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34屆佛山陶博會昨天圓滿結束。
這是一屆近年來人氣最旺的陶博會。因為華夏陶瓷網在華夏館有90平方的“國潮精品成果展”,所以,我本人對這屆陶博會人氣的體認更加真切。
華夏館第一二天“人氣爆棚”,這樣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 華夏陶瓷網為本次陶博會精心策劃的“國潮精品”成果展,成了華夏館的“另類”
19號晚上,我接待湛江設計力量副秘書長陳妃彪時,他對我說,湛江的幾十個陶瓷經銷商這次都來佛山了。而來看他的在譽輝品牌做事的發小加同學,也補充道,盡管比平時加價幾倍,但這屆展會華夏陶瓷博覽城周圍的酒店都滿員。
但如何評價這樣一種人氣?在19號下午的華夏館舉辦的“國潮精品”論壇上,有位演講嘉賓跟我說,估計大部分是周圍各個工廠來的。但根據本人在華夏陶瓷網展位的隨機抽樣調查,這次來佛山看展的應該經銷比例還是不少。

△ 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嘉賓在華夏陶瓷網“國潮精品”成果展前,品鑒冠珠巖板做的旋轉桌臺
那么經銷商又是哪個群體來得多呢?還是以華夏陶瓷網展位觀察為例。展位前方設置的賣書展位第一天賣了近萬元,第二天5000多元,第四天才賣500多元。這說明第一天經銷商為主。但這樣的售書業績與其他家居建材展位,明顯還是少。表明來觀展的三四線以下經銷商比較多。
華夏館展位負責泡茶的武夷山巖茶的黃先生跟我分析說,這次華夏館來的經銷商應該是以四五線城鎮的居多。因為這些人對定位較高的巖茶興趣似乎都不大。相反四月份潭洲展的人群感興趣的不少。
B
有一位“大商”朋友20號微信我說,這次來佛山看了下,心里拔涼拔涼的。他的印象是“佛山已經集體淪陷”。因為沒有約到見面聊,所以我真不知道,他的這種感受從何而來。
今年因為華夏館有展位,所以我四天都在華夏館,總部基地、陶瓷城都沒有時間去。今年陶博會主辦方對三大館做出了更明晰的定位:總部基地臨時展位主要是“首屆公裝獎獲獎產品展示區”和“材易采工程產品體驗中心”,主要對接工程渠道。陶瓷城主要是做出口產品選材區和全屋定制專區。而華夏館主要是做特色產品專區、輔材專區。
陶瓷城、總部基地沒去就沒有發言權。但從華夏館的定位以及實際的參觀者看,二者的匹配度還是蠻高的??梢哉f,剛剛過去的陶博會這三四天,華夏館就是全國中小陶瓷經銷商(多數是批發商)的狂歡之地。
而這次更多中小經銷商來到佛山,無疑表明市場恐慌的情緒已經從一二線城市蔓延到三四五線城鎮。也就是說,渠道底層小商們的日子也開始不好過。他們齊齊殺到佛山,是來找活路的。



△ 今年,在華夏館連續參展的QD瓷磚展位更加驚艷
C
我在華夏陶瓷網展位碰到一位來自天津的格仕陶的經銷商,樣子看上去是位80后。我問他來陶博會主要看什么?他說主要來看看有什么整裝產品。他同時跟我吐槽精裝房,說在天津很多業主買了精裝房之后,因為裝修質量與貨不對板,往往需要自己重裝。
至于經銷商在終端的競爭格局,這位80后說,從他所在的天津塘沽區華北建材陶瓷批發市場來看,今年市場份額在加速向大品牌、大商集中。
終端的競爭態勢必然反射到佛山品牌總部集中地。因此,未來品牌的格局一定是多品類經營的綜合性大品牌+特色個性的“小而美”品牌。
而問題是,小商被大商擠壓出局之后,還能干什么?他們與“小而美”品牌體量上或許匹配,但在調性上根本就不吻合,尤其是與定位較高的特色個性品牌不搭。所以中高端的,需要走設計師渠道的“小而美”品牌根本上就與小商們沒有關系。

△ 華夏館這次真的成了特色個性產品展示平臺
D
如此看來,未來小商們只能轉型做些空間整體解決方案的配套產品,以及輔料,或者趁勢跨界涂料,乃至一些新興的健康板材等。
另外,有工程渠道資源的批發型經銷商,可以轉型做現在正熱門的戶外用厚磚,包括戶外用的花崗巖瓷磚。2公分以上的厚磚,還有花崗巖、麻石面等廣場磚,之所以突然崛起,是因為大型商業廣場、公園、圖書館、博物館,以及醫院和學校等并不受當前房地產走勢影響,而國家對礦山資源開采的控制正越來越嚴。

E
最后想談的是我對佛山陶博會未來走向的看法。來佛山16年,應該說我還從來沒有像這次那樣近距離接觸陶博會。不錯,陶瓷行業現在是在萎縮。有大咖判斷國內總產量會下降到50-60億平方米。20號下午在博洛尼亞趨勢分享匯演講的唯格瓷磚CEO姚文江更出驚人之語,認為未來國內瓷磚總產量會下降至30-40億平方米。
面對這樣“悲觀”的前景,陶博會的出路在哪里?它還有沒有價值。今年初“雙展”輿論大戰最厲害的時候,有論者也拋出當前陶瓷展會“無價值論”。我當時忍不住進行了回應。現在看來,我還是得堅持我得觀點,即中小企業、品牌和中小經銷商依然需要展會。它甚至無關乎什么國際化、全球化等宏大敘述。
因為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區域遼闊,每個行業都人口眾多。尤其是底層從業者,他們要生存、發展,就需要一個展會,在那里看方向、找出路、碰機會。
展會重在一個“會”字,海納百川才是匯(會)。展會不可以精英思維,決不僅僅是幾個頭部品牌的事情。展會的利他思維就是普惠。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才能真正讀懂佛山陶博會的價值。而只有真正讀懂了,我們才能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構建一個多邊共贏的展會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