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
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
新明珠集團副總裁簡潤桐
蒙娜麗莎集團副總裁劉一軍
新中源陶瓷營銷總經理陳勤顯
?麗適巖板聯合創始人陳高照
重磅出席2020線上佛山陶博會系列活動——
2020巖板發展趨勢論壇暨巖板白皮書發布會
助力企業全方位解鎖巖板新賽道
今天就網友提出的熱門問題
為大家一一作答

? 如果巖板被家居行業整合進供應鏈,對巖板行業好不好?
? 巖板除了現有的家居、家裝、石材等渠道,是否還有其他的渠道?
? 巖板和陶瓷大板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 你認為有必要制定巖板的標準嗎?
來看看五位大咖的精彩作答!
↓↓↓
(以下內容根據錄音整理,未經嘉賓審核)
1
如果巖板被家居行業整合進供應鏈,
對巖板行業好不好?

尹虹:
比較有意思,這里收到了一個觀眾提問。我提不出這樣的問題,因為我不站在他的角度。他問:如果巖板被家居行業整合進供應鏈,對巖板行業好不好?巖板銷售零售體系,有家居行業直接把你整合到供應鏈,或者供應家居那一塊直接整合到家居的供應鏈里面去,你認為對巖板行業是有幫助還是會順理成章?

陳勤顯:
對于企業的初期發展,為了有一定的量,滿足產能的轉換,可以接受。
2016年我找過歐派的人談,當時他們對巖板還沒有概念,2017年左右,陶瓷行業很多人做巖板,我問歐派一個技術老總,未來你們這里要不要用巖板?剛才陳高照說企業有不同的發展,但是我認為這個行業,很多企業的實力也并不比定制家居差,為什么我們不可以沿著這條路解決產能?就跟現在做房地產一樣,我們在發展初期可以兩條腿,既做他的供應鏈,又發展自己的東西。當我們第二曲線做得更好,第一曲線可以縮,同時這個企業才能夠更好盈利,才會愿意投更多的設備,不管是哪種設備,我去干,我認為這是一個企業長期必須要思考的。我也談過,殺價殺的很低,還不斷談,我剛才聽到劉總講,如果我們成為石英石臺面代理商賣,石英石那些人文化也不高,動不動來殺價,但巖板可能比石英石好,如果我們有單條線發展,可能不需要損失很多價格。現在巖板熱鬧就是被這些石英石的很多批發佬、加工中心搞的雞飛狗跳,今天去蒙娜麗莎談,等一下去新中源談,再去找雜牌談。
從起初發展階段,我們擁抱任何可能的銷售模式,但如果我們真想把這個路走的更好,就像剛才高照說,瓷磚是不是還會有多種渠道?我們在思考十年后沒有多種渠道,十年后的消費者不可能再自己去買磚,他一定通過設計公司、整裝供應鏈公司買,00后、10后不可能再自己單獨去買磚,現在紅星、居然的發展把很多代理商拖得很辛苦,再過五年,大量的建材市場一定要倒閉,而且是急速倒閉,我們一定要看清楚趨勢,瞎折騰兩三年可以,作為頭部品牌我們要長期主義考慮。電器行業為什么會做到幾千億?我們要解決我們的產能,我們要擁抱全世界,如果未來企業要真正發展好,我覺得是需要做的。
尹虹:
說得很好,我概括一下,我認為陳總已經解釋了,我們根本不會排斥這種可能,而且在初期發展這種可能性很大。有位嘉賓說了,如果哪一天巖板的品牌足夠強大的話,可能就不會這樣。
2
巖板除了現有的家居、家裝、石材等渠道,
是否還有其他的渠道?
尹虹:
第二個問題也比較有意思,巖板除了現有的家居、家裝、石材等渠道,是否還有其他的渠道?
你們可以補充,我覺得還有很多渠道,比如剛剛我們講的幕墻、工程集采,特別是現在裝配式建筑發展非常快,將來巖板更容易用。現在裝配式建筑很快就會達到30%以上,甚至傳統的瓷磚渠道也是不含在里面的,相信這位聽眾一定是家居領域的,你們還有什么補充?

劉一軍:
巖板起碼除了傳統的墻地面的應用,外墻和家居類應用以外,作為蒙娜麗莎之前我們也探索了一個在藝術領域的應用,作為藝術創作的載體,比如景德鎮有很多瓷板畫,以前是用手工制作的,我們現在給很多藝術家提供了工業化的素材,我們現在可以做到最大1.8×4.8,甚至更薄的板材,給他們更多的發揮的空間。
蒙娜麗莎也成立了文化創意公司來推廣,我們和國內很多的藝術家合作,把他們的藝術作品呈現在陶瓷上面,讓大家都能看得到,而且能夠很好地保存。自己小孩成長的歷程,夫婦結婚照,都可以做到瓷板上面,通過個性化定制的方式,心里都講究定制化。
尹虹:
其實就是裝飾材料,開始最簡單的功能就是裝飾,然后是瓷磚化,然后就是藝術化,肯定是一步一步進化。
劉一軍:
還有定制化,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方向,而且現在很多地鐵可以做到一站一景,比如成都可以把他們很多地方特色在這上面表現出來,每一個站有每一個站的特色,這個站是麻婆豆腐,那個站是熊貓或者其他,不用報站,一看外面裝飾圖片就知道哪個站到了,也不會坐過站。
3
巖板和陶瓷大板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尹虹:
我們在講巖板,在講大板,大家做這一行都知道,巖板和大板準確的區分暫時還沒有,前一段時間也發生過爭論,有的人甚至認為中國沒有巖板,但是有一條是可以肯定的,大板是覆蓋了巖板,巖板屬于大板的一部分。我想問一個問題,在你心目當中,巖板和陶瓷大板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陳高照:
這個問題也是在巖板這個領域大家比較樂于討論的話題。至少一個品類把它定義得更清晰有利于這個品類的發展,所以出發點我是持贊成的態度,就是我們要搞清楚大家天天在談的巖板到底范圍是哪些,比如最近我看樂從那邊做家具很多市場都說我買的是900×1.8原壓出來的小巖板,到底這個是不是巖板?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自己也非常樂意跟不同的人探討這個問題。
如果理性思考,又覺得這個問題可能還不是這么容易得到解答。首先巖板這個詞產生的背景已經不是今時今日的背景,他的背景大概是五年前,大家公認是德賽斯在推的,為了跟陶瓷磚做一個區隔,所以他取名叫巖板,然后再開發了一套市場化的語言來描述這個巖板,通過天然的巖石、礦石、粉碎、碾壓再經過燒成,這個對不對,一定是符合瓷磚生產邏輯。但是感覺有點市場化放大了,回過頭我們要定義一個市場化的語言,就不像我們定義陶瓷磚、陶瓷大板這樣好去定義,這是我講的第一個矛盾點。
第二個矛盾點,現在隨著渠道變化很快,很多時候市場的認知可能未必是我們生產端或者品牌端的認知,市場端,比如一個餐桌它的性能提升了,品質也提升了,可能成本還降下來了,我覺得就是巖板,而生產端覺得這個就是傳統的陶瓷大板,怎么又說是一個巖板?會形成一個矛盾和沖擊,市場上接受它叫巖板,但是我們生產端又不愿意接受叫巖板,如何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平衡好?
尹虹:
也有反過來了,我們生產做出來我們叫巖板,但是經銷商和顧客說這個不是巖板叫陶瓷板。
陳高照:
如果在這個問題矛盾點上,可能我們還要反過來說站在用戶的思維,用戶的思維覺得是巖板就很難扭轉過來,4、5年前我們在定義陶瓷磚的時候,做了2公分厚度的限制,但其實我們現在陶瓷磚的企業都在生產當時排除陶瓷磚標準以外的陶瓷磚,我們要尊重市場,可能很多時候當市場跟生產企業觀點不一致的時候,應該坐下來傾聽一下市場的聲音,看看市場的需求是不是得到了滿足,而我們作為生產企業,品牌方有沒有真正給市場帶來價值,我覺得這個是我們要去多多溝通和交流的。
陳勤顯:
高照講我們要C端思維,巖板延展了瓷磚更多的可用空間,巖板耐磨耐堿耐酸,比傳統方法做的大一點的便板顯然好。原來大一點從900做到900×1.8米,可能也有兩種不同的工藝,從消費者使用和企業考慮到企業運用的多元性和柔性,從消費者使用應該叫巖板是比較多的。
我們陶瓷行業很多就會爭論這個事,包括我們去了家居企業,他們也會叫巖板,人家不愿意把大板用到家居臺面和窗臺板,所以我覺得要用C端這個思維來做這個事情,而不能用我們的思維來做一個東西。今天從C端思維叫做巖板會比大板好一點,現在很多人已經接受巖板的性能確實要比傳統的好。
不一定所有的陶瓷大板都可以叫巖板。確實有差異,粉料包括質地等等,雖然我不是搞生產的,我學機械的,我覺得有很大的區別,真正的大板是做不到的,我們自己也做過900×1.8,1.2做不到有些性能到處可以用,巖板是很多地方隨意用都可以,有這個優勢。
尹虹:
劉總,兩個C端思維,我希望你是M端,制造商的思維。
劉一軍:
這是一個很火也很熱鬧的話題,其實關于巖板與大板的定義標準,大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關于大板、薄板、瓷磚還有薄磚,我覺得標準有很完整的體系。我們以6毫米的厚度和1.2平方的面積,制定出來瓷磚、薄型陶瓷磚、陶瓷板、陶瓷大板標準的體系,但是現在新的巖板概念,我覺得巖板其實就是陶瓷大板或者陶瓷板一個部分,一個延伸,是其中某一個品類,我們將陶瓷板、陶瓷大板里面用于家居領域這一部分就叫做巖板。瓷磚部分還叫陶瓷大板,陶瓷里面一個組成部分,只是一個功能,或者應用領域一個細分。
簡潤桐:
我個人認為巖板是一個廣告語,大板包含巖板里面,因為大板物理性能等等切割不開,耐高溫、耐酸耐堿等等性能,表現出來巖板通過主要做桌面,所以通過一系列的市場手段,一種很高明的方式來體現出陶瓷的高性能,耐酸耐堿耐厚等等。本身陶瓷產品,瓷質磚很多都有這種性能,大板通過改善坯體配方燒成曲線,達到比原來瓷質磚更高性能的陶瓷大板,所以市場化變成巖板大家也順口了。國家標準沒有見到巖板標準、瓷板標準、大板標準。
4
你認為有必要制定巖板的標準嗎?
尹虹:
我還有一個問題,只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很多人認為巖板是一個商業名詞,有些人認為是一個廣告語,有些認為是一個產品的描述,但實際上都不清楚,很多C端的人并不懂技術,有人就要把巖板名詞變成一個標準名詞怎么辦?就要制訂巖板的標準,你認為有必要做巖板的標準嗎?
陳高照:
我認為在生產標準上沒有必要,在推廣上各自隨意,市場上的東西定市場的標準,生產上的標準我覺得沒有必要。
陳勤顯:
如果要將這個產品演變成趨勢,我認為還是要做標準,因為它現在不只是磚,要加工,要運用,我認為是需要標準的,讓消費者更加認知到,同時行業也更規范,應該是需要的。
劉一軍:
我之前也表達過我的觀點,我覺得巖板更適合的是做一個認證。
我們可以跟家居企業聯合或者我們整個制造巖板的這些企業,我們可以成立一個聯盟,跟我們家裝的企業一起大家來做一個認證,符合這些標準條件的那些品類就叫做巖板。因為我始終覺得巖板如果要進入到這些領域的話,要符合食品級的安全,家裝企業安全,第二個是性能,要滿足切割加工導角等等方面的要求,第三個是裝飾,美觀度、通體等等,這些領導們他們要喜歡上你的產品,覺得有美感才行,所以我覺得這個更適合是做一個巖板的產品認證。
簡潤桐:
我的觀點是對于巖板這個詞語一直都有爭議,目前中國建筑衛生陶瓷還有協會、建材,省也好,市也好,國家也好,將來會不會出現一個巖板協會?這沒有什么不可能的,陶瓷協會定義大板就是陶瓷,但是性能更高于原來做地磚,建材協會定義這個產品是建材演變過來的,但是又做桌面、柜面等等家居,這一塊是不是延伸出來一個巖板協會,專門定義好,這一兩塊是磨棱兩可的事情。
尹虹:
你們回答我覺得非常好,我也考慮過是不是要做一個巖板的標準,但是我覺得很難,很多界面很多東西都沒有出來,這個也豐富了我們對巖板標準的認識,以后有機會專門來討論這個問題。
迎勢而上,順勢破局
期待各企業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創造巖板發展領域的更多可能!
光看文字是不是還不過癮?
現場回放讓你直呼精彩!
點擊圖片
長按識別太陽碼
點擊“活動”即可觀看直播
精彩都在這里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