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传媒久久久久精品a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chinese勾搭videos

訪談

張力俊:往事三十年 風雨談笑間2(新中源篇)

字號+作者:申志 來源:華夏陶瓷網 2013-04-11 16:53 我要評論()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佛山陶瓷30年”系列訪談之二 被訪者:張力俊(佛山市葆威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 采訪者:劉小明(華夏陶瓷網總編) 整理:申志(華夏陶瓷網首席記者)

  被訪者:張力俊(佛山市葆威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

  采訪者:劉小明(華夏陶瓷網總編)

  整理:申志(華夏陶瓷網首席記者)

  張力俊在佛陶集團從職工中專的老師做起,后來做到負責銷售的副老總。但曾經風光一時的佛陶集團因為體制的原因還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見證了佛陶集團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弱過程的張力俊,到了新中源集團。張力俊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剛開始一兩年基本沒休息過,早上九點上班,晚上十一二點回家,早出晚歸,跟上學的兒子都難以打照面。張力俊說,那個時候,絕對是把新中源當成自己的企業在做。  

 

 
葆威陶瓷董事長張力俊在接受采訪 

  鐘應洲把我當作行業“引路人”

  劉:你什么時候離開新中源的?

  張:2005年7月3日,我離開新中源。其實我6月1日就提出辭職,辦理離職手續花了一段時間。進新中源后,我開始做新中源品牌營銷老總。出口部是2001年6月份正式成立的,當時由我兼管。現在在新明珠出口部工作的王玉蓮是最早的一個員工。

  劉:鐘應洲好像當時也在出口部工作?

  張:鐘應洲后來接手我兼的工作。他是2002年年初到新中源的,他一直把我當作行業的領路人。鐘應洲之前是香港粵海集團董事長助理,粵海破產重組后,他回來內地找工作。那時新中源在廣州日報等媒體打了廣告招各品牌出口部副總。他先到新南悅應聘,新南悅老總嫌他不懂陶瓷,于是他又到圣德堡。在圣德堡負責的梁兆津不能拍板,帶他來找我。那時我已任集團營銷老總,也不能兼太多職。鐘應洲雖然不懂陶瓷,但對出口業務很熟悉,英文也很好,我就要了他,放在圣德堡當副總,管出口,后來調到集團出口部,我兼了幾個月的出口部老總就改由他擔任。

  新中源大手筆參展 第一次即鬧“笑話”

  劉:那時做出口,民企動作最早的是不是新中源?

  張:客觀地說是蒙娜麗莎最早,新中源第二,第三是新明珠。蒙娜麗莎是葉曉東在操作。新明珠是金紅英在操作,后來自己辦了金海達,去年又在湖北荊州老家投資辦廠做薄板。

  劉:你們去國外參展比較早吧?

  張:那時新中源出口上升勢頭最好,新中源參展都是大手筆,在廣交會買高價展位,十多萬一個,一買就是十幾個。現在廣交會的展位高的也不過十來萬,低的也就八九萬。我們是2002年春季開始參加廣交會的。

  去西班牙參展我們也是第一家。最開始我們是報名參加意大利博洛尼亞展會的,但始終不見答復,被我們追急了,意方的回答總是:“你們已經在排隊了”(You are already on the list )。于是2002年我們改申請參加西班牙瓦倫西亞展會,對方很快批了。

  第一次我和鐘應洲都去了,參展效果不錯。

  當年參展還鬧了個笑話。當時展品、展具運輸必須要經過展會組織方指定的船運公司。我們發了一個集裝箱樣板、展具。但直到展會快開始了,東西還沒到,我們查詢,答復說,貨柜在新加坡轉運時找不到了,所以沒裝上去西班牙的船。當時大家懷疑是西班牙廠家給壓力展會主辦方故意搞的。結果展會開始后,我們只得隨身帶一點樣板,再派點宣傳品。這件事最終也不了了之。

  但就是這樣,那次展會還是接到了不少訂單。主要是中國建陶產品價格競爭力強,優勢明顯。

  印度客戶牽頭發起對華反傾銷

  劉:陶企做出口,跟1998年的“白色恐怖”(產能大擴張)有關嗎?

  張:所謂“白色恐怖”,那只是針對佛陶集團而言。佛陶集團從1995年開始就銷售不好,1999年我去南莊時,陶瓷在市場上還是供不應求的,車都停在廠門口等貨。只是佛陶集團不好,所以才有“白色恐怖”一說。

  其實,那時連佛陶集團在國內沒有競爭力的產品都能出口,新中源的產品比它好,為何不能出口?以滲花磚為例,當年賣到6美元/平方,金花米黃賣到7美元/平方。當時美元對人民幣(含退稅)的匯率是9.3,現在還要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考慮實際出口價格。

  劉:你到新中源做出口,跟在佛陶集團的經歷有關嗎?

  張:對。當時南莊的企業,現款現貨,內銷生意很好,而做出口手續很麻煩,所以南莊企業不喜歡做出口。新中源第一單比較大的出口業務的客戶是印度一家叫SOMANY(索瑪尼)的陶瓷廠,要了2個貨柜的金花米黃。我們與印度客商談了整整一個上午。午飯時間都過了還沒談完。我負責談判。那是2000年的事,新中源還沒有搬辦公大樓,還在老地方辦公,中午在公司員工餐廳吃飯。東北片區的區域經理看我跟客戶談了那么久,問我是不是“很大的生意”。我說幾個柜,他一臉不理解地說,“張總,你的時間很寶貴啊!”——當時東北水晶磚做得很大,營口一個經銷商1999年就做了4500萬,他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麻煩去做出口。

  有意思的是,后來(2001年底)印度對中國陶瓷反傾銷,SOMANY(索瑪尼)就是發起人。第一次做生意后,我們還給該廠陸續發貨,但量不大,到最后印度開始反傾銷時我們才明白,他們是來套資料的。

  劉:據我查看資料,當時你們積極應訴,印方說新中源沒有直接出口(是外貿公司操作的),印度海關沒新中源的記錄,應訴主體資格被排除在外。

  張:新中源早期自己沒申請進出口權,我們是通過南海輕出公司出口的。2001年底,出口部成立不久,就遇到了印度的反傾銷。

  劉:進出口權的獲得是否需一定的門檻?

  張:獲得獨立進出口權,其實沒什么資質要求,主要就是人才問題。市里批就可以了。大約2002年我們就申請到了進出口權。后來再申請反傾銷復審,獲得了較低稅率。

  總部大展廳營銷模式自新中源開始

  劉:營銷,在當時也是關鍵點——從傳統模式變成展廳營銷模式,前幾天采訪張念超,他說2000年前后唯美和華東企業是最早在終端做大展廳的。佛山這邊在終端做展廳比較晚,但總部大展廳營銷模式是從新中源開始的吧?

  張:是的。2001年1月,春節前,新中源搬入了現在的總部大樓。

  劉:當時底下展廳就是現在這個模式嗎?一開始就有這么大的展示地方嗎?

  張:一開始就是總部大展廳,后面換過幾次裝修而已。新中源當時已經是行業老大。

  劉:當時終端是個什么情況?

  張:很簡陋。總部做好后,終端才學樣。2001年春節后我們要求終端也做展廳,并在西安、包頭、北京、長沙、泉州搞了五個試點,都是1000平方以上的大店,2001年上半年建成。

  終端大展廳其實佛陶時期就搞過。1997年,我們在上海做了個大展廳,800平方,派兩人去常駐,我還任過上海分公司老總。現在羅曼蒂克的董事長劉勝紅及環球的董事長羅杰華都兼任過上海分公司的經理。我記得那個展廳還是以前陶城報的謝冰川設計的。

  離職是因為“匿名信”

  劉:你當時是怎么離開新中源的?

  張:2002年,我任新中源集團銷售老總,還兼任集團出口部老總、新中源品牌老總。那年新中源做到32億銷值,老板霍熾昌送我一輛7系“寶馬”。

  2004年春節前上面領導動員我讓出集團營銷老總的位置,只任出品部老總和新中源品牌內銷老總,2004年年底又叫我讓出出口部老總。圈內朋友戲稱我從“軍長”變成“師長”最后又變成“團長”了。我知道是自己該離開的時候了。當時很多企業老板找我,但我不想再打工了,決定自己出來創業。

  劉: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張:當時我也弄不明白。很多年后才知道我是被人寫了很多封匿名信。整個事情的發展過程中領導一直沒當面跟我談起這事。我們彼此都失去了相互解釋的機會。有朋友后來跟我總結經驗,說我是一個不懂“公司政治”的人。這點我很認同。我對新中源是忠心耿耿的,有三件事可以證明:一,有一次老板打電話約我,讓我幫他找一個助理,我自己沒去找,讓一個學歷比較高(MBA)的同事幫他找了。二,當時裕景老總曹銳元要提拔我表弟當副總,我不同意(后來我表弟到金絲玉瑪當了老總)。三,我去新中源,第一天開會就告訴員工,讓他們好好干,我不會帶一個佛陶的銷售人員過來,絕不會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他們都很努力,后來很多人都得到提拔,但現在他們都離開了,在很多企業獨當一面。

  個人簡介:

  張力俊,男,原籍廣東開平,出生在臺山。10歲時隨調動工作的父親來到佛山;1979年參加高考,考入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系陶瓷專業;1983年大學畢業后進入佛陶集團職工中專學校任教。一年后考入母校讀研究生,1987年畢業后重新回到佛陶集團,1996年任佛陶集團副總經理。1999年11月進入新中源集團,任新中源品牌營銷總經理、集團營銷總經理。2005年7月3日正式從新中源離職;之后與人合作創辦了“沒見過這么黑的磚”的葆威陶瓷,成為業內專做黑磚的行家。

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網友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得荣县| 西青区| 长兴县| 精河县| 梅河口市| 丽江市| 海伦市| 太仆寺旗| 红安县| 韶山市| 阜康市| 旅游| 正镶白旗| 如皋市| 泰宁县| 利川市| 独山县| 铜川市| 莎车县| 迁安市| 遵化市| 克山县| 长丰县| 勃利县| 江城| 天津市| 永清县| 东光县| 安福县| 任丘市| 康马县| 麻江县| 云浮市| 乌苏市| 珠海市| 蒙阴县| 宝清县| 屯门区| 洛扎县| 高要市|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