年還有更直接的“兩個政策”:一是2024年底前,“白名單”項目信貨規模增加至4萬億;二是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經濟學家們分析,2018年世界經濟逐步進入第5次康波周期的蕭條期。2024年正處于衰退向蕭條期轉換的階段。本輪康波周期上行復蘇期很有可能于1-5年后開啟。
從去年3月國常會、政治局會議和經濟工作會議一系列重大會議上,關于房地產相關的政策表述,最核心的是9月26號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一表述標志著中央房地產政策出現了重大轉變。
決策層“止跌回穩”四個字一出,前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形成一道明顯的分水嶺。
而國家住建部網簽數據也顯示,2024年10月份商品房成交同比、環比正增長。全國新建商品房成交網簽同比增長0.9%,二手房成交網簽同比增長8.9%。
另據克而瑞地產研究報告,2024年11月份,新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20%,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長33%。
2024年,雖然銷售、投資、開工都在下行,但也有好消息,即百城新房成交四季度止跌回升,成交面積環比和同比雙雙上升。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4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降幅收窄;一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均繼續收窄。
可以預見,為了穩住樓市,2025年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將會更大,將會有更多的政策加快落地和實施。
分析人士指出,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的元年,是承前啟后的一年。
因此,2025年,也必將是中國房地產“止跌回穩”,形成未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起點之年。
03/一個信號
2025,果真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1月14日晚,陶瓷行業等來了一個重磅好消息。深交所發布上市審核委員會2025年第1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馬可波羅IPO順利過會。
這是深交所2025年第一審。這意味著,深交所2025年第一單IPO過會企業“花落”馬可波羅控股。
馬可波羅控股主營建筑陶瓷,是國內建筑陶瓷行業絕對的龍頭企業。
馬可波羅控股目前在全球擁有廣東東莞、廣東清遠、江西豐城、重慶榮昌及美國田納西州五大生產基地。
2021年至2024年6月,馬可波羅控股營業收入分別為93.65億元、86.61億元、89.25億元和36.49億元。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經銷商1405家,銷售終端7614家。
根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確認,2021-2023年馬可波羅控股營業收入位列國內建筑陶瓷行業第一,是國內建筑陶瓷行業綜合實力第一梯隊企業。
而據專業統計,2021年-2023年,馬可波羅瓷磚市場占有率為2.40%、2.62%和3.23%,在?業四家可比頭部企業中排名第?。
同時,體現公司盈利能力的毛利率也超越可比同行。2021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馬可波羅控股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3.09%、35.10%、36.01%和36.29%。
根據2024年發布的《2024房建供應鏈綜合實力TOP500-首選供應商服務商品牌測評研究報告》,馬可波羅瓷磚以22.00%的品牌首選指數,連續十年榮獲建陶品牌供應商排名第一。
但受當下經濟大環境尤其是下游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影響,包括馬可波羅控股在內的頭部陶企、大家居企業最近幾年均業績承壓。
因此,馬可波羅控股沖剌IPO終獲成功,無疑為大家居包括陶瓷優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分析人士認為,馬可波羅控股順利過會,這是經濟轉型升級關口,國家“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一次重要體現,同時也是國家繼續支持陶瓷建材等傳統產業做強做大的一個重要信號。
04/
重塑格局
轉型升級首先要打贏“認知之戰”。
作為大家居陶瓷建材行業的一員,當下我們首先應該認清自己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理解國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強決心。同時,也要善于抓住各種前所未有挑戰中所孕育的創新發展機會。
一直以來,由于生產進入門檻較低,中國建筑陶瓷行業呈現“大市場,小企業”格局,產業集中度不高,導致低端產能供給過剩和高端產能供給不足,新質生產力比重不大等問題比較突出。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一方面競爭導致全球建筑陶瓷產業技術進步加速迭代,另一方面極端內卷也導致不可避免的惡性價格戰,劣幣驅逐良幣。
但是,越是行業生存環境的巨變,越是潛藏著市場格局重塑的機會。
馬可波羅控股也正是希望通過本次發行股票上市,抓住行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引領行業新的發展臺階:
一是作為行業頭部企業,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知名度、生產規模、制造能力、銷售網絡及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優勢,以“良幣”驅逐“劣幣”,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市場地位;
二是以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為目標,打造企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堅持“制造業出海”戰略,從產品出口到產能“出海”,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努力踐行企業的使命一一“為中國陶瓷打造出第一個世界知名品牌”。
據了解,馬可波羅控股本次IPO預計募集資金23.77億元。資金將主要用于生產線的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包括江西加美、江西唯美、廣東家美、江西和美、集團綜合能力提升五大項目。
具體而言,為順應國家政策對制造業節能減排提出的更高要求,馬可波羅控股將對旗下各陶瓷生產線的部分現有生產設備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實現節能降耗,同時對過程質量自動檢測系統進行升級,全方位打造數字化車間,提高生產效率,加快建設綠色智慧園區,打造中國乃至世界建筑陶瓷高質量生產智造示范基地。
道路泥濘,行進困難,隊伍越是需要強有力的領導者。我們相信,隨著馬可波羅控股躍上更高的發展平臺,其對我們建筑陶瓷行業的引領作用會更加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