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根據當下市場情況
證監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
近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充分考慮當前市場形勢,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圍繞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文等做出一系列安排。
證監會表示,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
這一政策發布,印證了此前市場傳言已久的上市難度加大的傳聞。
今年7月,市場上就傳出聲音:“涉及‘衣食住’的在審擬IPO企業基本會被勸退,除非規模較大的標桿龍頭企業。”
雖然,至今還沒有正式文件明確這一消息,但就今年市場消息來看,先后有多家“衣食住”企業撤單。
這意味著,當前資本市場對于這類企業的審查和決策變得更為謹慎,市場監管機構也在加強對IPO企業的審核。
02/
從6月份開始
多個家居新材企業ⅠP0終止
?而據77度等媒體梳理,事實上就家居行業來看,從今年6月開始,就已經有多家企業IPO終止。
6月28日,深交所披露公告顯示:
6月21日,廣西**家居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二條,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6月29日,***新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二條,本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8月21日,書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主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原因系公司保薦人國泰君安證券撤銷保薦,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其的發行上市審核。
8月30日,北交所網站發布關于終止對廣東歐曼**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的決定。歐曼照明在6月發布的公告中表示,基于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及戰略發展方針,公司決定對上市戰略進行調整,經認真研究和審慎決定,公司擬終止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請,并撤回相關申請材料。
9月5日,浙江同富特**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主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原因系該公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
對于“衣食住”類IPO相繼撤單現象,市場上給出的合理化解釋是:在市場資金一定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可能更傾向于支持科技類企業,“衣食住”企業相繼撤單是正常的市場調整過程。
當然也有聲音認為,目前IPO審核對食品行業采取一刀切限制的可能性極低。相關投行人士指出,食品行業沒有理由被限制,這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從政策方向來看一刀切可能性并不大,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后,消費行業本身是被鼓勵的。
03/
上半年:10余家遞交或更新招股書
智能家居企業活躍資本市場
?雖然目前IPO節奏階段性收緊,但不少家居企業在資本市場上依然活躍。
今年6月,家居板塊新增了兩家上市企業,分別是智能家居產業鏈企業豪江智能,河南最大跨境電商家居企業致歐科技。
在此之前,僅有幕墻裝飾企業恒尚節能、木塑地板企業森泰股份在4月成功上市。
近日,家居行業還新增一名沖刺隊員——戶外家具商泰鵬智能,于9月8日北交所IPO成功過會,距離上市僅差一步之遙。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3上半年,已有10余家家居企業首次或者重新遞交招股書。
04/
傳聞建陶行業被歸入“黃燈行業”
但頭部企業上市申報不受影響
陶瓷衛浴行業共有16家上市公司,其中陶瓷衛浴企業13家,機械裝備企業3家。另外,陶衛企業中,有瓷磚業務的上市公司9家。
2022年箭牌家居成功上市,與此同時,馬可波羅、新明珠遞交上市申請。另外,大角鹿、亞細亞、順成等也在2021年舉行了IPO啟動會。
但2022年,科達制造、蒙娜麗莎、東鵬控股、帝歐家居、天安新材、悅心健康等6家上市陶企中,僅東鵬控股、科達制造兩家凈利潤增長,其余4家上市陶企凈利潤均為虧損,甚至凈利潤腰斬。
今年上半年,陶瓷行業上市、準上市企業發布的業績顯示,新明珠、東鵬、鷹牌等超過半數的企業實現增長,其中最高增幅超25%。
從凈利潤角度看,上半年上市、準上市陶企均實現翻倍,甚至翻N倍猛增,但這主要是因為此前受房地產收縮影響,大額度壞帳計提,導致利潤負增長所致。
近日,網上流出一則關于“證監會對核準制下的主板申報進行行業限制”的傳聞,說證監會明確了“紅燈行業”企業不能申報,“黃燈行業”僅有頭部企業才可申報,而陶瓷行業則被歸入“黃燈行業”。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就是因為,失去了房地產紅利的滋養,陶瓷企業在營收上已沒有什么想象空間,故市值普遍一路低迷。
一些上市頭部企業年營收70億,而市值只有150億左右,因此整個行業目前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嚴重不足。
而當下能夠吸引資本追逐的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尤其像半導體、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環保低碳等高科技產業,是政府在資本市場重點要扶持的行業。
證監會劃定的上市門檻是3年營收3個億,或利潤3000萬,或流動資金5000萬。而一般估計,全行業能過上述門檻的起碼有四五十家。
而當前,由于企業錯過了房地產高峰時的最佳上市機會,故家居建材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意愿已普遍都不高,能力也相對越來越弱。
正因為如此,像馬可波羅控股、新明珠集團等龍頭企業,一旦上市成功,競爭壁壘就豎得很高,這就更有利于它們提高市場份額,最后達到對市場的某種壟斷。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77度