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摘要
7月9日上午,中國建博會(廣州)開幕第二日,“跨界融合 賦能渠道”——2022中國巖板家居產品趨勢發布會暨第二屆金鼎獎頒獎盛典圓滿舉行。
該活動由華夏時代傳媒攜手中國建博會(廣州)、金鼎獎組委會聯合主辦,得到了中國家居產業發展研究院、GD設計藝術聯盟的特別支持,活動并在華夏陶瓷網直播平臺進行線上直播。
出席此次活動的嘉賓有:廣東陶瓷協會秘書長王衛國、華夏陶瓷網總編輯劉小明(老牛)、大角鹿瓷磚創始人南順芝、廣東蒙諾設計策劃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彭金生、貼大師創始人魏海峰、紅果智裝董事長賀德意、新明珠巖板事業部總經理梁風華、石塊鏈集團總經理岳文龍、未來已來巖板科技總經理賴炯弘、廣東南昊磁性材料科技董事總經理李浩江、國瓷康立泰彭小晉博士、貼得穩總經理胡媛等。
以下為本次活動特邀演講嘉賓之一的廣東蒙諾設計策劃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彭金生,以《2022家居巖板產品趨勢及全案設計應用》為主題的演講實錄。
以下為錄音文字整理。敬請垂注。
各位尊敬的來賓、領導和線上觀看此次活動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早上好!
此次演講的核心,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2022年的巖板產品趨勢,二是目前巖板產品應用上的一些情況。
今年很多行業朋友以及經銷商都來問我們:今年巖板做得怎么樣?
由于我們除了提供相關的產品設計也有自身的巖板品牌,所以我們的情況還好,增長還是比較厲害的,但是現在行業情況到底是怎么樣呢?
今年巖板的核心關鍵詞有很多:能源、爆倉、停窯、轉產、降價、漲價、關廠。我看到這幾個詞很心疼,也很郁悶。
由于現在世界格局和世界戰爭等大環境因素導致了能源成本不斷地增加,天然氣最高的價格甚至可以升到7元/m³,這使得很多時候工廠生產產品都是倒貼的。
正如不少行業人士所說的,現在行業擁有100多條巖巖板生產線,但產能過剩的占比卻大概有60%。
換句話說,因為產品爆倉、銷售等問題的出現,導致現階段有大概一半左右的生產線屬于停窯狀態。
我也接觸到一些巖板廠家,是通過“轉產”來解決以上問題,把巖板生產線轉做稍大規格的瓷磚,促使物理性能比瓷磚好,銷售價格也比巖板高。
某種程度來講,這對于廠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關于“降價”這一關鍵詞,盡管現階段因為天然氣漲價等因素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但由于銷量的問題卻造成了巖板出現了降價熱潮。
當然,行業上還是會有某些巖板品牌,在有意識地做圈層區隔,比如通過產品力,加大產品在原創和研發的投入,去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溢價空間。
所以,才會有兩極分化的狀況出現,一邊不得不被迫降價,另一邊卻能持續漲價。
“關廠”,大家都知道的,行業確實真的有一些巖板工廠倒閉了。
01
我有很多朋友講,巖板用了3、4年就把陶瓷行業20、30年的路走了一遍。所以今年有不少巖板品牌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往品牌的路徑走。
很多高端客戶會選進口巖板,其實看重的就是品牌,至于那款巖板產品的質量怎么樣,他們也不一定知道,反正大家都說這個品牌好,這是品牌的口碑效應。
所以,我們國內的巖板品牌其實也要營造這種認知。
事實上,為了更好地與“打價格戰”的巖板品牌做“界線劃分”,今年已有很多巖板品牌在強調自身的高端定位:我們的產品是原創的,要找優質的巖板就來找我們。
我舉兩個品牌的例子,依諾是我們蒙諾設計的合作伙伴,其廣告語是:“高端巖板,就選依諾”,將“巖板無品牌”的概念轉變到“巖板有品牌”的認知之中。
還有另一個客戶——麗適,麗適一直強調原創,其定位專注于大規格高端巖板。
行業上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外,相關的巖板平臺也在升級換代,他們也在往“品牌”這條路上走。
很明顯的事實擺在眼前,現在打價格戰的思路已經玩不動了,就算再便宜也沒人要,所以大家都在搞升級。
我一直和朋友們交流說:巖板行業之所以出現現在比較尷尬的情況,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巖板的定位天生注定就是高端的,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巖板不僅僅是賣一塊板,而是一個成品,只是這個成品交付的綜合成本會非常高,甚至有時候整個交付過程的成本能達到一塊巖板成本的4-5倍。
在購買成本方面,巖板比瓷磚要貴,這是正常的,但除此之外,還有運輸成本,巖板的運輸與石材的類似,即便是運送的數量少,但配套的架子也要成百上千,如果客戶在高層,還要想怎么把大規格的巖板運輸上去。
此外,還有加工方面上的,客戶買回去還要想著怎么加工,如果在加工切割的過程出現裂開的情況怎么辦呢?補貨的費用誰來承擔呢?
這些都是令客戶很頭疼的問題,導致不少客戶寧愿選擇大規格瓷磚。750×1500mm、900×1800mm的瓷磚,如果是應用在背景墻上,效果也算是過得去。
而由于巖板的綜合成本高,所以選擇巖板客戶的圈層,在認知上自然是愿意付出更高成本的那一撥,他們對產品的關注點會有所不同。
比如說,如果他們要裝修一個空間,那一定是會請設計師設計的,在這個時候,哪些產品獲得設計師青睞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高端巖板品牌強調的是附加值,低端巖板品牌強調的是價格競爭。
02
所以高端巖板的門檻會很高,涉及到美學系統、工藝、交付、文化等維度上的事情。
這里說的美學系統,包括空間美學、色彩美學、質感美學、光感美學等;工藝的話則涉及到發色體系、配方體系、工藝體系、技術體系等。交付購買產品后的一系列配套性服務,包括運輸、加工、鋪貼、設計、售后等。文化門檻,說的影響購買這款產品的因素,不僅僅是價格,還包括其背后的品牌價值等。
這些都是高端客戶關注的事情,他們的產品訴求最終可以概括為:牌子好、顏值高、有品位、價格好、服務好、質量好等。
顏值高,就是產品好看,但這個好看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色彩看起來是舒適的,質感摸起來是柔和的。
有品位,說的是這個產品很符合自己的個人品位以及對空間訴求,也不能隨便就與別人撞款。
價格好,也不是便宜的意思,甚至有時候是價格貴的,很多客戶的認知是便宜沒好貨,所以他們一定是選擇價格高的產品。
服務好,因為時間成本高,所以需要綜合服務能力好的品牌,這樣就能讓客戶省心。
質量好,放在最后面是因為這是基礎,如果連質量好這一需求都都達不到的話,就談不上巖板品牌。
03
巖板研發邏輯七大維度2022產品三個核心關鍵詞
我們公司在做產品研發時會用到這樣的一個系統邏輯:
通常首先關注的是前面的三部分:色彩、紋理、質感,這是大家在做瓷磚或者巖板時,都會關注的核心部分,同時也是投入精力最多的。
比如說,當我們做展會空間時,第一時間能想到的元素就是色彩,這個空間到底適合什么樣的色彩呢?是黑色的?還是白色的?灰色的?或者藍色的?通過色彩是最容易出效果的,而且也是成本相對來說最容易控制的。
紋理,這也是我們做陶瓷行業關注比較多的。平常我們說研發產品,更多是研發紋理怎么樣設計,事實上,大部分陶瓷行業的企業都在研究前面兩個部分:色彩、紋理。
而現在定位更高端的瓷磚/巖板品牌,這會更關注質感和肌理。再往后的四個點,光感、自然、情感、系統都屬于更高維度的。
我總結了一下,今年巖板在產品研發上的三個核心關鍵詞,也是我最近接觸、討論比較多的三個關鍵詞:逼真、質感、通體。
逼真,屬于剛剛提到“自然”里的一個部分。逼真是什么意思呢?最起碼紋理是清晰的,做石頭像石頭,做木紋像木紋,1:1還原到其他材質。
質感,以前大部分巖板做得比較多的是亮光類產品,因為大家更關注的是價格,所以這就導致了工藝上的研究會比較簡單,很難真正跨越質感這一板塊。
但現在大家越來越往美學巖板的方向走,多重工藝疊加,我們自己也在這個板塊上有所研究。
通體,通體是今年大家都特別關注的話題,很多產品都在深耕這一方向,讓巖板越來越像石材。
上星期測試了我們自己的巖板,其性能非常好,像石材一樣加工、雕刻都完全沒有問題。
04
說句心里話,其實大家都知道經銷商客戶要的不是便宜的產品,而是能掙錢的巖板,能掙錢的不一定是便宜的,而是有溢價能力的。
如何打造溢價能力呢?則要從“拼大”轉變到“拼設計”,鏈接更多的設計師,從質感、自然、色彩、時尚等維度上塑造產品競爭力。
2022年,巖板在色系方面,主要還是走白色和灰色兩大色系,另外,米黃色也逐漸回潮流行;
紋理上,以前大家比較夸張的紋理,現在這開始流行純色的;
質感上,以前是亮光面為主,現在這要往啞光面、柔光面、凹凸面發展。
功能上,巖板則是墻、地、天、柜的飾面都能應用;
紋理上,還是石材類占主導,當然,木紋、布紋、金屬紋理以及微水泥也是今年比較流行。
規格上,以前以800×2600mm,1200×2400mm為主,現在會往更大規格上面發展。
我們產品研發的核心是,30%的精力研究性能,60%的精力研究藝術裝飾性,還有10%的是研究文化。
我們需要解決的物理性能包括有:水波紋、透度、細膩度、抗折度、脆度、白度等等。
我們更多要關注的層面是這60%藝術裝飾性,因為巖板作為一個飾面材料,一定要把其美感、裝飾性做到極致。
情感核心就是文化,譬如,現在很多人會將文創與產品結合起來,薩米特之前就與哆啦A夢IP聯合打造出一系列的主題產品。
事實上,我們做產品研發的,要用到工業大設計系統4.0,除了感性的部分,還有理性的部分,以及技術的部分。
接下來我稍微講講產品應用,巖板的產品應用是跨界材料,應用面很廣,不完全局限于我們所認知的。
我稍微總結一下出巖板應用的四大塊:
一是建筑板塊,包括有外墻、內外墻一體化、模塊化建筑等,但建筑板塊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這個主要是受國家標準等問題的影響。
二是家居板塊,整體家裝、一體化、天地墻一體化、門墻柜一體化等,但家居板塊很明顯需要解決的核心是交付能力、運輸能力以及施工能力的塑造。
三是公裝板塊,現在有很多公裝的項目都在做,而且用量很大。
四是家具板塊,巖板行業早就在關注,做得已經很有深度。
巖板還有很多的可能性等待我們去挖掘,由于今天由于時間的關系,就先講到這里,后面的就大家一起去研討吧。
謝謝大家!
本文作者 | 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