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緣分一定要等待。
與唯格CEO姚文江認識也有些年了。但是,今年我們才頻繁接觸起來。
2019上半年厚磚熱度上來了,作為厚磚領域的符號式人物,姚文江自然也進入話題中心。10月份他應邀在陶瓷總部做了一場演講,因為一句 “中國瓷磚總產量將下降到30-40億平方米”,讓他更加受到關注。
這之后,我們去唯格拜訪姚文江,而話題當然還是厚磚。但是,彼時的他已經在為瞬間的出名而煩擾,正刻意給自己降降溫。
今年,在博洛尼亞展缺席的背景下,華夏陶瓷網7月中旬策劃“首屆原創精品陶瓷邀請展”,唯格是受邀品牌。7月15號我們還邀請姚文江等五位老總參加“原創,70后說”直播演講。“五個男人一臺戲”吸引了不少粉絲。
經歷了一連串的鋪墊,我們和姚總之間其實就差一次正式的專訪了。
與姚文江聊天,你會發現,他確實是一個標準的“理工男”,講話很直接,務實,內斂,堅決,邏輯強,熱愛足球,英語也不錯,加上有做“出口”的基因,所以會明顯比其他同行更具國際視野。
姚文江還是一個特別喜歡讀書的人,這種習慣在江蘇鹽城老家讀中學的時候就已經養成。故而他講話總是旁征博引,且語速很快,這很鍛煉小編的捕捉能力。
采訪對象出眾的表達能力,加上充足的準備,讓這次“老牛說·面對面”專訪進展的非常順利。而采訪話題則主要圍繞“理工男”普遍鐘愛的“技術”這個關鍵詞展開。
以下是一個下午采訪的錄音摘要整理,經本人審閱后刊發,敬請小伙伴們垂注。
順便說一下,“老牛說·面對面”欄目對姚總的系列采訪一共分三篇,這是其中的第一篇。
唯格CEO姚文江
受訪嘉賓|唯格CEO姚文江
采訪人|老牛 鄭在忙
采訪時間|9月10日
采訪地點|唯格總部
文字整理丨老牛 鄭在忙
01
唯格的前傳
作為“理工男”的姚文江
老牛:我們聊點別的先,比如聊一下你年輕時候的事。我記得姚總是江蘇人,畢業于“南化”(現南京工業大學),陶瓷行業中我認識幾個也是這所學校的。
姚文江:對,我是鹽城人,學硅酸鹽專業的。
南京工學院的前身是國民黨中央大學的工學部,而且它是最早開始組建硅酸鹽學科。上世紀50年代院系大調整的時候成立南京化工學院。90年代合并到南京工業大學,簡稱“南工”。
老牛:你是哪一年到佛山的?
姚文江:2000年畢業后就來了佛山,在佛山堅尼釉料公司正式入職。而且,我一上班就拿到了去意大利培訓的機會。培訓結束后回國,在公司搞國內市場開拓。
老牛:那看上去,你的運氣真的很好。
姚文江:哈,有點。我在去意大利之前對陶瓷廠是不了解的,因為沒有進過中國陶瓷廠。跟很多人經歷不一樣。我是反過來的,先在意大利看了一堆廠,再回來看中國的。
老牛:你在這家公司做了多久?主要負責哪個板塊?
姚文江:做了兩年。當時堅尼釉料的中國團隊還不是特別多人,所以我基本要在售前、售中、售后等各環節中穿梭。包括原料上線、設備研發、應用、產品,而客戶對象是馬可波羅、歐神諾等一線品牌,以及臺資企業。
老牛:這等于是工廠的各個環節都做過。
姚文江:差不多,而且當時核心的技術人員是意大利派過來的,我當翻譯的同時還順勢學了點技術。
甚至有一次,公司買了一臺意大利設備,但老板把設備選型選錯了,本要右進左出,買了左進右出。就在點火儀式前一晚,我一個人把機器拆了,挨個擺放整齊,打算第二天將它反過來重新安裝。我記得當時還斗膽鋸掉了其中一個部件。老板后來知道了這事,恨不得揍我一頓。但是我最終還是搞定了,公司如期舉辦了點火儀式。
也就因為這個,老板對我的信任很大,后來很多事都直接交給我。
老牛:年紀輕輕,就這么大膽?
姚文江:其實是,我在意大利培訓的時候,看過老外怎么弄。
老牛:幫你總結一下。你學的專業本來就是這方面的,畢業后又直接去了意大利培訓,而又因為擅長外語順勢打開了意大利技術的“后門”。
姚文江:是的,我的專業跟這個有點相通。不過后來公司把重心放到了簡一,所以我干了兩年技術活后,跟著做了一年的出口,再后來去了金舵三年。
老牛:為什么從技術端跳到銷售端?
姚文江:不開玩笑地說,主要是為了房和車。當年公司希望我從出口部回到技術部,但我還是想做出口。那個時候出口市場正蓬勃發展中,而有技術,懂產品,懂英語,有一定客戶資源的人不多,所以在2003年的時候,我在幾個大企業中選擇跳槽去金舵。
老牛:你去金舵做了出口部負責人?
姚文江:出口部門才剛剛組建。進去之后,我把它逐漸完善起來,部門員工從幾個人到十幾個人。
老牛:前面這四年做出口的經歷,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姚文江:在我做銷售之前,我是一個很典型的實驗室性格,是一個不太愛跟人溝通的性格,做銷售之后,這方面得到了明顯改善。不過話要說回來,雖然我那時是一個營銷人,但一直有一個技術人的魂,喜歡專研技術和產品。
老牛:從金舵出來后,你就創業了?
姚文江:是的。我是2005年底出來的。2006年做馬賽克廠,當時由德國伙伴投資占股30%,現在引入內部合伙人制度,已稀釋到20%。
但也因為第一次創業,賺到了我二次創業的本金,于是在2007年我就創立唯格。
02
唯格的誕生憑技術×市場嗅覺,首創2CM厚磚
老牛:我有點好奇,做出口的很多,為什么你要辦廠?
姚文江:本質上,還是因為我骨子里就是個搞研發的“理工男”,總有一顆圍繞產品研發做品牌的心。在潛意識中,我總希望有一個可以搞技術研發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么,直到現在我還會每周留出一半的時間在工廠。
另一方面,四年做出口的經歷,也讓我看到了,陶瓷企業在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上的差異。這也是我決定要辦廠的重要原因。
老牛:哪方面的差異?
姚文江:老實說,當年做出口業務員是掙了點錢,公司也出了點量,但我們的品牌并沒有在國際市場上真正成長起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中國瓷磚品牌變成國際品牌。但當時有一個窗口期,就是通過OBM品牌輸出的方式運作整個市場。如果真按這個模式運作,那么到今時今日,中國瓷磚在全球產業鏈當中位置就會更高。
造成這樣的局面,我認為有兩大原因,一是國內市場爆發式增長,全是現金交付,嚴重供小于求,所以有些人還覺得出口占了公司的產能;二是當年發展出口業務,更多的是為國內市場做品牌背書,再加上,當時認知上的局限,老板們普遍忽視了原來國際市場也得做品牌。這就變成了我后來一定要搞品牌的動力所在。
而這一切,讓我萌生了做國際品牌的念頭。
老牛:這也是你創業的初衷?
姚文江:當初,我認為可以試一試。而且在2015年后,唯格完成了國際業務百分百自有品牌(OBM)的轉型。
老牛:那么多品類,當年為什么選擇做厚磚?
姚文江:老實說,當時厚磚沒有任何市場。只是我預判有這么一個潛在市場,它承載著全新的產品和品類,所以打算去推。
老牛:你預判的依據來源于哪里?
姚文江:第一,與客戶交流中發現了室外用磚的空白區;第二,我認為隨著工業產品技術的提升,肯定能逐步替代具有稀缺性的石材。
我們的國外客戶為滿足消費者的全屋墻地鋪貼需求,既銷售石材也銷售瓷磚,花崗巖鋪室外,瓷磚鋪室內。而我看到了其中的交叉點,就是通過改變瓷磚的性能,讓瓷磚也能鋪向室外,甚至比花崗巖還好用。
另一方面,石材具有稀缺性,而工業產品在技術化、規模化以及普及化后,必將逐步替代石材的市場份額。
老牛:在你研發厚磚之前,市面上是不是未曾出現過厚磚,而你基于自己的判斷把這個“新物種”研發出來?
姚文江:鋪在戶外的低吸水率厚磚,當年的確還沒出現過。
而我只是在這基礎上,做出了一個能逐步替代石材的瓷磚。也就是唯格在2009年發布的第一代產品——全球首創2CM厚磚。
03
唯格的“殺手锏”
通體技術+成本控制,扎根海外市場
老牛:當時,海外厚磚市場如何?
姚文江:市場演變,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2009年,唯格為推動厚磚市場,與荷蘭一家公司合伙成立了荷蘭唯格,從零銷量做到全覆蓋,荷蘭70多家園藝市場都有唯格厚磚。
那個時候,部分意大利品牌也隨即跟了上來,厚磚銷售局面由此開始形成、演化。
老牛:我記得上次你好像就說,你們是從荷蘭的園藝市場上起步打開厚磚零售市場?
姚文江:是的。因為荷蘭、美國、歐洲的主流中產階級住的是別墅,所以他們有一個專門的業態是賣戶外用品的,包括室外雨傘、燒烤爐、石材這些,這個就是他們的園藝市場。
目前歐洲園藝市場的產品架上70%瓷磚都是厚磚,但在2009年之前完全沒有的。
老牛:在海外厚磚銷售局面正式打開后,哪個國家銷售最多?
姚文江:全球來講,唯格的確是最先進入厚磚市場的。以荷蘭市場的滲透為例,這個只有1700萬人口的國家比14億人口的中國的銷量還高。另外,此后唯格厚磚也慢慢地進了德國、英國、北歐等國家。
后來,一些意大利頭部品牌陸續跟進,形成競爭局面。
老牛:當時唯格拿什么“武器”與意大利品牌較量?
姚文江:通體技術。
當時噴墨技術是意大利品牌的“絕活”,使得磚面效果更逼真。但唯格的優勢是以更低的成本做出通體效果。我們把回收的材料“變廢為寶”做成通體,進而降低成本。而且這方面我們還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反觀意大利品牌,他們為了做成通體,導致成本大幅度上升。所以,可以講低成本的通體技術就是唯格的利器。
老牛:原來通體技術的含金量是在成本控制上。
姚文江:厚磚的厚度必定造成成本上升,那么能做到低成本,就是一種優勢。
我們要理解,厚磚的通體是斑點坯,傳統的做法是加色料,導致成本很高。
而唯格直接繞開了添加色料的環節,把自帶顏色或能發出某一顏色的礦渣篩選出來,再混合,通過靠材料本身的顏色為磚坯發色,那么出來的效果既自然,又降低了成本。
老牛:關鍵整個過程中還給人留下“環保”的印記。
姚文江:是的,而且在營銷上,也挺對國外市場的口味,因為國外也很推崇產品的環保概念。
04
唯格的“高度”
產品策略:“眾人向下,我向上”
老牛:從入局厚磚領域的品牌量來說,我認為當前厚磚已進入第二階段。但在此之前,唯格像是孤獨的存在。
姚文江:十多年以來,唯格就專注于一件事——永遠做更好的產品。
因為我們的產品目前遠未達到消費者的終極需求。消費者要的是一個極度逼真的仿石產品,而不是僅停留在像,或好用的水平上。
我認為,如果要做出能滿足消費者的終極產品,至少得經歷4-5個技術迭代,同時還要大家消費得起。
老牛:我覺得,理論上講,終極目標可能并不存在。大家是不是都在為了階段性的競爭策略才做技術迭代。
姚文江:終極目標是永遠存在的,在這個行業沒有被其他行業所顛覆之前。
老牛:厚磚進入了第二發展階段,競爭者突然增加了很多,而且通常是靠價格戰圍獵頭部品牌。在這種情況下,唯格如何突圍?
姚文江:我認為,未來市場必將同時存在上、下兩個旋渦,“上”是指品質必須提升,技術必須迭代,經由產品不斷把市場層級提升,最終把自己鍛造成為市場引領者;“下”是指價格降低,品質降低,這類打法會最終形成一個混戰的底部局面。
所以唯格必須往上走,就像米歇爾(奧巴馬夫人)的書里寫的——Others go down we go up(眾人向下,我向上)。
當別人拼命追求成本的時候,我們做產品迭代,比如1.0版本更漂亮,2.0版本更堅實,更耐磨,等等。
而背后更重要的意義是,當市場往上時會支撐起整體銷量,保護行業的健康程度,避免走到混戰的旋渦之中。
老牛:所以你們把產品升級到3CM?
姚文江:我們每過一年,會在技術所及的范圍內做一次產品升級。比如2019年年底發布的二代產品,今年年底發布三代產品,等我們明年再量產。
老牛:二代產品具體做了哪些升級?
姚文江:通過顆粒坯和玉質釉兩大核心技術疊加。
顆粒坯采用的是顆粒布料技術,使其從內而外高度還原石材肌理,實現坯體與磚面表里如一的全通體效果,不管是拉槽、倒角、磨邊等深加工都運用自如,鋪貼更美觀。
玉質釉技術可賦予磚面更細膩自然的色彩,完美呈現天然石材的紋理質感。
也就是說,在視覺效果上,磚面質感更逼近石材紋理,從通體斷面中,顆粒坯技術不但與磚面紋理呼應,還讓產品質感做到從內到外的提升。
老牛:二代產品已經量產了嗎?
姚文江:對!現已全面量產。而且我們會盡快地將一代產品給替代掉。
05
唯格的定位憑技術引領,確保高于市場認知
老牛:中國瓷磚在2015年的時候是一個轉折點。首先2014年下半年國內市場斷崖式的下滑,而2015年國家提出“去產能”、“去庫存”的政策,山東300多條線被停到如今只剩40多條,這種“屠殺式”的產業政策當時對你們公司的影響有多大?
姚文江:從公司角度來說,肯定是受影響了。但產品才是唯格的核心,所以我們回到廣東產區,繼續開啟產品研發升級之路。
老牛:我個人感覺,2018年10月31日“中國厚磚,厚立全球”發布會是你們的轉折點。
姚文江:是的,而且我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在行業中“亮相”了。這其中的邏輯是唯格要重新進入國內市場,而我要為唯格代言。
在2018年之后,我看到了國內市場的發展潛力,所以我要在別人涌進來之前,保持領先,豎起競爭壁壘。而且,今后要每年始終保持領先。
老牛:如何始終保持領先?
姚文江:當一個產品、一個品類開始競爭的時候,品牌必須在競爭中保持迭代發展的速度,這其中主要是保持技術領先,保持市場品牌運營的領先。
在產品上,我還是自信有較強的技術敏感度,以及對技術趨勢的洞察力,可以確保持續推動公司產品升級。
在品牌運營上,我們從前幾年的“集采戰略”轉變為如今的“代理商戰略”,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今年我們迅速在全國各地布局終端,而“自營集采”這塊則交由專門的部門繼續運營。
老牛:一個品牌在哪個分層市場里,是與其品牌定位和產品架構相關的,只是我們都要明辨出自己處于哪個位置上。
姚文江:是的。我們定位為頭部品牌。所以唯格的路徑就是持續地做技術升級與迭代,始終保持產品高于市場認知。這將突顯唯格高于市場認知的品牌力。
正因為我們把唯格定義為技術引領型企業,所以我們將渠道交由代理商去做。
老牛:跟姚總認識這么多年來,今天才發現唯格的技術基因,而且是難得的原創技術的基因。當然,這都是創始人的背景決定的。
今天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姚總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